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温岭) 文学社游学时对骆宾王产生浓厚的兴趣,搜集诗文,探究其风骨。(23分)

    【甲】唐书骆侍御传

    [明]胡应麟

        骆宾王,越东阳郡人也。父为博昌令。宾王生七岁能诗,客叹诧呼神童。比长,天才逸发,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号“垂拱四杰”云。当时诗文纤弱委靡,宾王首与勃等一振之,虽未能骤革六朝余习,而诗律精严,文辞雄放。唐三百年风雅之盛,以四人者为之前导也。永徽中,历官侍御史。时高宗体弱,曌擅国。宾王睹唐运且密移,数上书言天下大计。后曌怒,诬以法,谪临海丞。高宗崩后,曌废中宗,改唐物。宾王耻食周粟,即日弃官归。会英公徐敬业起兵诛后曌,宾王仗策从之。既而义师大集,将直指长安,宾王援笔慷慨为檄文以谕海内。檄传,四方振动。曌读之至 "一抔六尺"语,凛然曰:“如此材而流落偶,宰相之过也。”魏元忠纵火围逼敬业,军遂溃。党与悉擒,独宾王变姓名逸去。始,宾王父早亡,奉母竭力。至奋身为国,举宗百口,弃置若遗,其忠孝天性然也。宾王既以起义亡,无敢衷其制作者。中宗复辟累诏访求鲁国郗云卿始集传。当孽曌革运滔天,盖开辟未闻之变。一时唐之臣子,宋璟、姚崇等俯首北面,独宾王仗义执言,大声其恶。

    自宾王举事,历宋迄今八百余载。呜呼,宾王不死矣。顾《新唐书.文苑》阔略未详,因稍据《临海丞集》掇其忠孝,暨野乘稗官之足征信者,为《骆侍御补传》以传。

    (选自《少室山房集》有删改)

    【乙】 边城落日

    [唐]骆宾王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一朝辞俎豆 , 万里逐沙蓬。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注释】①曌:即武则天。②稗官:官僚体系中的小官吏。③黄图:帝都。 ④俎豆:古代祭祀、宴客用的器具。⑤膂(lǚ)力:体力。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长,天才逸发        ( )

      上书言天下大计        ( )

      宾王食周粟 ( )

    2. (2) 请用“/”断句,限断2处。

      中宗复辟累诏访求鲁国郗云卿始集传之

    3. (3) 文中虚词“也”暗含丰富的情感,请仿照示例,结合“也”字完成旁白设计。

      语 句

      旁 白

      其忠孝天性然也.。

      示例:一声“也”字,满含作者对骆宾王忠于国家,孝顺母亲的赞美之情。

      唐三百年风雅之盛,以四人者为之前导也.。

      如此材而流落不偶,宰相之过也.。

    4. (4) 同学们想以甲、乙为蓝本制作微视频,在公众号上推送。请你完成脚本。

      原文

      场景

      人物特写(神态、动作)

      画外音(语言)

      宾王耻食周粟,即日弃官归。

      桌子上满是美酒、佳肴。

      独宾王仗义执言,大声其恶。

      宋璟等弯腰附和,一脸谄媚。

      青筋勃起,怒目而视,快步走到殿中,用手指着曌。

      候月恒持满

      目光炯炯,注视着敌营,拉紧弓弦。

      当心胡人突袭啊!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之心。

      探究:通过拍骆宾王的微视频,我发现他是个奇男子,拥有⑤的品质。

    5. (5) 【甲】文评价骆宾王“文辞雄放”,请你结合【乙】诗中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 1. (2024·温州)  【文人与山】同学们要探究文人与山的关系,收集以下诗文,请完成任务。(18分)

    材料一

    批注

    归嵩山作①[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③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释】①此诗是王维因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而辞官从长安回嵩山(今河南省登封市)隐居之所时所作。②薄:草木丛生之地。③迢递:遥远的样子。

    途中的景色移换,隐约可见诗人内心情感变化。

    材料二

    批注

    小石城山记①

    [唐]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②北而东③,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④其垠。其上为睥睨⑤、梁欚⑥之形,其旁出堡坞⑦,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益奇而坚,其疏数⑧偃仰,类⑨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⑩”,是固劳而无用。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平?或回:“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回:“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①柳宗元参与王叔文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永州。为排遗心中郁闷,到处游览山水,并创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本文是最后一篇。②少 (shǎo):通“稍”。③东:____④当:____。⑤睥睨(pìnì):通“埠堄”,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⑥梁欚(1ì):屋梁。⑦堡坞(wù):小城堡,此处是指由山石天然形成的。因此作者称其“小石城山”.⑧数(cù):密。⑨类____.⑩伎:通“技”,技巧,技艺。此指小石城山的景色。

    指明小石城山的方位。

    勾勒积石上及四围景物特点:

    天然形成的城墙构造鬼斧神工;

    如门的洞穴____

    树木修竹____

    由自然景观产生"造物者之有无”的思索。

    1. (1) 结合诗中的景物描写分析诗人归嵩山途中的情感变化。
    2. (2) 补全材料二中的注释。
    3. (3) 完成材料二批注中的小题。
    4. (4) 结合画线句,联系全文,阐述你对作者“思索”的理解。
    5. (5) 结合材料一二,联系平时的阅读积累,分析文人与山的关系。
  • 1. (2024·鹿城) 阅读

    刘阮遇仙

        汉明帝永平五年,刘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永无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①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掺,相谓曰:“此知去人径不远。”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问:“来何晚邪?”因②邀还家。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甘美。食毕行酒,有一群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③,何复欲还邪?”遂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曰:“罪牵君,当可如何?”逆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

    (选自刘义庆《幽明录》,有删减)

    【注释】①啖:____.②因:____③牵:____;

    1. (1) 为了便于同学读懂文意,参与探究,请将【注释】补充完成。
    2. (2) 作为同时代的志怪故事,《刘阮遇仙》《桃花源记》有何异同?填写表格,完成梳理。

         ②   ③  ④

    3. (3) 根据“补充资料”,推测小组进一步探究的是以下哪个内容?阐述理由。

      A.陶渊明为什么不像《刘阮遇仙》那样对桃花源进行大胆的虚构和想象?

      B. 《刘阮遇仙》和《桃花源记》所体现的社会理想有哪些共同点和差异?

      补充资料

      (一)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乐,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选自老聃《道德经》八十章)

      (二)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赛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选自《大道之行也》)

      (三)

      及惠帝之后,政教陵夷,至于永嘉,丧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需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

      (选自《晋书》卷二十六志第十六)

    4. (4) 为了探究《桃花源记》对后世的影响,小组收集了以下资料。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西村

      [宋代]陆游

      今年四月天初暑,买蘘曾向西村去。

      桑麻满野陂水深,遥望人家不知路。

      再来桑落陂无水,闭门但见炊烟起。

      疑是羲黄上古民,又恐种桃来避秦。

       (选自《剑南诗稿》)

      ①诗人两次来“西村”,感受有何不同?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②末句“恐”字使用精妙。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赏析。

    5. (5) 基于上述探究过程,概述“世外桃源”成为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的原因。
  • 1. (2024八下·杭州期中) 班级开展“柳宗元山水游记”探究专题活动,请你完成问题。

    【步骤一:背景引入】

    当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柳宗元被贬至僻陋蛮荒的永州。

    【步骤二:资料搜集】

    课内资料:

    小石潭记(节选)

    [唐]柳宗元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课外资料:

    材料一:

    与李翰林建书(节选)

    [唐]柳宗元

    永州于楚为最南,状与越相。仆闷即出游,游复多恐。涉野则有蝮虺、大蜂,仰空视地,寸步劳倦。近水即畏射工、沙虱,中人形影,动成疮痏。时到幽树好石,已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圜土,一遇和景,伸展肢体,当此之时,不过寻丈,终不得出

    材料二:

    游盘山记(节选)

    [明]袁宏道

    其山高古幽奇,无所不极。述其最者:初入得盘泉,次曰悬空石,泉莽葬行,至是落为小潭,白石卷而出底皆金沙纤鱼数头尾鬣可数 , 落花漾而过,影底,忽与之乱。游者乐,释衣,忽大呼曰“奇快”,则皆跃入。没胸,逾三四石,水益哗,旋折奔舞而已。悬空石数峰,一壁青削到地,如有神气性情者。亭负壁绝涧,涧声上彻,与松韵

    【注】①这封信为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写,四年谪居生活过去了,时年37岁的柳宗元写下了《与李翰林建书》。李建:字杓直(huǐ):蝮蛇。③袁宏道,明代文学家,文学思想主张“性灵说”。袁宏道生活的时期正值四海升平,他先后七次上书辞官

    1. (1)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白石卷而出底皆金沙纤鱼数头尾鬣可数

    2. (2) 请你参照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方法

      联系内容

      释义

      课文迁移

      状与越相

      A佛印绝弥勒 

      字典查阅

      临:①接近,将近;②到;④降临。

      B亭负壁绝涧 (填写序号)

      成语推测

      云霄

      C影底 

      结合语境

      ——

      D与松韵

    3. (3) 根据柳宗元和袁宏道写景的特点,判断下面评价中的“他”是谁,并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新语”自的理解。

      他的文深幽精洁,最工游记;他创造了描写景物的新语。

      ——朱自清《经典常谈》

    4. (4) 请结合材料和背景信息,在材料一□处填上恰当的虚词,并说明理由。

      A.耳

      B.也

      C.哉

      我填写的语气词是 ,我的理由是 

    5. (5) 你觉得袁宏道游盘山之“乐”和柳宗元游小石潭之“乐”一样吗?请结合内容和背景分析。
  • 1. (2024·上城模拟) 阅读

    (一)张世杰

        二年正月,大军①迫临安,世杰请移三宫入海。元帅张弘范至崖山,范得世杰甥韩,命以官,使三至招之,世杰历数古忠臣回:“吾知降,生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耳。”二月癸,弘范等攻崖山,世杰败,俄飓风坏舟,溺死平章山下。(节选自《宋史·张世杰传》,有删减)

    (二)陆秀夫

    陆秀夫,盐城人。时君臣播越②海滨,王③以惊疾殂④,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乃与众共立卫王⑤,以秀夫为左丞相,与世杰⑥共政。至元十六年二月,崖山破,秀夫走卫王舟,度不可脱,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节选自《宋史·陆秀夫传》,有删减)

    (三)冯京

        冯京,自幼卓异。时犹未娶,张尧佐方负宫掖势,欲要以女。拥至其家,束之以金带,回:“此上⑦意也。”顷之,宫中持酒看来,直出在奁具⑧示之。京笑而不视,力辞。王安石为政,京论其更张失当,累数百千言,安石指为邪说,请黜之。帝以为可用,擢枢密副使。

     (节选自《宋史·冯京传》,有删减)

     [注]①大军:指元军。②播越:流亡。③王:指宋端宗赵是。④殂(cú):去世。⑤卫王:即赵,南宋末代皇帝。⑥世杰:即文一中的张世杰。⑦上:皇上。⑧奁 (lián)具:嫁妆。

    1. (1) 梳理以上选文中人物的经历,完成表格。

      人物

      文本依据

      人物经历

      我的学习批注

      张世杰

      “吾知降,生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耳。”

      在家国大义面前,张世杰做出了坚定的选择。

      陆秀夫

       (请从文中摘录原句)

      辅佐朝政

      陆秀夫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

      “度不可脱,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负帝投海

      根据日常的积累,“度不可脱”的“度”意思是

      冯京

      “京论其更张失当,累数百千言。”

      背景:宋神宗年间,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进行了一次政治改革。

    2. (2)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都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请借助这些方法,理解人物。

      ①结合文二画线句推测陆秀夫说话时的语气,并说明理由。

          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

      ②侧面衬托对塑造人物有重要作用,请从不同的选文中选择合适的例子(至少两例),作简要分析。

    3. (3) 探究士人气节,感受宋代风骨。

      ①张世杰、陆秀夫与文天祥并称为“宋末三杰”。文天祥被元军所俘后,写下了 “”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意志和民族气节。除了以上三位,还有很多宋代士人借诗文表达了气节,如 (填姓名)的 “”。(备选人物:范仲淹、苏轼、欧阳修、辛弃疾、陆游......)

      ②结合以上选文和你的诗文积累,总结宋代士人的气节具有哪些特征,并简要分析。

  • 1. (2024·沅江模拟) 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太祖谓侍臣曰:“朕夙兴视朝,日高始退,至午复出,迨暮乃罢。日间所决事务,恒默坐审思,有未当者,虽中夜不寐。筹虑得当,然后就寝。”侍臣对曰:“陛下励精图治,天下苍生之福,但圣体过劳。”太祖曰:“吾岂好劳而恶安?向者天下未宁,吾饥不暇食,倦不暇寝,奖励将帅,平定祸乱。今天下已安,四方无事,高居宴乐,亦岂不可?顾自古国家未有不以勤而兴,以怠而衰者。天命去留,人心向背,皆决于是,甚可畏也,安敢暇逸!”

    (选自《皇明宝训》,有删改)

    【注释]①太祖:明太祖朱元璋。②夙兴:早晨起来。③迨:到,等到。④当:适合,恰当。⑤向者:从前,以往。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顾自古国家未有不以勤而兴,以怠而衰者。

    4. (4) 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谈谈其中蕴含的治国道理。
  • 1. (2024·定海模拟) 【俯仰草与木】联读古诗文,完成以下任务。

    【甲】望江南·春

    宋·苏软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零风软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鸪鸣。春色属芜菁。

    【注释】①舞(yú): 鲁国祭天求雨的土坛,在今山东曲阜。此处借指春游的亭台。

    【乙】南湖____春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表病减心情。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当时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

    【丙】极乐寺纪游

    明·袁宗道①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馀。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②,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地黄斑剥若大鱼大可七八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余国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③,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注释】①袁宗道,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湖广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公安派”诗人,崇尚本色,反对罩拟,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而著称,②绀殿(gàn diàn):指佛寺。③挂进贤冠:进贤冠是古时信者所的一种表示身分的细布冠,“挂进贤冠”的意思是挂起官帽,让给贤能的人。④情障:情感郁结在心头而不能消,谓之情障。

    1. (1)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以水田

      查阅词典法:①表示房屋的量词:②间或,断断续续;③秘密,暗中:④夹杂,参杂;

       (填序号)

      参考成语法:目不

      思立亦以为

      语境推断法: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词义

      日分韵

      课内迁移法:日更定矣

    2. (2) 用“/”给文中划横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3. (3) 根据诗词内容,以“早”或“暮”补全【甲】和【乙】两诗的题目并简述理由。

      【甲】诗我选择 ,【乙】诗我选择,理由是

    4. (4) 联读三篇诗文,师生们展开了以下讨论。请你参与讨论,补全对话内容。

      老师:袁宗道钦慕白居易、苏轼,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白苏斋”,让我们一起探寻诗人的写作秘密吧。

      小A:优秀的诗文作者就像高明的摄影师,可以定点观察,如【乙】诗中,诗人立足“湖边”欣赏南湖春光:也可以移步换景,不断变换拍摄的方位、角度和距离,如【甲】词中,此人以亭台两个景点为中心,写自己的酣咏场面;又如【丙】文作者从高平桥骑马至“

      小B:优秀的诗文用词也很讲究,如【乙】诗“翅低白雁飞仍重”中的“重”字应该,原因是

      我:要成为古人的知音,还需要抓住关键语句,领会言外之意,面对明媚春光,三位作者的心情各有不同。苏轼面对大好春光,透露出游春的满足感和游兴的浓酣,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田园的情怀;白居易;袁宗道 。

  • 1. 阅读

    涉园记

    [明]陈洪绶①

    涉园者,予兄己未觞槎庵来先生②请名之者也。庚午构堂一、亭一、穿池二,余乐记之。

    予忆先生名时,众以为仅取诸“日涉成趣”③之义也已。予能广其意,当不是乎止也。忆余十岁,兄十五岁时,读书园之前褰霞阁④中,日爱园有七樟树,经纬之以桑柘,绮绾⑤之以蔬果,幽旷若谋而成,高下咸得其所,谋为亭馆以居之。遂因其地势之幽旷高下,择其华木之疏密高卑,又非嘉木异卉不树也。一日而涉焉,或树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树一花木。一日而涉焉,或去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去一花木。至于其先必以为咸宜不改而植之,十余年,枝干荣茂而可观,根本深固而不拔者,必树之去之,务与其地之相而止。为屋则楼阁、堂轩、廊窗、亭牖、露台、曲房,图画规制,凡数十改易,务与其树之相宜而始定。凿池则倏东倏西,随开随塞,变田成溪者十余度,务与其地与树之相宜而后成。此非涉之之久陈迹不留新意自启能若是乎哉

    夫园,细事也,能作园,末技也,不日涉则弗能为,良学固可弗日涉乎哉?故日涉经史、涉古今,予愿从兄坐此园也。深惟⑥其涉之之义,而细察其涉之之效,种德乐善,文章用世,朝夕孜孜焉,能如其精择迁改,动与时宜之为善也。然非日涉经史、日涉古今,能乎哉?予愿从兄坐此园也。

    【注释】①陈洪绶:绍兴诸暨人,明末画家。②予兄己未觞槎庵来先生:我哥哥己未年请槎庵来先生喝酒。己未,古代以干支纪年,下文“庚午”同。槎(chá)庵来先生,陈洪绶岳父来斯行,字槎庵。③日涉成趣: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为每天到园中散步,成为乐趣。④皋(qiān)霞阁:阁名。⑤绮绾:交错盘绕。⑥惟:思,考虑。

    1. (1) 根据语境推敲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予能广其意 

      十余年

      务与其地之相而止

      数十改易

    2. (2)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限断三处)

      此非涉之之久陈迹不留新意自启能若是乎哉

    3. (3) “涉园”的建设过程中,哪些事反复多次才得以完成?请简要概括。
    4. (4) 结合文本、注释与小贴士,探究园名“涉”的丰富含义。

      小贴士

      【涉】①徒步渡水,蹚水。②经历。③进入。④涉猎,学习。⑤牵连,牵涉。

      (《古代汉语词典》)

    5. (5) 陈洪绶兄弟造园的经验也适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请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生活体验,以“从‘造园’到‘    ▲    ’”为题,写一个议论性片段。150字左右。
  • 1. 阅读

    湖心泛月记①

    [清]林纾

    余食既,同陈氏二生霞轩、诒孙,亦出城荡舟为湖游。 霞轩能洞箫,遂以箫从。(A)月上吴山,雾霭溟蒙,截然划②湖之半。幽火明灭相间约丈许者六七处,画船也。洞箫于中流发声,声细微,受风若咽,而凄悄哀怨,(甲)湖山触之,仿佛若中③秋气。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锦带桥,霞轩乃吹箫背月而行,入柳阴中。(B)堤柳蓊郁为黑影,柳断处,乃见月。霞轩著白祫衫④,立月中,(乙)凉蝉触箫,警群噪 , 夜景澄澈,画船经堤下者,咸止而听,有歌而和者。 诒孙顾余:“此赤壁之续⑤也。”

    余读东坡《夜泛西湖五绝句》①,景物凄黯。忆南宋以前,湖面尚萧寥,恨赤壁之箫,弗集于此。然则今夜之游,余固未袭⑦东坡耳。夫以湖山遭幽人踪迹,往往而类,安知百余年后,不有袭我者?宁能贵之袭东坡也?

    (选自《畏庐文集》,有删减)

    【注释】①这篇文章写于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日,此时作者仕途遭贬、事业受挫,客居杭州。②划(huà):割开,分开。③中(zhòng):受到,遭受。④祫(jiá)衫:指夹衫。⑤赤壁之续:当年苏东坡与客夜游赤壁,歌箫相和。本次夜游情景与之相似,故有此说。⑥《夜泛西湖五绝句》:苏轼作于杭州任上。其中有“菰蒲无边水茫茫”等句,故下文说当年西湖“景物凄黯”“湖面尚萧寥”。⑦袭:效仿。

    1. (1) 【主动的想象】

      以下朗读处理能引起你怎样的想象?请任选一句,描摹你想象的月夜画面。

      (A)月上吴山,雾霭溟蒙截然划湖之半。(“溟蒙”语速放缓,重读“截然”。)

      (B)堤柳蓊郁为黑影,柳断处,乃见月。(重读“蓊郁”,“乃见月”语调上扬。)

    2. (2) 甲、乙两句用丰富的想象描摹了月夜景物因“触箫”而产生的变化。请你联系上下文,揣摩作者这种想象产生的原因。
    3. (3) 【超时空的联想】

      作者夜游西湖,联想到苏轼的夜游与百余年后幽人的“袭我”,心生感慨。假如与作者同游,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请结合本文阅读体验,简要回答。

    4. (4) 【“夜游”的魅力】

      以上阅读体验能让你联想到哪一篇古典散文中的“夜游”?请结合这两篇文章,简述“夜游”的魅力。

  • 1. 阅读

    材料一: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周易》)

    舫,舟也。天子造舟①,诸侯维舟②,大夫方舟③,士特舟④,庶人乘柑⑤。(《尔雅》)

    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⑥。木兰为君棹,黄金错其间。(《汉乐府·铙歌》)

    【注释】①造舟:多条船并列而成。②维舟:四条船并列而成。③方舟:两条船并列而成。④特舟:单船。⑤柎:木筏或竹筏。⑥笮,____。

    材料二:

    材料三: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①,乃喟然而叹曰:“计然②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③。故善治生④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⑥。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选自《史记·货殖列传》)

    【注释】①会稽之耻:越王勾践会稽被困之耻。②计然:春秋时期著名谋士。③与时逐:随时逐利。责:责求,要求。④治生:经营产业。⑤贫交:贫穷的朋友。疏昆弟:远房同姓的兄弟。

    1. (1) 任务一:推测词义

      《愚公移山》和《送东阳马生序》中“箕”和“箧”这两个从“蓊”的字都指竹制品。请你结合语境和字形,推断《汉乐府·铙歌》中“笮”的意思,并写出推断过程。

    2. (2) 任务二:品诗赏画

      品析诗画中的“扁舟”。

      根据要求,完成表格。

      辑录写“舟”的古诗

      探究“舟”的意蕴

      闲来垂钓碧溪上,①。[李白《行路难(其一)》]

      “舟”是李白通往理想彼岸的工具。

      ,③。(王湾《次北固山下》)

      ,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3. (3) 运用“舟”的意蕴探究,借助以下知识卡片,从材料二中任选一幅作品进行鉴赏。

      知识卡片

      留白: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为了烘托主体,营造意境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给观者留下想象空间。

    4. (4) 任务三:人物联读

      阅读材料三,结合画线句,范蠡的选择让你联想到了下面选项中的哪个人物?简述理由。

      A.诸葛亮(《三顾茅庐》) B.陶渊明(《桃花源记》) C.吴均(《与朱元思书》)

    5. (5) 任务四:探究意象

      结合以上材料,探究“扁舟”这一意象深受文人青睐的原因。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