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梅州模拟) 金属铼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以钼精矿(主要成分为钼的硫化物和少量铼的硫化物)制取高铼酸铵晶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金属铼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可用于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2. (2) ①“焙烧”常采用高压空气、逆流操作(空气从培烧炉下部通入,矿粉从中上部加入),其目的是

      ②“焙烧”过程中转化为 , 反应方程式

    3. (3) “萃取”机理为: , 则“反萃取”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常温下,“反萃取”得到高铼酸铵溶液的 , 则溶液中(填“>”“<”或“=”)。(已知:常温下)
    4. (4) 下图是的X射线衍射图谱,则属于。(填“晶体”或“非晶体”)

    5. (5) 工业上制备的铼粉中含有少量碳粉和铁粉(其熔沸点见表1),在3500℃时,利用氢气提纯可得到纯度达99.995%的铼粉(下图为碳在高温氢气环境中气-固占比计算结果),请分析原因

      表1

      物质

      熔点(℃)

      沸点(℃)

      3180

      5900

      C

      3652

      4827

      1535

      2750

    6. (6) 三氧化铼是简单立方晶胞,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摩尔质量为Mg/mol,晶胞密度为。铼原子填在氧原子围成的(填“四面体”“立方体”或“八面体”)空隙中,该晶胞中两个相距最近的O原子间的距离为cm。(列出计算式)

  • 1. (2024·梅州模拟)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研究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Ⅰ中70%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B . 取少量反应后Ⅱ中溶液加入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C . 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 . Ⅲ中溶液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
  • 1. (2024·梅州模拟) 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结构之美:苯分子是正六边形结构,单双键交替呈现完美对称 B . 物质之美:晶莹剔透的金刚石和乌黑润滑的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 . 现象之美:铜丝伸入溶液中,产生美丽的“银树” D . 变化之美:各种奇特壮观的溶洞是由的互相转化形成
  • 1. (2024·梅州模拟) 我国“飞天”舱外“航天服”由6层结构组成,主要用到的材料有:棉布、橡胶、涂铝涤纶、铝合金壳体、聚碳酸酯/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棉布所含的纤维素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B . 合金中的铝在空气中不活泼 C . 涤纶、聚碳酸酯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D . 纳米二氧化钛属于胶体
  • 1. (2024·岳阳模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问刘十九》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

    在酿酒的过程中,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乙醇

    B . 《馀冬录》中描述的黄丹其主要成分为 , 则黄丹与磁性氧化铁类似,其中铅的化合价有价和价两种化合价 C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句中“珠”字对应的化学物质是碳酸钙,属于强电解质 D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翠色”是因为成分中含有氧化亚铜
  • 1. (2024·肇庆模拟) 科技乃兴国之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天问一号”实验舱所使用的铝合金熔点高于其各组分金属 B . 中国天眼望远镜所使用的高性能SiC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 . “歼-35”战斗机机翼所使用的“碳纤维布”(聚丙烯睛经碳化而成)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D . 港珠澳大桥使用环氧树脂作为防腐涂料,它可以减小海水与桥体金属间的腐蚀电流
  • 1. (2024·韶关模拟)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淀粉、纤维素、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 B . 炒菜后铁锅不及时清理容易生锈,因为潮湿环境中铁锅发生析氢腐蚀 C . 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D .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食盐浓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因为食盐能使蛋白质变性
  • 1. (2024·韶关模拟) 百年变局,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硅属于共价晶体 B . C919大飞机的燃料煤油属于混合物 C . 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 奋斗者号潜水器使用钛合金外壳利用了合金的高强度特点
  • 1. (2024·湛江模拟) Fe(OH)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新制的白色Fe(OH)2会逐渐转变为灰绿色,使学生误认为氢氧化亚铁的颜色是灰绿色。为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Fe(OH)2 , 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 (1) 配制实验所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备用,配制溶液时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
    2. (2) 实验时发现即使是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实验所用的溶液,新生成的Fe(OH)2也仅能存在几分钟,其原因可能是
    3. (3) 甲同学按如图a所示操作制备Fe(OH)2 (溶液均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挤入少量NaOH溶液后,立即出现白色沉淀,但很快变成浅绿色,一会儿后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请分析固体变色的原因:

    4. (4) 乙同学经查阅资料后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装置(溶液均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Fe(OH)2

      ①该反应的原理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结合原理和装置特点分析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Fe(OH)2的原因:

    5. (5) 实验试剂最佳浓度探究:

      采用不同浓度的试剂进行实验,记录如下。

      c(NaHCO3)/(mol/L) 

      c(FeSO4)/(mol/L) 

      1.0

      1.5

      2.0

      1.0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和气泡,沉淀逐渐变暗,气泡增多

      产生白色沉淀和气泡,沉淀逐渐变暗,气泡产生速率较快

      产生白色沉淀和气泡,沉淀逐渐变暗,气泡产生速率迅速

      稳定时间

      3.5 min

      9 min

      24 min

      1.5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和气泡,沉淀逐渐变暗,气泡增多

      产生白色沉淀和气泡,沉淀逐渐变暗,气泡产生速率较快

      产生白色沉淀和气泡,沉淀逐渐变暗,气泡产生速率迅速

      稳定时间

      13 min

      15 min

      22 min

      20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和气泡,沉淀逐渐变暗,气泡增多

      产生白色沉淀和气泡,沉淀逐渐变暗,气泡产生速率加快

      常温下无现象,加热后产生白色沉淀

      稳定时间

      3 min

      8 min

      30 min

      ①由以上实验可得到的规律是

      ②NaHCO3溶液的浓度为1.5 mol/L时,FeSO4溶液的最佳浓度为(填“1.0”“1.5”或“2.0”)mol/L。

    6. (6) 实验创新:

      延长Fe(OH)2沉淀的稳定时间还可以采取的措施为(任写一条)。

  • 1. (2024·绍兴模拟) 黄铜矿的主要成分为 , 以为原料实现如下转化。

    请回答:

    1. (1) 步骤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步骤Ⅲ的目的是

      步骤Ⅴ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据此可以推测F的溶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3. (3)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中金属阳离子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9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