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列子·汤问》)

    【乙】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 , 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 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亡:丢失。②党:亲友。③竖:童仆。④奚:为什么。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②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4. (4)  甲文中的愚公,既名为“愚”又尊为“公”,智叟名为“智”却又称之为“叟”。试分析文章给两个人物这样命名的妙处。
    5. (5) 《列子》中有很多寓言。寓言具有双重性:表层是一个故事,里层是作者所寄托的意旨或给人的启示。说说你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领悟出的道理。
  • 1. (2023八上·永善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 ,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 ,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

    沧州有轿夫田某,母患臌将殆。闻景和镇一医有奇药,相距百余里。昧爽狂奔去,薄暮已狂奔归,气息仅属。然是夕卫河暴涨,舟不敢渡。乃仰天大号,泪随声下。众虽哀之,而无如何。忽一舟子解缆呼曰:“苟有神理,此人不溺,来来,吾渡尔。”奋然鼓楫,横冲白浪而行。一弹指顷,已抵东岸。

    (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臌(ɡǔ):鼓胀,中医病名。②殆:危险。③昧爽:拂晓;黎明。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遂率子孙担者三夫。 荷: 

      我之死,有子存焉。 虽:

      薄暮已狂奔归,气息仅属。 薄暮: 

      有神理。 苟:

    2.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一弹指顷,已抵东岸。

    3. (3) 从全文来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
    4. (4) 【甲】、【乙】两文的结尾有什么相同之处?说说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 1. 拓展一有人说,愚公年近九十才想到移山,为什么不趁年轻的时候就移呢?也有人说,移山不如搬家。还有人说,移山是破坏自然环境的表现。读完《愚公移山》这则寓言,你认为愚公是个怎么样的人?你怎么看故事中他移山的事迹?请将你的看法写下来,并与同学、老师交流。
  • 1. 拓展*读完《愚公移山》,有同学将它和《老人与海》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书中出现的人物、作品的主题、情节的设置等;但也有一些不同,如作品的结局、故事发生的环境等。你有什么发现,请写一写。
  • 1. 预学一朗读课文两遍,给下面词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háng xíng) 

        (chéng chěng)山北之sài sè)

    (hé hè)担   

     箕(fèn běn) 

     始(chèn chǐ)

    (sǎo sǒu) 

      无穷(guì kuì) 

    (lǒng lóng)断

  • 1. 导学二诵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

    表6-2。《愚公移山》内容梳理

    移山原因

    (用原文句子填空)

    移山目标

    (用原文句子填空)

    移山的困难

    众人的态度

    (用原文词语填空)

    山势高大

    人力单薄

    愚公”移”

    家人”许”

    妻子⑥” “

    遗男⑦“ “

    智叟”止”

    山神⑧”

    天帝⑨”

  • 1. 导学三阅读课文,完成”印象愚公”读书活动。
    1. (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愚公名片”。

      愚公名片

      年龄:居住地:

      家庭成员:

      主要事迹:

    2. (2) 妻子眼中的愚公。

      面对愚公要移山的举动,妻子说:”“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妻子眼中的愚公是一个的人。

    3. (3) 智叟眼中的愚公。

      面对愚公要移山的举动,智叟(用原文回答)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智叟眼中的愚公是一个的人。

    4. (4) 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对愚公移山提出了异议,但他们的态度实际上是不同的。请从以下几个角度比较分析。

      表6-3众人对移山的态度

      角度

      愚公之妻

      智叟

      比较结果

      称呼

      句式

      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这是③

      甚矣,汝之不惠!”这既是感叹句,也是④

      其如土石何?”这是⑤

       

      说话时的状态

      “献疑“

      “笑而止“

  • 1. 导学一先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再回答后面的问题。
    1. (1) 且:①年九十

      焉置土石

    2. (2) 许:①杂然相

      ②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3. (3) 反:①寒暑易节,始一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4. (4) 曾:①不若孀妻弱子

      益其所不能

    5. (5) 苦:①何而不平

      ②必先其心志

    6. (6) 亡:①河曲智叟以应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7. (7) [思考]各组加点词语中,只有第组词语均属于通假字。课文中还有一些通假字,请摘录并加以解释
  • 1. 预学二读顺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然后用”/”标明朗读节奏。(每句限断一处)
    1. (1)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2. (2)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 (3)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 1. 预学三阅读课文,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一个人物?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初步印象。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