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惠州模拟)  光质是影响草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重要条件。为探究冬季弱光条件下对草莓的最佳补光措施,科研人员以“红颜草莓”为材料,得到以下实验数据:

    组别

    净光合速率Pn(μmolCO2/m2/s)

    胞间CO2浓度Ci(μmolCO2/mol)

    气孔导度Gs(μmolH2O/m2/s)

    A组(白光)

    2.49

    340.3

    0.056

    B组(红光)

    1.42

    465.44

    0.049

    C组(蓝光)

    1.79

    435.53

    0.09

    D组(红光:白光=1:3)

    2.85

    444.3

    0.06

    E组(蓝光:白光=1:3)

    4.61

    273.41

    0.069

    注: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它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的主要因素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选用字母“A/B/C/D/E”作答)组,本实验中测得净光合速率大小的指标为
    2. (2) 由上表数据推测,(选用“白/红/蓝”作答)光可以促进气孔开放。机理是:该颜色的光能促进保卫细胞吸收K+ , 使保卫细胞内渗透压,保卫细胞,从而促进气孔开放。
    3. (3) 在同一大气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同种植物,胞间CO2浓度=进入CO2浓度—

      消耗CO2浓度。与C组相比,E组胞间CO2浓度较低的原因是

    4. (4) 有同学认为E组(蓝光:白光=1:3)不一定是最佳补光组合,请据此简要写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思路:
  • 1. (2024高三下·南宁月考) 甘蔗是广西重要的经济作物,为提高甘蔗产量,科研工作者探究了种植方式对甘蔗的影响。请分析并作答:
    1. (1) 在适度干旱条件下,甘蔗细胞中蔗糖等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的含量会增加,推测其意义最可能是
    2. (2) 某科研小组研究了甘蔗—花生的间作行比对甘蔗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小组设置了R1~R5共5个区域:其中3个区域(R1~R3)设置的甘蔗—花生的间作行比(甘蔗行数与玉米行数的比例)分别为1︰1、1︰2、1︰4。研究小组测定了甘蔗不同生长时期叶片叶绿素的相对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R4~R5作为对照组,R5的种植模式是花生单作,R4的种植模式是。甘蔗和花生高矮相间以及根系分布深度不同,有利于提高农田中(答出三点)的利用率。

      ②后续监测得知间作模式有利于提高甘蔗产量,据图分析理由是

      ③这种间作模式不但可以增产,还能降低化肥使用,原因是

    3. (3) 下图为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据图分析什么温度下植物体积累有机物量最多?当温度为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多少倍?答案是____。

  • 1. (2024·佛山模拟)  砂糖橘是华南地区栽培面积最大的柑橘品种,常用来制作果汁汽水等饮品。异地引种时砂糖橘常会因土壤盐碱度高而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为研究盐胁迫对砂糖橘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砂糖橘苗开展实验。对照组不进行盐胁迫处理,实验组用NaCI溶液或NaHCO3溶液肋迫处理,90天后检测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砂糖橘制作果汁时常添加去除细胞壁,以提高果汁产量,使果汁变得清亮。
    2. (2) 某盐碱地区引种砂糖橘时常出现口感干涩的情况,可能是,导致砂糖橘含水量下降。据图分析,砂糖橘在盐碱地区栽培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3. (3) 研究表明,土壤类型和含盐量(一般在0.1%-0.7%之间)对砂糖橘生长有较大影响。某小组确定了“探究盐土(NaCI)和碱土(NaHCO3)的盐含量对砂糖橘光合速率的影响”课题,请为该小组设计一个结果记录表
  • 1. (2024·揭阳模拟)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如下。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与补体C5(一种蛋白质)的激活相关,患者体内的C5被激活后裂解为C5a和C5b,两者发挥不同作用:C5a与受体C5aR1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攻击运动神经元而致其损伤;C5b与其他补体在突触后膜上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引起Ca2+和Na+内流进入肌细胞,导致肌细胞破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突触前膜释放的Ach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肌细胞兴奋 B . 抑制AchE的活性,可能会引起肌肉细胞持续性收缩 C . 对患者使用C5a的抗体,可能延缓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 D . ALS患者肌细胞破裂与肌细胞内的渗透压过低有关
  • 1. (2024·广西模拟) 将蚕豆植物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只有将保卫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时,才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B . 刚从清水转入0.3g/mL蔗糖溶液中时,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将逐渐增加 C . 清水中保卫细胞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D . 蔗糖分子扩散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渗透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 1. (2024高一下·马山期中) 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不能。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漏斗内外液面差为m。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达到渗透平衡时,m将(   )

    A . 变小 B . 变大 C . 不变 D . 等于0
  • 1. (2024高一下·宁波期中)  如图为不同浓度蔗糖溶液(0、0.1、0.2、0.3、0.4、0.5、0.6mol·L-1)中美洲南瓜条的质量变化百分比,分别对应实验第1~7组,整个过程中细胞始终有活性。美洲南瓜条的质量变化百分比(%)=美洲南瓜条质量变化/美洲南瓜条初始质量×100%;正常情况下,美洲南瓜条细胞的原生质体长度/细胞长度=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中美洲南瓜条质量的变化是由于作用。
    2. (2) 实验中第6、7组的美洲南瓜条发生失水导致质壁分离现象,质壁分离的内因是
    3. (3)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本实验所用美洲南瓜的细胞液浓度在之间。
    4. (4) 实验结束后,从第1组到第7组美洲南瓜条细胞吸水能力(填“增强”“减弱”或“不变”)。若增加一组实验,使蔗糖溶液浓度为2.0mol·L-1处理一段时间后,美洲南瓜条的质量将,再将美洲南瓜条放在清水中,美洲南瓜条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原因可能是
  • 1. (2024高一下·杭州期中)  农业中的俗语谚语是古代劳动者的智慧结晶,下列谚语体现的生物学原理,错误的是( )
    A . 锄土出肥——锄土有利于作物吸收土壤中的有机肥 B . 种麦不过霜降关——温度影响酶活性,低温条件下酶活性降低 C . 缺肥黄,多肥倒——无机盐与叶绿素合成有关,但浓度过高导致细胞失水 D . 要想白菜不烂,经常翻垛倒换——翻垛增加O2 , 减少厌氧呼吸产物堆积的危害
  • 1. (2024高一下·蒙自月考) 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一下·马山期中) 已知物质X与物质Y能产生蓝色反应,用X、Y的溶液作为材料来探究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下列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烧杯内盛有X溶液

    漏斗内盛有Y溶液

    结论

    A

    变蓝

    不变蓝

    Y能通过半透膜,而X不能

    B

    不变蓝

    不变蓝

    X能通过半透膜,而Y不能

    C

    变蓝

    变蓝

    X和Y都能通过半透膜

    D

    不变蓝

    变蓝

    X能通过半透膜,而Y不能

    A . A B . B C . C D . D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