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近年来,卒中、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2023年11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推进对患者的救治和防病工作。
    1. (1) 卒中、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病多是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引起组织缺血所致。血栓由纤维蛋白构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由527个氨基酸构成(如下图), t-PA 进入血浆后激活纤溶酶原, 使之转化成纤溶酶, 酶将沉积在血管内壁的纤维蛋白分解血栓裂解, 血管畅通。t-PA进入血浆后多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形成复合物,很快失去活性,所以溶栓时要持续输入t-PA。然而, 大剂量t-PA易诱发出血。鉴于此, 有人提出通过抑制的活性, 以延长t-PA的活性。进一步研究显示,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替换为丝氨酸后的t-PA溶血栓更快, 这种改造的t-PA副作用更小。用生物化学手段直接改造“t-PA”蛋白质的结构,或是定点改造 t-PA 基因成为“突变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获取“突变的t-PA”。通过后者改造“t-PA”的主要优势是(写出一点)。

    2. (2) 已知t-PA基因碱基序列、丝氨酸密码子,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目的基因(t-PA 突变基因) 、基因与质粒重组构建表达载体、表达载体进入受体细胞等一系列操作,最终获取“突变的t-PA”。这种基于t-PA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关系,通过一系列DNA 分子层面的操作获取人类所需蛋白产品的第二代基因工程过程又叫做
    3. (3) 从上述人t-PA 基因获得第84位半胱氨酸替换为丝氨酸编码序列的t-PA突变基因,常借助PCR体外定点定向诱变获得。工作原理如图: 先合成包含突变碱基的两个突变引物。因突变点不位于基因端点,要借助 PCR 获得完整的t-PA 突变基因,还要合成两个正常引物1、2.参考图中正常引物1(5'-TACCAAGTGATCTGCAGA-3')、t-PA 基因和 PCR 诱变过程原理图, 正常引物2 是5’……-3’(写出5’端的6个碱基即可)

    4. (4) 为了与质粒高效连接,t-PA突变基因两端应携带相应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应将限制酶识别序列设计在两条正常引物的端。限制酶能够使 DNA 分子中特定部位的键断开。
  • 1. (2024高三下·关岭模拟) 科研人员构建了可表达GM-CSF(一种细胞因子)的重组质粒,以增加白细胞数量,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大量生产GM-CSF,满足临床需求。M-CSF基因及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利用PCR技术扩增CM-CSF基因时,需要在引物上添加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同时也便于与质粒正确连接。
    2. (2) 质粒和GM-CSF基因结合形成的重组质粒在受体细胞中能够稳定存在并发挥作用,在CM-CSF基因的首端必须具有,其作用是
    3. (3) 筛选已导入GM-CSF基因的大肠杆菌时,先将大肠杆菌接种到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培养,从获得的菌落中取菌体接种到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中,若(填“有菌落生长”或“无菌落生长”),则获得的培养物符合要求。
  • 1. (2024·贵州模拟) 在植物基因工程中外源基因表达量不足是目前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植物疫苗时存在的问题之一。研究表明,启动子的串联能增强外源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拟构建含有两个35s启动子(35s启动子是花椰菜花叶病毒的一种强启动子)串联的转基因苜蓿。一个35s启动子包括1个A区和2个B区。图甲表示35s启动子及其附近区域分布的限制酶识别位点,已知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得到的黏性末端各不相同。图乙表示待转入第二个35s启动子的重组质粒的构成组件及其上的限制酶识别位点。

    1. (1) 利用PCR技术可以扩增35s启动子,PCR技术的原理是,此技术设计引物很关键,引物是。利用此技术扩增的35s启动子可以在PCR扩增仪中自动完成,完成以后,常采用来鉴定PCR的产物。
    2. (2) 根据限制酶识别位点,为了让第二个35s启动子准确串联在待转入的重组质粒上,应选择限制酶切割图甲的DNA片段。
    3. (3) 为了筛选出正确串联了两个35s启动子的新重组质粒菌落,研究人员用含有不同抗生素的平板进行筛选,平板类型丙和丁加入的抗生素分别是,得到①②③三类菌落,其生长状况如下表(+代表生长,-表示不生长)。根据表中结果判断,应选择的菌落是(填“①”“②”或“③”)类。若新获得的转基因苜蓿中目的基因的表达量大幅增加,可以说明串联两个35s启动子能

      平板类型

      甲:无抗生素

      +

      +

      +

      乙:卡那霉素

      -

      -

      +

      丙:?

      -

      +

      +

      丁:?

      -

      -

      +

  • 1. (2024高三下·柳州模拟) 我国为确保粮食安全,在粮食生产与储存方面做了大量科研。科研人员通过测序确认水稻突变型lox3基因与野生型相比,只在编码区第1497位核苷酸发生“G→A”的替换,如图所示,导致脂肪氧化酶缺失。脂肪氧化酶是催化稻谷本身脂质降解的关键酶,脂肪氧化酶缺失可延缓稻谷的陈化变质。已知UAG、UAA、UGA为终止密码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图分析,野生型与突变型lox3基因转录得到的mRNA长度关系是:野生型的mRNA(填“长于”、“短于”或“等于”)突变型的mRNA;在多肽合成过程中,tRNA“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上,氨基酸结合部位在tRNA的端。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突变型的脂肪氧化酶缺失,原因是
    2. (2) 科研人员利用电泳技术,可以精准鉴定出突变型植株。具体方法如下:利用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野生型lox3基因,经电泳,可以得到2条电泳带;使用同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突变型lox3基因,经电泳,可以得到1条电泳带;结果如下图。

      注:WT代表纯合野生型;MT代表纯合突变型

      ①与传统自交鉴定出纯合突变型相比,上述方法的优势有。(写出2个方面)。

      ②将WT和MT杂交,得到F1。请在图中画出同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F1的lox3基因后经电泳出现的结果(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将对应位置的条带涂黑)。

      ③若将上述的F1进行自交,则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3. (3) 耐储特性优良的水稻品种可以满足稻米消费需求,可见脂肪氧化酶缺失突变体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运用所学知识,列举2种获得脂肪氧化酶缺失突变体的方法
  • 1. (2024高三下·广州模拟)  中国科学家在广西获得了一块距今2.4万年的古大熊猫化石。将该化石中提取到的线粒体DNA 通过测序分析和比较,发现古大熊猫与现存大熊猫的相关DNA序列高度相似,且大熊猫与熊类有共同的远古祖先。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化石证据结合分子生物学分析,可为大熊猫进化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B . 化石中提取的线粒体DNA 通过PCR 进行扩增,作为测序的材料 C . 该研究对获得大熊猫和熊类远古父系祖先的相关信息有直接帮助 D . 造成现存大熊猫与古大熊猫基因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突变
  • 1. (2024高三·广东模拟) 某种病毒可通过其S蛋白和RBD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而进入细胞,是宿主抗体的重要作用位点。下图是科研人员利用该病毒S蛋白基因和RBD蛋白基因,研制该病毒双抗原疫苗的技术路线。

    1. (1) PCR扩增时,需在催化下,在两种引物的端进行DNA链的延伸,获得扩增产物。
    2. (2) 为使S-RBD基因能与pX质粒相连接,并在工程菌中表达时先合成S蛋白,则PCR过程中,应在引物1的5'端添加的限制酶序列是
    3. (3) 将重组pX质粒导入工程菌前,需用钙离子处理工程菌,使其处于一种的生理状态,便于重组质粒的导入。
    4. (4) 在工程菌的筛选时,可先后用两种抗生素进行影印培养实验(即先将工程菌接种到培养基A上,待长出菌落后使用无菌的绒毡布压在培养基A的菌落上,带出少许菌种,平移并压在培养基B上),则培养基A上应添加的抗生素为(填“青霉素”或“四环素”)。若培养基B中有存活的菌落,则这些菌落的细胞内(填“含”或“不含”)S-RBD基因。鉴定pX质粒和重组pX质粒是否导入工程菌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1. (2024高三·汕头模拟) 下列选项中相关“反应”与“反应条件”不一致的是(  )

    选项

    相关反应

    所需条件

    A

    PCR反应

    一定的缓冲溶液

    B

    希尔反应

    充足的CO2

    C

    过敏反应

    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

    D

    免疫排斥反应

    供体和受体的HLA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高三下·湛江模拟)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应用广泛、效果理想的降脂药物,醇脱氢酶是该药物催化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研究人员对酿酒酵母醇脱氢酶基因进行PCR,并将其导入大肠杆菌BL-21中,构建重组醇脱氢酶工程菌,利用LB培养基可大量生产醇脱氢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对酿酒酵母醇脱氢酶基因进行PCR时,需要先设计引物,引物应选择图1中的
    2. (2) PCR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其中58℃退火45s的目的是。TaqDNA聚合酶在图2中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3. (3) pET-28b质粒(图3)中a区段表示的是结构,a区段的作用是。构建重组质粒时最好选用限制酶。将构建重组质粒导入BL-21中后,培养在含有的LB固体培养基上,以达到筛选的目的。

      限制酶

      识别序列

      NcoⅠ

      CCATGG

      XhoⅠ

      CTCGAG

      EcoRⅠ

      GAATTC

    4. (4) 通常用的方法,检测工程菌BL-21是否生产出了醇脱氢酶。
  • 1. (2024高三下·顺德模拟) 近几十年来现代生物技术与工程发展迅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泳技术可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RNA、DNA等生物大分子 B . 动物胚胎移植实质上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C . PCR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耐高温的解旋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D . 紫草宁的工厂化生产是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使细胞增殖以获得更多的紫草宁
  • 1. (2024高三下·绵阳月考) 某兴趣小组用凝胶色谱法从猪的红细胞中提取了血红蛋白,然后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了鉴定,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 (1) 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步骤是: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度鉴定;将分离得到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进行透析,其目的是,或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
    2. (2) 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在凝胶中加入SDS,目的是,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点样处应该接电压仪的极,由图示结果可知,提取样品中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含量最多。
    3. (3) 与标准样品相比,提取样品多出现了三条肽链条带,原因是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