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某位同学在进行完“果酒制作”的学习后,对葡萄酒的酿造非常感兴趣。利用假期按照流程操作后,获得的“葡萄酒”除了有“酒味”,还有“酸味”且有一层白膜。推断出现这种现象的不当操作,最合理的是(  )
    A . 发酵瓶、榨汁机等器具没有用酒精消毒 B . 清洗葡萄时没有去除枝梗和腐烂的籽粒 C . 10天左右后,打开瓶盖后忘记盖上 D . 发酵过程中,没有控制温度
  • 1. (2024高二下·常平期中)  酵母菌的品质影响葡萄酒的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为分离出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菌株,进行了以下实验,甲、乙、丙、丁锥形瓶内分别加入100mL完全培养基,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乙、丙、丁培养基均出现浑浊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缺氧酸性环境、酵母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酒精等可抑制杂菌的繁殖 B .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出葡萄酒过滤液的活菌数为6.8×109个/L,此数值可能低于实际的活菌数 C .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湿热灭菌法,菌种接种过程中的试管口、瓶口等需灼烧灭菌 D . 由图二可知,乙、丙、丁培养基浑浊的原因是培养基灭菌不彻底,丁组酵母菌产酒精能力比乙强
  • 1. (2024高二下·常平期中)  如图1为果酒、果醋制作装置,图2为果酒发酵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制作果酒的整个过程中,夹子①②均关闭,制作果醋时,夹子①②均打开 B . 制作果酒时应将图1装置放在18~30℃环境中,制作果醋时应将温度提高至30~35℃ C . 图2曲线a~b段,瓶内有大量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导致瓶内气压增大 D . 随着发酵时间的推进,葡萄糖含量降低,乙醇的产生速率先上升后趋于稳定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期中)  桂圆也称龙眼,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水果,可用于生产果酒。科研团队比较了5种酵母菌(3种酿酒酵母,2种非酿酒酵母)对桂圆果浆的发酵效果,并从中选择适宜的菌种进行发酵,以期得到品质更好的桂圆果酒。生产桂圆果酒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新鲜桂圆去皮去核→桂圆果肉→打浆→调酸→酶解→调糖→接种→发酵→过滤

    1. (1) 在发酵流程中应增加“桂圆去皮去核之前进行清洗”环节,该操作的目的是。调好的果浆装瓶时,注意瓶中要留有大约的空间,盖好瓶盖。然后将温度控制在进行发酵。
    2. (2) 下表中表示5种酵母(Y1—SY果酒活性干酵母;Y2—RW果酒活性干酵母;Y3—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Y4—耐高温高活性干酵母;Y5—生香活性干酵母)发酵的桂圆果酒品质(总酯与果酒的香味有关),根据表可得出的结论:应在5种酵母中选择两种酵母菌作为桂圆果酒发酵优良菌种。

      酵母

      酒精度/%

      总糖/(g/L)

      总酸/(g/L)

      总酯/(g/L)

      Y1

      13.4

      1.3

      6.8

      0.19

      Y2

      13.1

      2.4

      6.4

      0.18

      Y3

      13.3

      1.6

      6.2

      0.15

      Y4

      12.6

      3.4

      8.1

      0.11

      Y5

      11.0

      8.5

      7.6

      0.38

    3. (3) 酵母菌添加量过少时,可能导致或发酵失败。
    4. (4) 酿好的果酒可继续用于酿醋,其原理为(写出化学反应式)。
  • 1. (2024高二下·普宁期中)  下图为果酒与果醋发酵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酿造葡萄酒时,在榨汁前,要先对葡萄进行,再去除枝梗,该步骤可以避免去除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 (2) 用体积分数为对上述装置进行消毒后,再装入葡萄汁,将发酵装置放在18-30℃的环境中,每天拧开气阀b多次,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大量。装置中d处设计成弯曲形状的目的是
    3. (3) 10d之后,利用酸性条件下的溶液对出料口c取样的物质进行检验。若呈灰绿色,则说明产生了酒精。
    4. (4) 产生酒精后,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然后将装置放在℃的环境中,适时打开气阀向发酵液中充气。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期中) 在尝试自己制作果酒的实践活动中,甲、乙两同学分别用山楂果和山楂泥作原材料,按照所学步骤制作,十天后甲同学的发酵瓶中酒精量很少,乙同学的发酵瓶中出现了白色物质覆盖现象,乙同学猜测发酵瓶中长出了毛霉,为了帮助他们解决相关疑惑,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提高酒精的含量,弥补自然接种量少的缺陷,在发酵瓶中加入清洗过的山楂果后还需要加入,发酵瓶发酵产酒精的主要反应式为
    2. (2) 排除操作过程的影响,甲同学的发酵瓶里产酒精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3. (3) 乙同学继续用法对发酵瓶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计数,该方法统计得到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实际数目。接种时涂布器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目的是
  • 1. (2024高二下·阳朔期中)  甜米酒是我国的传统酒种,某酿酒厂以无核黄皮果(富含维生素、有机酸及特殊的香味)为辅料研制出黄皮果甜米酒。制作黄皮果甜米酒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甜酒曲含有微生物和淀粉酶等,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加入甜酒曲的目的除提供少量菌种外,还能;主发酵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为
    2. (2) 获得高活性酵母过程中,需要用到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的要求是既要允许特定微生物的生长,又要
    3. (3) 在制作黄皮果甜米酒的过程中,为确定黄酒高活性干酵母(YWBY)的添加量,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制作黄皮果甜米酒的实验结果可知,YWBY的最佳接种量是%。YWBY接种量为0.12%时酒精含量最低的原因可能是

    4. (4) 研究人员发现从发酵第8天开始,作为底物的还原糖的含量基本不再减少,可能的原因是
  • 1. (2024高二下·湖南期中) “蔫红黝紫簇成堆,但摘儿童莫更猜。说与故园风物好,玉盘冰醴浸杨梅。”又是一年杨梅桑甚季,杨梅和桑其均可以用来制作果酒和果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B . 发酵过程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C . 果酒制作过程中要加入抑菌物质来防止杂菌的滋生 D . 果酒制作过程中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液中糖含量减少
  • 1. (2024高二下·衡水期中)  杨梅果实风味独特,酸甜适中,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关于杨梅发酵叙述错误的是(    )
    A . 传统制作杨梅酒时应将原料杨梅果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 . 缺少糖源和氧气时,醋酸菌可直接将乙醇转化成乙酸 C . 杨梅酒以杨梅为主要原料在酵母菌线粒体中发酵生成 D . 果酒发酵时酸性和缺氧环境会抑制杂菌生长
  • 1. (2024高二下·衡水期中)  果酒制作的工艺流程中,实际是应用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将葡萄汁和酵母菌放入发酵罐应怎样处理才能制出大量的葡萄酒(    )
    A . 马上密闭,保持18~25 ℃ B . 一直通风,不密闭,保持18~25 ℃ C . 先通风,后密闭,保持40 ℃以上 D . 先通风,后密闭,保持18~25 ℃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