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上·成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鲁迅

    ①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②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③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④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⑤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⑥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⑦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 (1) 选文第一段说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三个方面?请根据选文内容,分条简要作答。
    2. (2) 请简要赏析选文画线语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 (3) 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无用之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 1. (2024七下·云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乙】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 , 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 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为人谋而不乎 忠:不习乎  传:

      ③即与之矣  化:④丹之所藏赤 者:

    2. (2)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3. (3) 选文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则,阐述了学习的哪三种态度?其中哪种学习态度最重要?用自己的话作答。
    4. (4) 甲乙两文共同谈到了交友的话题,请结合两文内容,谈谈在交友方面你有哪些收获。
  • 1. (2024七下·云南开学考)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济南的冬天》《金色花》《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分别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英国诗人泰戈尔、美国作家海伦·凯勒。 B . 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尊君”“高寿”“惠顾”“令郎”等是常见的敬辞,“家母”“愚见”“鄙人”“见谅”是常见的谦辞。 C .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散文集,具体生动地显示了当时社会情状和风貌。 D .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 1. (2023七上·金东期末) 记忆中总有一种声音深深烙印心中,雨天的蛙声便是其中的一种。下列文章是小语搜集到的“记忆中的蛙声”,请帮助他完成相应任务。

    总有那一片蛙声

    古清生

    ①在南国的时候,我的窗前有那么一块低洼的草地,春天的日子来临,它便会生长许多的小草,甚至开出一些小小的花朵,招引一些蜜蜂在那里抖着金翅嗡嗡地飞。许多小孩子们,很喜欢在那块草地上采花或者玩一些他们认为好玩的游戏。这样的日子总是很温馨的,因为阳光、花草和小孩子们,足以把春天装点得美丽而又亲切,让人忍不住掩卷,心驰神往。但是在五月的时节,就会有一场场的雨水降临,雨水把草地旁的冬青树洗得很绿,那种很清凉的绿,并且注满整个的草地。于是孩子们用纸折起小小的洁白的纸船,来到草地那片水洼子上,启航他们的小小的梦想。

    ②唯有月夜,那块草地是完全属于我的。[A]这时候夜安睡了,一轮皎洁的月儿来到水洼子上,映得那水好一片白。在白水之上,忽然有不知来于何处的小蛙,欢快地跌跌地跳跃,仿佛是要把那一轮月儿从水中端详个究竟,或者坐在月儿之上,让月儿浮托它走。小蛙们如同孩子,待它们游戏得尽情的时候,就一齐坐在水上唱歌。那就是在我的生命中离不去的蛙声了。惯于在夜里读书和写作的我,就极爱着那一扇窗,起起伏伏的蛙声,能让我的思绪飘浮,进入这样一个季节深处。

    ③但我却没有了南国的那一扇窗子,羁旅北京的日子长长,我的窗前,纵是也有这样一块草地,一簇绿柳,在春天的阳光里,还会有一树杏花装点。但是北国没有雨季,我看不到小孩子们折纸船的情景。北京是要到七月或者八月才会有雨,那是槐花开放的时节了。北京的雨会与槐花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整个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 , 但即是这样的雨,仍不会积上一洼水,引来天使一般的小蛙,所以即使雨后有月,她也在这芬芳里找不到栖落和梳洗的地方。

    ④我固执地想,如是北京的槐花雨能够积成一个洼子,这样一个清浅的弥漫着槐花芬芳的水洼子,有一轮皎月把水映得银银的白,有一群天使般的小蛙,它们围着月儿唱歌,那该是多么的好啊。我常常在雨后的北京的夜里出走,我以为我是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地方的,它就在某一扇窗下,甚至那窗前也有一个痴情展卷的学子,甚至水边,还留着孩童戏水的赤足的脚印。可是,我的出走,却并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我想终归是有这样一个地方的,是我没有找见它罢了。

    ⑤居京的月夜,于我它是散文化的时光,我在键盘上演绎着一个个的梦,情至深处,会忽然在某一段落,浮起一片蛙声,是南国的春宵里那天真烂漫的蛙鸣,初是浅浅低低的几声,孤独而悠远,渐渐地汇合起蛙的合唱,且愈来愈临近我的窗,仿佛就在那一簇柳下。此时人便恍惚地进入以往的时光,一颗羁旅中的心,忽然的一热,为之深深的感动。[B]但待我有心凝神细细地聆听,却发现窗外是一片寂静,静得月的清辉飘落到柳叶儿上发生的细小的沙沙声都能够听到,只是没有了蛙声。哦,此时的我,这才感到深深的失落,原来那一片蛙声,它源于我的梦里,或者说,是那永远也拂不去的幻听了。

    ⑥春天的今夜,便又是这样,我打开了电脑,轻轻地敲出一段怀想的文字,不觉间窗外就有了一片蛙声,是如许的亲切,如许的温馨,它拂动着春夜的暖风,沿了情感的脉络缕缕入心。然我猛然地觉醒,却分明是,寂夜无边!人不由地发现,那暖暖的一缕情思,竟也就化成两滴浸冷的泪珠,冰凌般的挂在两腮。

    ——《名家写景散文》

    1. (1) 请结合文章内容与语言特点,根据要求完善推荐语,协助小语将文章推荐给更多人。

      推荐语

      古清生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记忆中的蛙声,让人仿佛来到文章中那个烟雨朦胧、萦绕着阵阵蛙声的江南小城。文章语言凝练,手法精妙,读来为之动容。比如“它或者坐在月儿之上,让月儿浮托它走①(赏析“浮托”的表达效果);再比如“起起伏伏的蛙声”“流淌得芬芬芳芳”“银银的白”这些句子②(从叠词的角度赏析)。如此美的语言非常适合制作有声明信片,希望这篇《总有那一片蛙声》能给你们带来创作灵感。

    2. (2) 小语在文中圈画出两句精美的句子,请任选其一设计朗读卡片。

      [A]这时候夜安睡了,一轮皎洁的月儿来到水洼子上,映得那水好一片白。

      (从停连、重音、语气等角度设计)

      【朗读设计】

      [B]但待我有心凝神细细地聆听,却发现窗外是一片寂静,静得月的清辉飘落到柳叶儿上发生的细小的沙沙声都能够听到,只是没有了蛙声。

      (从停连、重音、语气等角度进行设计)

      【朗读设计】

      我选(A/B),朗读设计:.

    3. (3) 请结合文章内容为它设计配图方案。

      构图要素

      细节处理

      青草、月亮、①、水洼、槐树

      对于画面中作者的面部表情应该如何刻画,小语和小文之间有不同意见。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为作者选择一种恰当的神情,并说明理由。

      A.凝重 B.陶醉 C.悲伤

      ②我选,理由:

    4. (4) 小语想把配好图的作品送给以下三人中的其中一位 , 你认为哪个合适?请结合文章主题及人物经历 , 说说理由。

      A《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人

      B《秋天的怀念》中的史铁生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

      我选,理由:

  • 1. (2023七上·金东期末) 古之学者读书之所以有成就,不只是刻苦勤奋,还因为他们善于总结经验和方法。小语很喜欢陆游的诗文,请你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参与完成相应任务。

    (一)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①庆元五年(1199年),陆游在山阴写下这首诗,给小儿子陆子聿。

    (二)陆游书巢

    宋·陆游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 , 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 , 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 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乎其似巢也!

    【注】①椟:dú,木箱子。②觌:dí,看。③槁(gǎo)枝:枯树枝。

    1. (1) 解词——得字词释义之法。

      文言词句

      方法借鉴

      字词释义

      绝知此事要

      语境推断法:根据句中意思来推断。

      俯仰四无非书者

      成语推断法:左右盼

      客就观之

      课内迁移法:下车

      乎其似巢也!

      查找字典法:①诚实②相信③随意④确实

    2. (2) 观句——得文句理解之法。

      ①结合文章内容,为下列句子断句,用“/”表示。(限断3处)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②解释句子并分析句末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此非吾所谓巢者

    3. (3) 读书用对方法,事半功倍。结合《论语》的学习和以上两则材料内容,小语得到很多的启发,请你一起完成下列表格。

      篇目

      有关读书之法的语句

      读书之法

      《冬夜读书示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书巢》

      全身心投入读书

      《论语》

  • 1. (2023七上·茂名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注:上文默写句)《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1.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 人不知而不

      ② 温而知新 

      ③ 博学而志 

    2.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停止)

      B.而青蓝(比)

      C.木受绳则直(故意)

      D.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每天)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

    5. (5) 请结合[甲]文画线句子及[乙]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学习与自我反省”的理解。
  • 1. (2023七上·新兴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①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②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③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

    (节选自《李生论善学者》)

    【注释】①志:记,记住。②还(xuán):同“旋”,转身。③冀:希望。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思而不学则 人不其忧

      好之者不如之者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余一言 未 尽 而 君 变 色 以 去 几 欲 拒 人 千 里 之 外岂 善 学 者 所应 有 邪

    5. (5) 两篇文章都谈论到了学习方法,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
  • 1. (2023七上·新兴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愿 望

    李兴泉

    ①孩子,你为什么哭了呢?”在李老师的语文课上,郝长强哭了,眼泪哗哗地流。

    ②“今天,我为什么哭了呢?”郝长强这天哭了,连自己也颇感意外。他望着老师温和的笑脸和那只一直抚摸着自己脑袋的手,十分不好意思。

    ③这一学期,自从李老师做了他们的语文老师,郝长强自我感觉特美。郝长强一次架也没打过,逢人就说李老师喜欢他。 因为老师喜欢他,所以不能以打架报答老师。“这简直就是骗人,谁喜欢一个调皮的后进生呢? 次次考不及格!”郝长强的爸爸说着,嘴也歪到了一边。“你郝长强没心没肺,你自己不知道?”妈妈呢,除了数落他,还给了他一脸的轻蔑。

    ④今天的郝长强哭着,李老师给他擦着泪,还耐心地说:“来,跟老师再读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读会的。”李老师的笑很甜,话语轻快甜润。但这已经是郝长强读的第六遍了,他仍然无法将一个句子准确漂亮地读下来。李老师仍是笑着,没骂他,更没有打他,那只永远热乎乎的手,还在长强的头上抚着,一点也没有松动。 郝长强每一次卡壳,李老师都会笑笑,一次又一次告诉他“梅花”的读音,并和同学们一起示范。老师一直笑着说:“请长强再读一遍好吗?”

    ⑤在老师第9个“请”字出口时,郝长强昂起了头,擦了泪,终于将那个句子通顺地读了下来,并且声音很大,很大。

    ⑥“老师!”待郝长强跟全班同学又读了三次后,郝长强的泪也干了。从来不主动回答问题的郝长强意外地又一次站了起来。“老师,我想站在讲台上读一次!”郝长强这句话超出了同学们的预料,惊得大家都伸出了舌头。

    ⑦李老师开心地笑了,又一次摸了摸长强的头,欣赏地点了点头,把那温暖如水的目光,洒向每一个孩子,然后又回到郝长强的小脸上。

    ⑧郝长强在掌声中“噔噔噔”走上了讲台。可走上讲台的郝长强万万没有料到,他那么迫切地想读,却使了多大的劲也读不出来。

    ⑨“长强,不要紧,吸几口气再读。”在老师慈爱的目光中,郝长强的脸慢慢褪去了红色。 学着老师的样子,长强吸了长长一口气。郝长强感觉在他吸气的时候,老师的眼光也仿佛被吸进了他的嗓子眼,那眼光就神奇地、慢慢地为他疏通了阻着的东西。大家的掌声还是响着,奇怪的是当李老师又把手伸向郝长强的头时,那柔软的手轻轻落在长强的头上的那一瞬,郝长强居然就像一只百灵鸟一样开唱了。

    ⑩“哗哗哗”,掌声又起。郝长强的泪又一次决堤了。这次他没有把“梅花”读成“梅哈”,一口气,节奏明快地读下了整首诗。真漂亮。

    ⑪这是郝长强第一次把自己摆在神圣的讲台上,和老师站得齐齐的。所以他笑得是那么开心,真像一朵怒放的花儿。

    (选自《莫愁·小作家》2022 年第 3 期,有删改)

    1. (1) 第①段和第段两次写到郝长强流泪,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说说他流泪的原因。
    2. (2) 文章第③段插叙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3. (3) 选文中的李老师和《再塑生命的人》中的莎莉文老师有哪些相似之处? 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
    4. (4) 关于本文的主人公是郝长强还是李老师,同学们各抒己见。你怎么看? 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 1. (2023七上·余姚竞赛) 文言文阅读

    班级同学搜集了《论语》中关于“交友”的部分语录(如下),也收集了一则故事。请你一起完成以下活动。

    【资料夹】

    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⑷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⑸君子敬而无失 , 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注释:①敬而无失:做事严肃认真,不出差错。

    1. (1) 请认真阅读,完成学习任务单。

      “朋友之义”综合性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

      任务要求

      识义

      课内迁移

      课内:温故而知新

      故人而止之食:

      查阅字典

      其自食其言也:

      A.害怕,恐惧 B.恐吓,威吓 C.恐怕,担心 

      语境推测

      而食:

      翻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分析

      分析上述【资料夹】中相关语录,简要说明朋友应具备的品质。

    2. (2) 古文阅读可以借助断句理解句意。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结合内容阐述读者为何会有【旁批】处的感慨。(限断三处)

      明 日 早 令 人 求 故 人 故 人 来 方 与 之 食。

    3. (3) 语气词常有表情达意作用。请参考示例,根据语境,赏析下面这个句子句末语气词的作用。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

      示例:欲服三军,非信不可

      “也”表陈述、感叹语气,与前面“非……不……”连用,加强语气,意思是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体现了诚信的作用。

    4. (4) 如果初中《论语》读本要为“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配一个故事以阐释其内涵,你认为这个故事适合吗?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 1. (2023七上·罗湖期末) 仙湖植物园的揽胜亭中有许多对联,其中一副令小罗与小湖浮想联翩。

    上联:百卉万芳茂林幽兰杨柳翠

    下联:一湖三色青山绿水夕阳红

    小罗:上联中的“百卉万芳”让我想到了那些古诗中的花儿。如:

    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小湖:下联中的“青山绿水”让人想起那些吟咏山水的名句。如: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小罗:看来,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只是一味学习背诵是不够的,还要在实际中思考运用才能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这就是《论语》中所谈到的“”吧。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