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衡阳会考)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坐在南瓜上,与岁月天真相对

    王征宇

    ①每每内心焦躁,古典音乐便成了精神出路的捷径。好比一个老农,遇到点难事,默默拎一把铁锄去园子,将芜杂地,一锄一锄掀翻,草根、乱石、土坷垃,俯身一一剔掉。 一身汗后,回头望望翻过的地,洁净舒展,便筹谋着播点什么,人就这样把自己给度过来了。这种时候,大抵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凡尘里的小悲小愁,经恢宏沉实的灵魂映照,听一遍相当于翻一小时地,人的精神就能迎来豁朗。

    ②可与古典音乐匹敌的,深以为,是投身自然,到乡下去。

    ③收获时节,沟坎边的芋芳可以挖了。半人多高的芋秆,顶着绿绸子一样的阔叶,其下的作物,奶

    娃娃一样虎头虎脑。黑黢黢的烂泥地,穿套鞋,跨马步,一铁耙下去,掀开,便听嚓的一声响,芋秆很忘情地投到大地的怀里,露出长长的根须,毛猴似的芋芳一个个攒成团。熟悉的土腥味扑上来,非常好闻,似是山河旷野晚霞的来处。

    ④“香饭青菰米,嘉蔬绿笋茎。”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游感化寺》中的诗句,一饭一蔬偎红倚翠地写,有意弥补植物本身的低调和谦卑。剔掉虚浮、焦虑与沉痛,诗人在家常中领受暖意与蕴藉,人至中年,格外能感同身受。王维是晚年靠弟弟接济的诗人,从此旧人长短不再过问,拥茅屋菜畦,得烟霞养性,与天地化,人生安笃。看那一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应是行到人生的绝境了吧,想必颓丧至极,此时抬头看天上的云,不就是另一种水的存在吗?人啊,往往囿于自我局限。而从庙堂转身辋川的王维,在绝对的孤独和寂静中,寻得了更为超越和出世的表达。

    ⑤将连根带泥的芋芳,刮皮切块后做菜羹。土灶生起来,铁锅里略放菜籽油,油热投姜米煸香,将芋块倒下去翻炒,然后放宽宽的水,滚开后改小火焖。待到烂糊黏稠,小白菜切碎入锅,滚一滚,调味盛进蓝边花碗。类似老饕苏东坡说的“玉糁羹”,细软糯滑清香,乃下饭恩物。秋后,我已多次拿了父母种的蔬菜,分送给城里友人。瓢儿菜、萝卜、蒿菜、荠菜,朋友们能吃到乡野菜蔬,都觉得十分幸运,纷纷诚恳地让我转达对父母的感谢。父母表现得非常淡然,乡下人对自家种的瓜菜,很少有私权意识,彼此间分享几乎是家常便饭。

    ⑥“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描述的当是秋末冬初。连绵的晚稻田黄澄澄的,华丽如装缀好的一席婚床,望一望,整个人被亮堂笼罩住,想颓靡也颓靡不起来。田边菊、红蓼草,还有茅,都开花了,将一条条田埂,簇拥得斑斓如锦。田边菊就是春天吃的马兰头,红蓼草可以采来酿酒,而一年蓬,是出没在《诗经》里的草木。累了,就在中世纪画家丢勒的《青草地》上躺倒,我太喜欢这幅画了,这是一只昆虫的视线,鬼头鬼脑的风在里面搞出声响,杂草成了浩荡的森林。枕着蒲公英、车前草、牛筋草打个小盹儿,梦里或许能会会那些采芣苢(车前草)的姑娘。

    ⑦乡下的夜来得早。六点过,天完全黑透了。吃罢饭,与父母在昏黄的灯盏下聊天。时间滴答滴答在挂钟上倾着身子走。我捉过一只老南瓜垫在屁股底下当凳。父亲见了哈哈笑道,你还跟小时候一个样。梭罗说:“宁愿独自坐在一个南瓜上,而不愿拥挤地坐在天鹅绒的座垫上。”心自在,身就自在,能与岁月天真相对。

    (选自《北京日报》2022 年 03 月 08 日,有改动)

    1. (1) 文章第②段写道“投身自然,到乡下去”,请阅读第③至⑦段,用简洁的语言将乡下的经历补充完整。

      沟坎挖芋艿→①→送友人蔬菜→草地上打盹→②

    2. (2) 请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黑黢黢的烂泥地,穿套鞋,跨马步,一铁耙下去,掀开,便听嚓的一声响,芋秆很忘情地投到大地的怀里,露出长长的根须,毛猴似的芋艿一个个攒成团。

    3. (3) 请你谈谈对结尾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梭罗说:“宁愿独自坐在一个南瓜上,而不愿拥挤地坐在天鹅绒的座垫上。”

    4. (4) 面对困境,总要有一个出口。作者是怎么走出精神困境的?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谈你是如何走出精神困境的。
  • 1. (2024·柳州模拟)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水生的船

    魏军

    ①水生终究是老了,在船上站得久一点就膝盖疼,完全不像几十年前的他。那时,水生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用一双桨把渔船摇得劈波斩浪,甚至能追得上江里游得最快的鱼。可是现在,他不能出江打鱼了。

    ②镇上的工作人员几次三番给他做工作。禁渔?水生不明白,他一辈子都在捕鱼,而且祖辈都是以捕鱼为生的,你们说禁渔就禁渔了?不捕鱼怎么生活?

    ③水生听说,有许多人在政府做工作后上了岸,住进安置点了。水生不想去,他祖祖辈辈都以捕鱼为生,他舍不得这小船,一条船就是一个家啊。

    ④水生想这些事的时候,胸口就发闷。他一辈子都在船上生活,风吹日晒,一身的毛病,特别是这肺气肿,一到冬天就让他呼吸困难。

    ⑤他突然觉得胸腔一阵疼痛,一口气没跟上来,整个人就瘫倒在船板上,把船板震得一声闷响。

    ⑥也不知过了多久,寒冷的河风将他吹醒了过来。这时,红彤彤的太阳早已爬上竿头。水生想挣扎着坐起来,却浑身无力。

    ⑦水生记得爷爷是滁河上捕鱼的好把式,一家人的日子也算过得红红火火。水生从小生活在船上,八岁才去了岸上的学校读书,初中毕业后就又回到了船上,和父亲一样从事捕鱼行当。爷爷的手艺传给父亲,父亲又传给他。生活就是这样一代代交替着。

    ⑧水生依旧记得小时候捕鱼的情景。傍晚,父辈们在水面上撒网捞鱼,凌晨起网后赶到集市上去卖掉。从集市回来时,捎上青菜,割点猪肉,回到船上美美地吃上一顿。如此简单重复的生活早已深入骨髓。

    ⑨水生隐隐听到有人在岸上喊他的名字,却只能小声应着。他实在没有力气。咚咚咚,几只脚踏上了船,来人才发现了倒在船上的水生,简单询问几句,就连抱带抬将他送进了镇上的卫生院。水生认得这几个人。

    ⑩水生小时候,长江里的鱼真是多呢。父亲曾经一晚上捕过几千斤刀鱼,几条船都装不下。可是水生从父亲手中接过这条船时,长江里的鱼就已经开始减少了。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再加上江边工厂的废水排放,大型运输船的螺旋桨叶片,这些因素使渔业资源急剧减少。

    ⑪在水生的记忆里,他至少三十年没有捕到河豚了。见到鲥鱼还是他年轻时的事儿。几十年前鲥鱼七角钱一斤,现在上千元也买不到一条,更别说那时的大螃蟹能达九两重,现在哪里能找到?眼见捕鱼挣不了什么钱,许多人就丢下渔船去外面打工了。年轻人也不愿意继续父辈的捕鱼生活,太苦了。在船上,夏天能把人蒸熟了,冬天的江风又会像刀子一样刮人。捕鱼为生只能算是生活落后的代名词。

    ⑫水生依在病床上,他已无大碍。工作组的同志不紧不慢地和他聊天。常年在水上生活,水生对岸上的事儿,对外面的世界知道甚少。

    ⑬他不知道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更不懂得内在的意义。政府为了长江生态保护,给每家每户建档,对渔船、渔具进行评估,进行补偿,为符合政策的渔民纳入社保,对上岸的渔民进行就业培训,使他们退得出、稳得住、能小康。

    ⑭他不知道许多渔民已经放弃渔船,上岸后住进了独门独院的干净卫生的安居房。

    ⑮他不知道,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一些人进行生态养殖探索,种出的纯绿色大米,在市场上卖十元一斤,养殖的螃蟹更是抢手货。一些渔民重新发掘渔村文化,把农舍改造成农家乐、观光农庄,收入比捕鱼多太多。

    ⑯不过,水生也能感觉到一些变化。江边的湿地水域、大小河道比以前清澈宜人了,芦苇荡里的水鸟成群结队,把一片土地渲染得生机勃勃,就连多年不见的东方白鹳、震旦鸦雀也出现了,让人惊奇。更有一些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渔光一体”的水上光伏电站,让水生瞠目结舌。

    ⑰水生听着他们滔滔不绝地讲着,忽然就笑了,他说:“我想吃一碗蟹黄汤包。”他一改往日面对工作组时软硬不吃的态度。更让工作组惊讶的是,水生提出了一个要求。

    ⑱水生说,他上岸后要应聘长江护渔员这个岗位。

    ⑲一时间,蟹黄汤包的浓香飘满了整个病房,流淌在每个人心里。

    (选自《参花》2024年第3期,有删改)

    1. (1) 请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故事情节

      水生的态度或反应

      工作人员几次三番给水生做禁渔的思想工作

      不想去

      水生感觉到禁渔后的变化

    2.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

      在船上,夏天能把人蒸熟了,冬天的江风又会像刀子一样刮人。

    3. (3)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⑬—⑮段在文中的作用。
    4. (4) 文章结尾“蟹黄汤包的浓香”有什么寓意?请谈谈你的理解。
  • 1. (2024·柳南模拟) 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富春山不着急

    ①富春江上,舟行,慢慢。人在上面,什么都不用想,心甘情愿被眼前的山色催眠,渐渐入梦。梦里的富春山,有人进来,有诗文进来,有画进来,它们跟山水交融,自然也都是慢慢的。富春山,从来都不着急。

    ②那是南朝,骈文大家吴均从富阳到桐庐,行船在富春江上,看着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风景,发出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很松软的山,没有北方山脉的凌厉,它们高低都有度,有平缓柔和的曲线。水也是安静的,急流猛浪也有,但终究会归于平和,映出山色、云朵和树的姿态。

    ③到严子陵钓台,时间会再往前一些。那是东汉 , 一个被皇帝几次征召去做官的高士,一心要在富春江边做个钓鱼翁,他也确实就这样过了一生。如果说因为“经纶世务”不顺而退至富春江是一种被动的“不着急”,那像严子陵这样,机遇送到家门口也不动心,就得有超常的定力了。严子陵在富春江畔,该是看到了一些比眼前的机遇更为永恒的东西,才能拥有这样的定力。

    时间又过了一千多年。那是元代 , 富春江畔行来一个道士模样的老头,他是黄公望。正是因为他,富春山成了后世人念念不忘的名字。黄公望也是不着急的。在画《富春山居图》的时候,他已经七十八岁。在这之前,他读书、做官,遭遇过牢狱之灾,游历过名山大川。走到富春江这一带,眼睛再也挪不开,兴之所至,就提起笔,开始画。一画便是三四年,其间,黄公望大多数时间并未画画,而是游荡于富春江的山水间,对着山石草木,整日整月地发呆。据说富春山中有块石头叫“雨淋岩”,就是黄公望不顾风雨发呆的地方。公元1350年,他在《富春山居图》的初稿上写下题跋,感叹这幅画“成就之难”。这一年,他已经八十一岁。这之后, 又是三四年,他画完了《富春山居图》,也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一个悠长圆满的句号。黄公望晚年称自己为“大痴”。真正的大艺术家,都有份痴气。他在自己的另一幅画《九峰雪霁图》上题: “书此以记岁月云。”极平淡的一句,却敌过千钧之力。是啊,画作完成之后,要感谢的只有时间,那些不着急的、发“痴”的时间。

    又是几百年过去了。现在 , 富春山已经成为人人向往的景点。人们慕名而来,有人尽兴而归,也有人在真实的风景前感到困惑和失望:黄公望画的真是眼前这些山吗?为什么我觉得这景没有那么美?后来,是富春山的一个游客回答了这个问题:黄公望画的,不是眼前的山水,而是心中的理想。这个人叫王柳云,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女人,因为“清洁工画家”的身份而被媒体报道。她最喜欢的画家是黄公望,最喜欢的画就是《富春山居图》。白天,她是写字楼里的清洁工;晚上和休息日,她是画家,在颜料和画布里创造自己的世界。她说,在画画的时候,她可以把那些糟糕的过往全部抛开,心里想的只是山坡的颜色,花瓣的形状,人物的姿态。在那个更加宽广的艺术世界里,黄公望好像一直在鼓励着她。王柳云也去了富春山,虽然没有找到画中风景,却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属地。

    ⑥这是富春山,是“自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是严子陵的钓台,是黄公望的雨淋岩,也是王柳云的心之所往。那些真正有热爱、有耐心的人,无所谓时间和年龄,无所谓财富和境遇,即使不在富春江畔,也能在心里为自己创造出一所静谧永恒的“富春山居”。

    (摘自2023年10月《读者》, 有删改)

    1. (1) 文中写到的人物都与富春江山水产生了关联。请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时间

      人 物

      与富春江山水相关的事件

      南朝

      吴 均

      行船富春江, 写下《与朱元思书》

      东汉

      严子陵

      元代

      对景发呆, 画《富川山居图》

      现在

      王柳云

    2. (2) 从上面的表格和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来看,本文是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试着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写作顺序。

      本文①(是/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我判断的依据是:②。我认为作者这样安排顺序的原因是:③

    3. (3) 明确感情基调,才能准确充分地传达感情。关于第②段画横线句子的感情基调,你认为以下哪一种更准确?为什么?(感情基调备选:慷慨激昂、深情温和)
    4. (4) 文章结尾加点的“富春山居”指的是每个人为自己打造的精神世界。从文中任选两个人物,结合原文分析他们心中的“富春山居”的相同或不同之处。

      我选的人物是

  • 1. (2024八下·黎川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陇原年曲

    许锋

    ①腊月到正月,离年越近,风越紧,雪越飘。千里戈壁,白茫茫一片,玻璃上,露结琼花,灵巧工致。

    ②鼓声隐隐传来,密集而深沉。是练习的鼓声,为迎接年,欢庆年。这样的声音,城里有,乡里有,村里也有。鼓手青壮年居多,也有上了岁数的人,年龄不是坎儿,只要举得起鼓、尼得动鼓、击得了鼓。新鼓手亦步亦趋,向老鼓手学习,一时间,陇原大地,由东而西,鼓声连缀。沉寂的古道生动起来,黄河的水激荡起米,心里的歌儿欢唱起来,和着几十面、几百面鼓的声,演绎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

    ③击的是赫赫有名的太平鼓。在人们翘首以盼中,百名鼓手高举红漆彩鼓,列阵待发。号令既出。鼓手宽肩挂鼓,左手紧中鼓环,右手麻条击鼓,忽跃忽骑。忽闪忽展,忽掷腾跌宕,忽鹞子翻身,声如滚滚眷雷、奔腾万马。

    ④陇原的年,被红红的剪纸映衬着。村子里的妇女们,从抽屉里取出趁手的剪刀,上油,擦亮。偏头看窗,听雪,构思要剪的图案。

    ⑤卯兔迎春。“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哼碧儿歌,心里谋划布局。一手捏红纸,一手上下穿校。脑袋鼓一点,眼暗瞪一点,身子弓一点,层巴变一点。不一会儿,好了。两手轻轻一提,红纸屑像雪花一样散落。贴上玻璃窗,掩住霜花,小兔子活了,红红的身,笑笑的脸,好奇地看着窗外白茫茫的山梁,白茫茫的天空。

    ⑥剪纸,代代传承。平亲喜上必用,春节时,更是家家户户要贴剪纸窗花。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故事传说,或剪,或刻,或凿,或三者并用。一张薄薄红纸,一双纤细巧手,阳剪、阴剪、阴阳剪、对称剪,图蒙或古拙质朴,或粗犷奔放,或简单明快,或线条洗练,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摸索实践中,民间艺人还推陈出新,创造新技法,用于窗花、门花、顶棚花……黄土高原千姿百态的民俗民风得以展示,新时代生活的情趣与诗意得以传递。

    ⑦每当午来的时候,乡下红彤影一片,人们要“跨火堆”——来到户外开阔地带,拢起一堆又一堆麦秸秆,点燃,一时火光明亮。男人一个箭步,女人一道弧线,跨过去,喝彩声起。小孩子也勇敢地一跃,发出快乐的呼喊。要“送火把各家扎一个草把,放在大门口,从屋里引火,点脊草把,送出门,送得越远越好。要.“烧石头”——碗口大小的石头洗冷,放在灶火内烧得红亮。取出置于盆中,浇上半碗黑醋,立时醋酸弥漫。再端着盆,沿各房间四角转个圈儿。出门,往门槛上淋点醋,关门,“圈醋”……比原东西蜿蜒,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但人们走向年,走进年,都想年年如意,如意年年。

    ⑧年饭,传统美食纷纷归来。主妇烧了馍馍,捞了油果,蒸了枣卷。“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窝窝子顶上天”。饺子是韭黄肉馅儿,兰州榆中、七里河、西固的韭黄,根根健劲娇艳金黄,远近驰名。面是臊子面,肉、黄花、木军、蛋花、豆腐、蒜苗、土豆、胡萝卜,百味杂陈,汤香而长。还有拉条子、寓窝子、天水扣碗子、院南九碗三行子、武威爆炒羊羔……院上行,丝路无处不飘香。

    ⑨过年,又过年。院原的车,连天灯火,古道月照,满地琼瑶。黄河两岸,风搅长空,素雪飞花,爆竹声、璀璨的烟花,于人们的盈盈笑语中此起彼伏。隐隐,绵豆的驼铃声又传来,依稀望见,春风已度玉门关……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1月25日,有删改)

    1. (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本文写了陇原哪些过年的习俗?请简要概括。
    2. (2)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第③段画线句是对击鼓场面的描写,下面一段文字也同样描写了击鼓的场面,你更喜欢哪一处描写?请说说理由。

      【链接材料】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睑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选自刘成章《安塞腰鼓》)

    4. (4) 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说“春风不度玉门关”,而文章的结尾却说“隐隐,绵亘的驼铃声又传来,依稀望见,春风已度玉门关……”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 1. (2024七下·丰城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节俗,赛龙舟往往被视为“救屈原”的象征。南朝《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但自隋朝开始,就不断有人对这一观点提出怀疑。到了现代,闻一多在《端午考)等论文中,认为赛龙舟是以龙为图腾的古代越民族,在年复一年的竞渡活动中形成的。

    ②而随着社会发展,龙舟的“龙”成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的象征。鼓声起,龙舟发,人们通过这些活动,传达着一个共同的朴素愿望:期盼未来的美好生活。崇尚集体协作的龙舟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粘合剂”,将中华儿女凝聚在一起,尽管存在个体差异,但集聚在共同的文化轨道。

    (摘编自《赛龙舟,从两千年前乘风破浪而来》,《中国青年报》2022年6月2日)

    材料二:

    ①今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24节气串起的倒计时环节中,一个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龙头带着水花浮出水面,这正是广东龙舟雕刻工作室张伟潮的龙头作品。雕龙头是一项非常细致复杂的工作。手工制作龙头需要经历选木、开料、勾画、雕刻到打磨、抛光、裱漆等十多道繁琐工序,花费的时间短则一周,长则十来二十天,但是前期的功夫常常要几个月,甚至几年。 

    ②2020年,“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申遗成功,张伟潮成为这项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他说:“龙舟技艺并非一时一刻可以学会的,但是要对龙舟产生兴趣。从小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认同,这才是我们的根和魂。”

    (摘编自《龙船头背后的匠心传承》,《潇湘晨报》2022年6月1日)

    材料三:

    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且它的出现比屈原所处的年代要早得多。《淮南子·齐俗训》中有“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记载。我国古代南方水网地区人们常以舟代步,以舟为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人们在捕捉鱼虾的劳作中,攀比渔获的多寡,休闲时又相约划船竞速,寓娱乐于劳动、生产及闲暇中,这是远古时竞渡的雏形。据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7000年前,就有了独木舟和木桨;龙舟最初原形是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

    (摘编自《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传承历史中》,《淮南日报》2022年6月1日)

    1.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请根据上述材料,说一说龙舟文化有哪些内涵。
  • 1. (2024七下·丰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滚烫的冰雕

    ①在部队当兵的小儿子又快半年没有消息了。这天晚上,母亲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有一片白雪皑皑的山坡,她的小儿子和战友们在山坡上睡着了,怎么也喊不醒。山上山下一片冰雪的世界,而他们所躺的这一片山坡却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这个白雪皑皑的山坡在地图上被标定为1071.1高地,位于朝鲜半岛长津湖地区的最南端。

    ②这一天正是农历大雪。受到重创的美陆战1师终于等到了南撤命令,1071.1高地成为陆战1师南撤的最后一道屏障。

    ③志愿军只能向1071.1高地派出了一个营的阻击部队,而这个营留给教导员欧阳云逸的满打满算也只有百十号人。命令下来后,欧阳云逸立即带领队伍向目标高地穿插前进。

    ④寒风吹拂着大地上的积雪,道路上雪深及膝、崎岖难行,走起来非常费劲。军、师首长的命令非常明确,尽全力以最快速度抢占目标高地,绝不放美国人逃过去。此时食物极度匮乏,饿了的时候,战士们就从怀里掏出几个土豆。这些土豆都是煮熟了的,可在眼下早已冻成了冰疙瘩。整整一个白天过去了,不多的食物也已全部吃光。暮霭渐起的时候,欧阳云逸带领部队占领了阵地。

    ⑤刀削斧砍般的寒风刺穿了战士们单薄的衣裤,使他们饥寒交迫的身体变得麻木,变得僵硬。部队都蹲在堑壕里,没有一个人要去躲避冰雪寒风,他们都在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⑥“都找……找吃的东……西,看看还……有没……有。”欧阳云逸僵硬的喊声在凄厉的风雪中回荡着,一瞬间就飘散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战士们抓起身边的积雪往嘴里送,吞咽积雪能让他们饥饿的神经得到暂时的满足。

    ⑦雪下得好像小了些,但是刺骨的寒风却更加猛烈。欧阳云逸害怕部队睡着了,他知道在这样严寒的夜晚,一旦睡着就再也起不来了。他喊叫着:“坚持……同志们,我们要像钢钉一样钉在这个阵地上。”他声嘶力竭的声音响在每一个战士的耳边,伴随着一阵阵猛烈的寒风传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⑧一个战士挤在欧阳云逸的身旁,暗夜中他的脸上是一片神往的表情:“还是我们江南好,没有这么……冷。”他的目光极力望向前方的黑暗,透过寒风呼啸雪花飞舞的黑漆漆的夜幕,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江南,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黄得耀眼,沉甸甸的稻谷压弯了枝头,桂花的芬芳漫天弥漫着飘到了他们的身旁。他张大了鼻孔和嘴巴,贪婪地呼吸着……

    ⑨没有枪声,没有喊声,也没有黄蜂般飞舞的手榴弹弹雨,这种安静过于反常,让美军将军史密斯有,点莫名其妙。当史密斯的部队终于小心翼翼爬上了山头,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⑩积雪覆盖的堑壕之中是一具具中国军人僵硬的身体,百十号人一个挨着一个趴在自己的战斗位置上,枪口全都指向下面的道路,那是陆战1师将要经过的地方。这些中国人的衣着都非常单薄,没有大衣,多数人还戴着单帽、穿着单鞋。冰雪在他们的脸上凝结成了寒霜,每个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密集的细小的冰凌,微风拂过,铮铮有声。他们就那样趴卧着,每个人的武器都已冻结在自己的手中,而每个人脸上又是那样的神态端详。

    ⑪史密斯也被这一幕景象震撼了。这就是一直与他们鏖战的中国军队?就是层层包围着他们、一波又一波不断向他们进攻的中国人?他们为什么如此顽强,为什么具备着如此非同寻常的意志力?他们的身体虽然被冻成了冰雕,可他们的战斗意志却像连续击发后的枪管,炽热、滚烫。

    1. (1)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第⑩段对志愿军战士成为冰雕进行了刻画,其用意何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 1. (2024七下·丰城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粮食要到肚子里

    陈军

    ①在乡亲眼里,人要活命,得靠粮食,粮食与人有着过命的交情,而珍惜敬畏粮食最朴素的观念就是“粮食要到肚子里”。

    ②记得那时收麦子,芒种前后是农家人忙断腰的一季。“黄了麦子”是一年中最大的担忧,必须要在那几天把地里的麦子抢收完。

    ③印象中,那时天还黑着,爹娘便拎着镰刀,踏着月光下地了。娘割麦子快,手持镰刀弯腰揽麦,只听到麦秆遇刃的“嚓嚓”声,一行割完才直起身来擦把汗。娘说这样割麦,一来少起身,腰就少疼点儿;二来少擦汗,不直起身汗就直接顺着眉毛滴到地里了。那时,学校都放麦假,让孩子帮着麦收。我割一天的麦子,太阳烤,麦芒刺,脸又红又痛,腰都不是自己的了。多年后忆起,脑海总浮现出金黄的麦浪,交织着滚烫的汗水和弯曲的背脊……收一季麦下来,爹娘都会瘦一圈。一粒麦就是一滴汗珠;一仓黄灿灿的麦子,就是一缸滚烫烫的汗水

    ④割完麦子就是拾麦穗。拾完后,地不急着耕,要空上一星期左右,娘说:“地里应该还有一些没有拾回来的麦穗,让鸟雀子叼干净了再犁。”

    ⑤收麦后的第一顿馍是我们最期待的。蒸馍前,爹挑水,劈上好的筋骨柴。娘揉面,做馍,上蒸笼。我和妹妹烧火,打下手。蒸笼开始变潮湿,不断冒出麦香味儿时,两个小肚子开始“咕咕”叫。娘心中有数,说不够火或蒸过了,都不好吃。她一声“起笼”,笼盖一掀,那叫一个香啊!

    ⑥可娘说,新麦下来的第一口馍是不能急着吃的。中午,万物明朗。一屉热腾腾的馍放板凳上。馍的热气袅袅升起,娘双手合十,嘴里祷告着。她双手从胸前一放下,我和妹妹就跑上前,一人捧一个馍,因为烫,吹一口气,咬一口,嘴咧来咧去,手掂来掂去,不一会儿,钵头大的馍就下了肚。

    ⑦在明晃晃的阳光下,在与粮相依的岁月里,在爹娘的衣襟边,馍香仿佛能在胃里留存好多年,未来某个特定时刻就会热乎乎地翻腾起

    ⑧农村人对粮食是祭拜三尺黄土般的心思,种粮时那些艰辛仿佛是在天地间进行某种庄严的仪式。冬去春来,风调雨顺,农人收获着大地的礼物。这饱含天地日月之精华的粮食,喂养着一代又一代。而对于一粒粮食来说,从土里到达肚里,才是它的归宿。

    ⑨像我这样的农家孩子,不少规矩都是从吃饭而来,比如,吃多少盛多少,碗里不能剩饭;掉地上的食物要捡起来,到不了人肚子里,也要到牲畜的肚子里;吃饭时不能敲碗,不能吧唧嘴。

    ⑩白花花的麦面是细粮,黄灿灿的苞谷是粗粮。家里来客,娘都是擀面、蒸馍。苞谷一般不用来招待客人,除自家人吃,还留些给牲畜吃。每一粒粮食都到了肚子里,连粮食的那层外衣也是牲口的好粮,比如麦糠、玉米包壳。

    ⑪ 那个年代,粮食不宽裕。有时接济不上或家里来客,麦子还没磨,都要去邻居家借面。我家靠面缸的那面墙像一面选举墙,借了谁家的面,就记下 “正”字,欠几瓢划几笔。家里磨了麦面,头等事就是还面。娘舀起满满一瓢面,再用一个小碗向上加,边加边轻轻拍实,直到堆出一道尖儿。我说:“借的时候是平平的一瓢。”娘瞪我一眼:“你懂啥!”还叮嘱我路上不要跑,别把面洒了。

    ⑫我弓着腰护着瓢,生怕有风来。但偶尔也有尖塌了、风吹飞的时候,弄得我一身白。我家的面倒入别家的面缸时,“噗”的一声,会升起一小团尘雾,真是欢腾。还三婶的面时,她说:“你娘这个人呀,就是讲究!”在粮食紧缺的那些年,还面时的这道尖儿,让娘在村里有了个好名声。如今,生活富裕了,人们不再借面,粮食逐年增产,种粮收粮也机械化了,但儿时与粮食的交情,让我学会了珍惜。

    ⑬后来我到城里,不再种粮,但也把对粮食的这份情义一点点讲给我的孩子听,并带他们回乡下体验种粮的不易。我给孩子们立了条规矩,也是长辈们常挂在嘴边的话——粮食要到肚子里。

    (摘自2020年9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选文详写了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3. (3) 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一粒麦就是一滴汗珠;一仓黄灿灿的麦子,就是一缸滚烫烫的汗水。(请赏析句子)

      ②馍香仿佛能在胃里留存好多年,未来某个特定时刻就会热乎乎地翻腾起。(请赏析加点词语热乎乎的作用)

    4. (4) 标题“粮食要到肚子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1. (2024八下·丰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远行

    李森祥

    ①一走进大溪滩,就能望见我家的屋,望见那扇开启着的门。门像掉光了牙齿的老人之口,像是要说什么,又像是什么也不想说。有时,我觉得门总是在等。

    ②我去县城参加征兵体检,合格了。该怎么向父亲母亲说呢?他们愿意儿子离开那么长久吗?

    ③母亲坐在门槛上,两手抵在下巴上,神情恍惚。听我叫她一声,眼睛就有些红了,扯起围裙揩眼角,叹了一口气说:你一定验上了。母亲说完就离开门槛去烧夜饭。

    ④我就坐在母亲坐过的地方,屁股下面热烘烘的。父亲声音很低地说:你娘等你半天了。

    ⑤第二天起,我就发觉,芋艿、薯丝炒辣椒、大白菜,这些平日里最爱吃的菜,几乎每顿都有。我对母亲说:你不用搞这搞那了,我又不是客人,我是你儿子。母亲说:儿子出门就是客。娘对不住你。人家儿子上大学出远门,都要办一桌酒肉饭的。娘办不起,你别怪。

    ⑥母亲杀了一只鸡,这是我们家唯一的鸡。这鸡过年要派大用,母亲却将它杀了。她像是早有准备,把弟弟妹妹都支开,才端出鸡让我吃。我怎么咽得下?我坚持全家人一起吃,不然,我一口也不吃。母亲只好让步。吃的时候,弟弟妹妹们却都不肯往鸡肉里动筷子。后来我发现母亲的眼睛都在往弟弟妹妹的脸上瞟。

    ⑦我离家的日子快到了,母亲愈发忙,门槛上跨进跨出的,忙得她平日里最喜欢坐的门槛也不坐了。

    ⑧终于到了这天。早晨,我睁开眼时,看到我脑袋旁摆着一套崭新的蓝咔叽布中山装。这是母亲的习惯。每年过年时,母亲总是在年夜里悄悄放上一套新衣在我枕头旁,让我能穿着新衣去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比谁的衣服做得好。比过了,就疯玩。常常是,新衣服穿一天就弄得很脏或把扣子绷掉了。晚上,母亲一边给我钉扣子,一边埋怨我:你这孩子,娘给你做套衣服不容易,你怎么一点都不爱惜……今天,我又穿上新衣服了。我知道该怎么爱惜,却要走了。

    ⑨村子里的人知道我要走,都来看。屋子里,屋门口,有不少人。房里只有母亲。母亲坐在一只旧的箱柜前,箱柜上翻开一只梳妆盒。梳妆盒是母亲的陪嫁,这几年不大见到她用,梳妆盒很旧了,镜子已经氧化得斑斑点点。母亲的脸映在镜子里,我看到母亲的脸也斑斑点点。母亲很耐心很仔细地梳着头,头发滋滋的。母亲将扑了水的头发梳得很光鲜。

    ⑩母亲见我很仔细地看她,就不好意思地一笑说:娘老了。我连忙说:娘不老。

    ⑪娘就笑笑。结果一笑笑出满脸皱纹。

    ⑫我见了,心里怦然一动,眼眶里热热的,便连忙退出房门。

    ⑬该上路了,门外有很多人送我。当我一脚跨出门槛的时候,无意之中碰了一下我家的木门,木门“吱——嘎”叫了一长声。后来,这一声也很深地刻进我心里。

    ⑭突然,有个女人叫了一声,说:你们家今天跟过年一样。我发现,我们家人人都穿着新衣服,的确跟过年一样。

    ⑮我走到母亲与父亲面前,想唤他们一声,结果喉咙里像堵着什么,只是低低说一声,我去了。我点点头,父母亲也就点点头。

    ⑯我在大溪滩的旷野里,再一次回头,再一次遥望我家的门。我母亲穿着新衣,梳着很光鲜的头,倚在木门上。父亲坐在门口,猛抽旱烟。

    ⑰从这时起,我不知道,父母以及那扇我走进走出的门是离我了还是开始遥了……

    1. (1) 从“我”征兵体检合格到出发参军,母亲做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2) 文章第⑧段写了“儿时的我”和“现在的我”,这两个“我”有何不同?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3. (3) 本文主要写人物,却多次写到“门”,其作用是什么?请你结合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4. (4) 请你简要说说对末尾段加点字“远”和“近”的理解。
  • 1. (2024八下·丰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氧化碳十飞轮”中的储能密码

    肖溪树

    ①减碳路上,储能产业十分火爆。诞生于四川德阳的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无疑是我国实施“双碳战略”的一道亮丽风景。“温室气体”如何储能?“代步的轮子”也能储能?这其中有什么秘密?

    ②一说到储能,我们往往会想到电池。没错,电池就是一种储能装置,通过充放电来完成能量的存与取。储能的方法有很多,用电池储能通常被称为电化学储能;利用二氧化碳储能属于压缩气体储能中的一种,与压缩空气储能同属于一个大类。

    ③也许,你听说过压缩空气储能,但没有听说过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因为将二氧化碳应用于储能行业的案例并不多见,东方汽轮机公司启动的新型二氧化碳储能示范项目在全球尚属首例,2023年4月,我国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正式将二氧化碳储能列入其中,

    ④那么,什么是二氧化碳储能呢?所谓二氧化碳储能,是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循环工质进行充放电操作的储能方式。也许有人会问,与压缩空气储能相比,压缩二氧化碳储能有哪些优势呢?

    ⑤储能的意义在于吸纳电网低谷时的“弃能”,在用电高峰时回馈给电网或者供给用户使用。对于压缩气体储能来说,储能介质在整个过程中只存在温度、压强等状态的变化,而不会发生化学方面的变化。

    ⑥这里所说的状态变化,一般是指气液状态的变化。我们知道,二氧化碳的临界点为7.39 MPa和31.4℃,空气的临界点为3.77MPa和-140.5℃。这说明二氧化碳到达临界点要比空气容易得多,并且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具有许多优良的特质,如黏度小、密度大、导热好等。在相同状态下,二氧化碳的储存密度要比空气高。因此,二氧化碳储能就被提上了日程。

    ⑦那么,二氧化碳储能的原理是什么呢?二氧化碳储能作为一种物理储能方式,就是将低谷电、弃风电、弃光电等不易储藏的电力储存在压缩二氧化碳中,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分子的内势能。当用电高峰到来时,再把高压二氧化碳的分子势能释放出来做功发电,从而改善电力的供求关系。

    ⑧在德阳“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现场,一个巨大的柔性气仓十分引人注目。这个气仓可以容纳25 万立方米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态二氧化碳一旦被压缩为液态二氧化碳,体积就会缩小到原来的1/300,被储存在耐压的储罐里。具体的循环操作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即储能过程和释能过程。

    ⑨这里所说的“飞轮”,是指飞轮储能中的“飞轮”。它要比传统的“车轮”结构更复杂,技术含量也更高。飞轮储能也叫“飞轮电池”,其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的飞轮所拥有的惯性来储存能量。飞轮储能装置实际上是一套“电能一动能一电能”高效转换的技术系统,主要由转子系统、电机系统和电力电子装置三大部分构成。转子系统的作用就是储存能量,电机系统的作用就是进行能量转换,电力电子装置的作用就是提高飞轮储能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控性。

    ⑩转子系统作为飞轮储能装置的核心部分,一般采用磁悬浮的结构设计,让飞轮辆子在真空腔体内工作。这样可以减少运行中的能量损耗,以保证飞轮的转速。那么,飞轮储能装置是如何进行储能和释能的呢?

    ⑪简单来说,飞轮转子在储能时提速,在释能时减速,从而完成机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具体来说,充电时,电机相当于电动机,可将电能转换为动能储存起来,表现形式就是提速;放电时,电机相当于发电机,可将动能转换为电能对负载进行释放,表现形式就是减速。

    ⑫飞轮储能作为一种物理储能技术,对环境极为友好,其能源效率高达 85%~95%,这是难能可贵的,可以说“飞轮电池”是一个靠谱的“能量银行”。

    ⑬“二氧化碳十飞轮储能示范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二氧化碳储能和飞轮储能技术已经进入工程化应用的新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⑭无论是二氧化碳储能,还是飞轮储能,都属于绿色环保的物理储能技术,其本身不消耗化石燃料,也不会产生有害废物,因此是名副其实的清洁储能技术。

    (选自《百科知识》2024年第2期)

    1. (1)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与本文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
    3. (3) 飞轮储能有哪些优势?
  • 1. (2024九下·官渡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折耳根的芳香

    皮敏

    ①布谷鸟从头顶的天空掠过,叫声高远而悠长。香椿把积攒了一冬的力量与热情,摇晃在崖壁、坡顶上。对于世代生长在川东北村庄的人们来说,笃定地确认春天的到来,大多有赖于春冰的融化、鸭子嘎嘎跳下水,以及在田埂和山岗游走的当口,眼里突然烧进来的一串如火如霞的植物。这种能佐食入药的物种,我们这些粗糙的毛头小孩,最初并不知道它们的妙处。怎么瞧,它们都与我们长在脑袋两侧的耳朵相去甚远,可村里的老人们偏偏要把它们唤作——“折耳根”。

    ②“去撬折耳根了”“大雁坡好多折耳根,快来哦”……这些顺耳的声音在空中一路颠簸,最后撞入我们的耳蜗。我们接住大人递过来的器具,呼朋引伴,一窝蜂地挎着篮子、背上背篓出了门。那些赭红的植物就像神秘的引线,一路扯着我们的脚丫。我们上山、下山,再上坡,再下坡。走着走着,我们也像那些赭红的植物一样,散落在田间地头,东一个,西一个,弯着腰的,低着头的,趴着身的。我们只管走走停停,打打闹闹,仿佛那些春日是平白溢出来的——是多余的赠送。

    ③至于采在我们手中的植物的最终命运,它们是否算得上村庄的一道美食,我们并没有多去关心。我们一只手捏着它们,抚着它们的茎叶,探寻它们深埋土里的根。然后扶着它们的叶和茎脉,连同呼吸到第一口气的泥土,一并扯出来、撬出来、拱出来。然后,我们的筐里篓里,就不只是赭红了。很快有了白,一掐就破的白;也有了粉,低首含羞的粉;还有了青,天蒙蒙亮时云朵的青……它们就那么相安无事地共存于那些植物的同一枝叶上、茎上、须上。背篓里,折耳根的芳香越来越浓,不知不觉间,黄昏的幕盛大而宁静地张开。我们干脆一屁股坐在那些芳香的一侧,把头仰起来,任万千条金灿灿的光线在我们周围不动声色地铺开。

    ④此时,我们的小名被长辈们隔着一个坡喊上一嗓。我们往背篓里瞧,内心掂量这收获足以对得起一下午的时光,就放开手脚,只管嬉笑、追逐和玩闹了。丢了器具,放了篓筐,去田里摸鱼,沿着沟渠穿梭奔跑,玩捉迷藏,或比谁的水漂打得更多。我们就这样行走在如烟的金色里。

    ⑤玩乐之后,便要将折耳根送回家中。择去它们的根须,用清水洗过,而后切成齐整的段,撒上盐,再淋上酱、醋和油辣子,搅拌匀净,一道可口的下饭菜便成了。有时贪玩回去晚了,外婆担心安危,免不了要沉下脸斥责一番。外公那时身体尚无大碍,只是他的喉咙里似乎常年烧着一锅沸水。这种时候他总乐呵呵地跳出来解围。他探出双手,嘴里啧啧有声,把我一下午的成果从背上或臂弯里利索地取下来,笑呵呵地揽在怀里,仿佛揽着一个娇嫩的孩子。外婆或许看出了外公的心思,她不再言语,神色轻松下来。还没到开灯的时候,就着房顶亮瓦里挤进来的最后几缕光线,外公精瘦的身体开始围着那些植物转,腾挪移转间,那些植物经过油盐酱醋和葱蒜的加持和浸润,鲜亮起来,大大方方摆在了灶沿上。

    ⑥灶膛里的火才引燃,晚饭离煮熟尚需一段时间,但我们已齐齐举了箸,立于灶边,开始提前享受折耳根的美味。它们当然也是可以放进锅里和粥一起煮烹的,那是另一种无法拒绝的气味,是一种又软又轻的香。那种轻软的味道,经过火的锻造,可以深潜进米粒里。但外公似乎更偏爱简易的吃法。那些植物在他嘴里,发出清脆的声响。随着嘴角的翕动,我看见外公的脸庞在黑暗中发出晶莹的光来。

    ⑦我坐在外公的目光里,也学着他,翁动嘴角,细细咀嚼,把自己笼罩在折耳根的芳香里。村庄的夜幕正在降临,外婆埋下身子,在灶后拾起又一把干爽的柴火。我默默地等待着外婆抬起头,等待着灶火照亮她脸庞的那一个温馨的瞬间。而那时,那些春天的植物香,还弥漫在我们周围,久久不肯消散。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请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 (2) 请简要分析第①段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眼里突然进来的一串如火如霞的植物。

    3. (3) 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笑呵呵地揽在怀里,仿佛揽着一个娇嫩的孩子。

    4. (4) 阅读小贴士,并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③段中省略号的作用。

      【小贴士】

      省略号的用法:A.列举的省略 B.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C.说话时断断续续

    5. (5) 文章第⑦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而那时,那些春天的植物香,还弥漫在我们周围,久久不肯消散。”请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弥漫不散的还有什么?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