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

    材料一: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周易》)

    舫,舟也。天子造舟①,诸侯维舟②,大夫方舟③,士特舟④,庶人乘柑⑤。(《尔雅》)

    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⑥。木兰为君棹,黄金错其间。(《汉乐府·铙歌》)

    【注释】①造舟:多条船并列而成。②维舟:四条船并列而成。③方舟:两条船并列而成。④特舟:单船。⑤柎:木筏或竹筏。⑥笮,____。

    材料二:

    材料三: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①,乃喟然而叹曰:“计然②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③。故善治生④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⑥。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选自《史记·货殖列传》)

    【注释】①会稽之耻:越王勾践会稽被困之耻。②计然:春秋时期著名谋士。③与时逐:随时逐利。责:责求,要求。④治生:经营产业。⑤贫交:贫穷的朋友。疏昆弟:远房同姓的兄弟。

    1. (1) 任务一:推测词义

      《愚公移山》和《送东阳马生序》中“箕”和“箧”这两个从“蓊”的字都指竹制品。请你结合语境和字形,推断《汉乐府·铙歌》中“笮”的意思,并写出推断过程。

    2. (2) 任务二:品诗赏画

      品析诗画中的“扁舟”。

      根据要求,完成表格。

      辑录写“舟”的古诗

      探究“舟”的意蕴

      闲来垂钓碧溪上,①。[李白《行路难(其一)》]

      “舟”是李白通往理想彼岸的工具。

      ,③。(王湾《次北固山下》)

      ,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3. (3) 运用“舟”的意蕴探究,借助以下知识卡片,从材料二中任选一幅作品进行鉴赏。

      知识卡片

      留白: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为了烘托主体,营造意境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给观者留下想象空间。

    4. (4) 任务三:人物联读

      阅读材料三,结合画线句,范蠡的选择让你联想到了下面选项中的哪个人物?简述理由。

      A.诸葛亮(《三顾茅庐》) B.陶渊明(《桃花源记》) C.吴均(《与朱元思书》)

    5. (5) 任务四:探究意象

      结合以上材料,探究“扁舟”这一意象深受文人青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