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数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海曙模拟)  如图,将一个形状的楔子从木桩的底端点P沿水平方向打入木桩底下,可以使木桩向上运动.若楔子斜面的倾斜角为 , 楔子沿水平方向前进5厘米,则木桩上升(    )

    A . 厘米 B . 厘米 C . 厘米 D . 厘米
  • 1. (2024·荆州模拟) 下图是一座人行天桥的示意图,天桥的高是 , 坡面的坡角为 . 为了方便行人推车过天桥,市政部门决定降低坡度,使新坡面的坡度 , 若新坡底处需留的人行道,问离原坡底的建筑物是否需要拆除?(参考数据:

  • 1. (2024九下·龙湖模拟) 为增强体质,小明和小强相约周末去登山,小明同学从北坡山脚C处出发,小强同学同时从南坡山脚B处出发,如图所示.已知小山北坡长为240米,坡度 , 南坡的坡脚是 . (出发点B和C在同一水平高度,将山路看成线段)

       

    1. (1) 求小山南坡的长;
    2. (2) 如果小明以每分钟24米的速度攀登,小强若要和小明同时到达山顶A,求小强攀登的速度.(结果保留根号)
  • 1. (2024·宁波模拟) 海岛算经是中国古代测量术的代表作,原名重差这本著作建立起了从直接测量向间接测量的桥梁直至近代,重差测量法仍有借鉴意义.
    如图 , 为测量海岛上一座山峰的高度,直立两根高米的标杆 , 两杆间距相距米,三点共线从点处退行到点 , 观察山顶 , 发现三点共线,且仰角为;从点处退行到点 , 观察山顶 , 发现三点共线,且仰角为都在直线
    1. (1) 求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2. (2) 山峰高度的长结果精确到参考数据: 
  • 1. (2024九下·贵州模拟) 贵阳市某处适合徒步的小山截面图如图所示,山坡的坡度为 , 山坡的坡度为 , 山坡的坡角 , 点B到水平面的距离为 , 山坡的长为 . 美术学院组织学生上山写生,沿山坡上山,任务完成后再沿山坡下山.

    1. (1) 求山顶点C到水平面的距离;
    2. (2) 求山坡的长.
  • 1. (2024·北京模拟) 小亮在某桥附近试飞无人机,如图,为了测量无人机飞行的高度AD,小亮通过操控器指令无人机测得桥头B,C的俯角分别为∠EAB=60°,∠EAC=30°,且D,B,C在同一水平线上.已知桥BC=30米,求无人机飞行的高度AD.(精确到0.01米.参考数据: ≈1.414, ≈1.732)

  • 1. (2024·霍邱模拟)  合肥徽园,融省内各地精粹,成“安徽之窗”.徽园最大特色,就是不出合肥,看遍安徽.徽园景区中振风塔,可不是安庆迎江寺内的那个,而是景区仿照安庆振风塔设计建造的,春季,杨柳依依,远远望去,确有几分相似之处.

    活动课上,数学社团的学生计划测量文峰塔的高度.如图所示,先在点处用高的测角仪测得塔尖的仰角为 , 向塔的方向前进到达处,在处测得塔尖的仰角为 , 请你相关数据求出文峰塔的高度.(结果精确到 , 参考数据:

  • 1. (2024·高州模拟) 某校数学活动小组要测量校园内一棵古树的高度,王朵同学带领小组成员进行此项实践活动,记录如下:

    填写人:王朵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时间:2023年4月20日

    活动任务:测量古树高度

    活动过程

    【步骤一】设计测量方案

    小组成员讨论后,画出如图①的测量草图,确定需测的几何量.

            

    【步骤二】准备测量工具

    自制测角仪,把一根细线固定在半圆形量角器的圆心处,细线的另一端系一个小重物,制成一个简单的测角仪,利用它可以测量仰角或俯角,如图②所示准备皮尺.

            

    【步骤三】实地测量并记录数据如图③,王朵同学站在离古树一定距离的地方,将这个仪器用手托起,拿到眼前,使视线沿着仪器的直径刚好到达古树的最高点.

    如图④,利用测角仪,测量后计算得出仰角

    测出眼睛到地面的距离

    测出所站地方到古树底部的距离

               

    【步骤四】计算古树高度 . (结果精确到

    (参考数据:

    请结合图①、图④和相关数据写出的度数并完成【步骤四】.

  • 1. (2024九下·宁波模拟) 如图,从地面两地测量空中处一个气球,分别测得仰角为 . 已知两地相距 , 当气球沿着与平行的线路飘移5秒后到达点 , 在处测得气球的仰角为 . 求:

    1. (1) 气球距离地面的高度.
    2. (2) 气球飘移的速度.

      (参考数据:

  • 1. (2024八下·惠阳期中)  如图是某货站传送货物的平面示意图,为了提高传送过程的安全性,工人师傅欲减小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使其由改为 . 已知原传送带AB长为

    1. (1) 新传送带
    2. (2) 如果需要在货物着地点C的左侧留出的通道,试判断与B点距离为的货物是否需要挪走,并说明理由.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3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