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 1. 今年4月27日,大熊猫“丫丫”回国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自然状态下的大熊猫繁殖能力较低,曾一度濒临灭绝,我国科学家利用胚胎工程的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熊猫的繁殖率,目前我国的熊猫数量已经有2400余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研究人员为了从大熊猫粪便中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将大熊猫新鲜粪便样品稀释液接种至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配制的培养基可用方法进行灭菌处理。检测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的常用方法是
    2. (2) 大熊猫体内受精受孕率低,可利用体外受精。受精前需要对采集的精子进行处理,收集的卵母细胞要培养至期。
    3. (3) 为了进一步提高熊猫的产子率,科学家用了胚胎分割技术,该技术属于(填“有性”或“无性”)生殖,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胚胎移植前有时需进行性别鉴定,目前SRY-PCR技术是哺乳动物性别鉴定最有效的方法,操作的基本程序是:从被测的囊胚中取细胞,提取DNA,然后用位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即SRY基因)的一段碱基序列作为,用被测胚胎DNA作模板进行PCR扩增,若通过鉴定,出现阳性反应的胚胎为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