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普宁月考)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稀释度 B . 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pH、温度和渗透压等条件 C . 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D . 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
  • 1. (2024高二下·普宁月考)  黄粉虫可以吞食、降解塑料,利用黄粉虫肠道微生物对白色污染进行生物降解,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处理工艺。如图是从黄粉虫肠道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富集培养基含有酵母膏、蛋白胨、琼脂等,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是氮源和维生素 B . 选择培养基中需加入PVC塑料膜作为唯一碳源,稀释涂布后仅最后一组形成单菌落 C . 若杀死肠道微生物,黄粉虫无法消化塑料,推测该微生物和黄粉虫之间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D . 与传统填埋、焚烧相比,黄粉虫肠道微生物对白色污染的降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 1. (2024高二下·普宁月考)  如图是研究人员从土壤中采集样品,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步骤②的培养过程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B . 步骤③使用蔗糖培养基,其中应添加琼脂和纤维素 C . 可根据选择培养基上菌落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进行初步筛选 D . 步骤④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活菌数量往往比计数结果低
  • 1. (2024高三上·徐州期末) 利用传统的纯粮固态发酵工艺生产高品质白酒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将谷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糖类等物质的a类菌种、将糖类发酵产生酒精的b类菌种、将酒精转化为醋酸的c类菌种、将酒精和酸性物质等转化为有香味酯的d类菌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以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来筛选a类菌种 B . 产酒过程中需经常搅拌原料以增加b类菌种发酵所需氧气 C . 控制温度在18~25℃有利于抑制c类菌种的生长而增加产酒量 D . 不同白酒的品质差异只取决于d类菌种
  • 1. (2024高三上·徐州期末) 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对抗生素有抗性、能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研究人员利用土壤浸出液进行了如图所示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X培养基上接种的方法为平板划线法 B . X培养基含有淀粉和抗生素,Y培养基是不含琼脂的液体培养基 C . 菌落①可能是硝化细菌,因不能产生淀粉酶所以无透明圈 D . 图中降解淀粉最高效的是菌落⑤,可根据菌落特征初步判断微生物类型
  • 1. (2024高二上·盐城期末)  实验一:灰霉病菌感染使作物减产,因化学防治措施会引起诸多副作用,科研人员以黄瓜灰霉病菌为指示菌对BA-KA4解淀粉芽孢杆菌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
    1. (1) 从自然界筛选BA-KA4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计数及性能测定。富集培养时要将装有培养液的锥形瓶放置在摇床上,其目的是提高培养液中的, 可利用方法对土壤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并计数,筛选获得BA-KA4解淀粉芽孢杆菌。
    2. (2) 为了确定起主要抑菌作用的是BA-KA4菌体细胞,还是BA-KA4菌体释放到胞外的抑菌物质,实验步骤如下:

      ①挑取BA-KA4菌株单菌落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28℃恒温培养48h,离心收集上清液并过孔径0.22μm的滤膜得到无菌发酵液。收集离心获得的菌体,超声波破碎,用培养基稀释到原体积,经离心收集上清液为菌体破碎液。

      ②实验组和对照组处理如下表:请完善实验方案中的I

      组组别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抑菌率

      倒入25mLPDA培养基, 待培养基凝固后,在中央接入直径5mm的灰霉菌菌块

      22℃恒温培养至菌丝刚长满平板时,测量灰霉菌菌落直径(R0

      0

      对照组A

      I

      实验组B

      加1mLBA-KA 4无菌发酵液至培养皿中

      同上

      同时测量灰霉菌的菌落直径(R1

      63.87%

      实验组C

      加1mLBA-KA 4的菌体破碎液至培养皿中

      同上

      同时测量灰霉菌的菌落直径(R2

      41.17%

      注:PDA是马铃薯葡糖琼脂培养基的简称,抑菌率=(R一R)/R×100%

      ③实验结果:该菌株的无菌发酵液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而细胞破碎液的抑菌活性较低,说明

      实验二:塑料被称为白色污染,黄粉虫幼虫能吃塑料,并降解其中的聚苯乙烯。我国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进行了如下研究:

      (一)、用13C标记的聚苯乙烯喂食黄粉虫幼虫,一段时间后,不仅检测到黄粉虫幼虫呼吸释放13CO2 , 还在黄粉虫幼虫体内检测到标记的化合物。给黄粉虫幼虫喂食庆大霉素,十天后再喂食聚苯乙烯,发现黄粉虫幼虫对聚苯乙烯的降解效率几乎为零。

      (二)、将制备好的黄粉虫幼虫肠道菌悬液用①均匀涂抹在培养基平板上,将含庆大霉素、青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的圆形滤纸片置于平板上,将培养皿倒置于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结果显示含庆大霉素的滤纸片抑菌圈范围最大。

      (三)、将黄粉虫幼虫的肠道菌悬液加入含聚苯乙烯薄片的无碳培养基(A)中培养,目的是②:待聚苯乙烯薄片明显变小、变薄时,将培养物接种到含聚苯乙烯的无碳培养基(B)中培养得到单个菌落:对菌落进行筛选、鉴定,得到对聚苯乙烯有较强降解能力的微小杆菌和金黄杆菌。回答下列问题:

    3. (3) 实验一的结果说明聚苯乙烯可以被黄粉虫幼虫利用,作为,庆大霉素可能会(促进/抑制)黄粉虫幼虫对聚苯乙烯的吸收或利用。
    4. (4) 实验二中,对接种用的玻璃器皿灭菌应该用法:①处使用的接种工具是
    5. (5) 实验三的培养基A和B中属于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培养基的是;②处所填的目的是
    6. (6) 由实验三的结果可知,黄粉虫幼虫能将吃进体内的塑料中的聚苯乙烯降解与直接相关。
  • 1. (2024高二下·射洪月考) 某种物质A(一种含有C、H、N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A.研究人员按照如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A的细菌菌株。图中③将M中的菌液稀释一定倍数后,取0.1mL涂布到平板上,初步估测摇瓶M中1mL菌液中细菌数为2.4x108个。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实验时,淤泥及盛有培养基的摇瓶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B . 乙中需要加琼脂和物质A等,实验需设平行重复实验,无需另外设置空白对照 C . ③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涂布时用涂布器蘸取菌液均匀涂布于平板上 D . 若乙平板上菌落数平均为240个,则接种的菌液的稀释倍数为105
  • 1. (2024高二下·射洪月考)  下列与某实验小组分离产脲酶菌的实验设计相关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可选择富含尿素的土壤作为样品来分离目的菌株 B . 能分解酚红指示剂使其褪色的是产脲酶菌株 C . 富集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目的菌的浓度 D . 在选择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唯一氮源
  • 1. (2024高二下·射洪月考)  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成分

    蛋白胨

    乳糖

    蔗糖

    K2HPO4

    指示剂

    琼脂

    含量(g) 

    10.0

    5.0

    5.0

    2.0

    0.2

    12.0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A . 根据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B . 蛋白胨可为目标微生物提供氮源 C . 该培养基也可用来筛选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 D . 该培养基的制备流程为灭菌→加入琼脂→倒平板
  • 1. (2024高二下·长沙开学考)  解磷菌是一种能将土壤中植物不能利用的磷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磷的微生物(主要为细菌)。解磷菌能分解含磷化合物使得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如下图为从某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出高效解磷菌的部分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操作I表示土样稀释,应使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稀释 B . B中液体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会使解磷菌浓度减小 C . C平板中菌落直径和透明圈直径均最大的菌株分解含磷化合物的能力最强 D . 操作Ⅱ和操作Ⅲ都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接种工具需灼烧灭菌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