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 . ①②⑤④③ B . ④①⑤②③ C . ③⑤④①② D . ④①③②⑤
  • 1. (2023七下·寿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夐无与比。常自携一壶,逐胜郊野。偶憩于逆旅 , 独酌独吟。会风雨暴至,有紫衣老父领一小童避雨于此。颖士见其散冗 , 颇肆凌侮。逡巡 , 风定雨霁,车马卒至老父上马呵殿而去。颖士仓忙觇之,左右曰:“吏部王尚书也。” 

     (节选自《唐摭言》) 

     【注释】①夐(xiòng)无与比:远没有人能和他相比。②逆旅:旅店。③散冗:闲散平常的样子。④逡巡:过了一会儿。⑤呵殿:侍从前呼后拥。⑥觇:窥视,观察。 

    1. (1) 【甲】文选自《》卷一,作者欧阳修,字,号醉翁,晚号,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之一。 
    2. (2) 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担而立  

       ②以我酌油知之  

       ③会风雨暴  

       ④呵殿而  

    3.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②偶憩于逆旅,独酌独吟。 

    4. (4)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车 马 卒 至 老 父 上 马 呵 殿 而 去。 

    5. (5) 【甲】文中的陈尧咨和【乙】文中的萧颖士在性格上的共同点是什么?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 1. (2023七下·寿光月考)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 , 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B . 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 , 热闹非凡。一场庆祝国庆的趣味运动会正在进行着。 C . 命运是不可捉摸的,只有真正强大的人才能掌握命运。 D . “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
  • 1.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在中印边境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边防斗争中,我边防部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坚决反击非法越线侵权挑衅行径,取得重大胜利。 

     在常年冰雪覆盖、高寒缺氧的高原上,一个个年轻的胸膛里热血澎pài。A风与雪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就像一个个超级过滤器,足以滤去我们心中所有的浮华,最后只剩下对这片土地清澈的爱。危急时刻,英雄们勇往直前,至死不xiè。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四人英勇牺牲。B中央军委追授陈红军荣获“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英勇无畏的烈士赢得了举国礼赞,他们是当之无kuì的英雄。戍边卫士的英雄事迹一经传出,立即引发了全国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英雄事迹可歌可qì,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1. (1) 请根据拼音,准确工整地写出汉字。       
       

       热血澎pài 

       
       

       至死不xiè 

       
       

       当之无kuì 

       
       

       可歌可qì 

       
    2. (2) “在中印边境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边防斗争中……取得重大胜利”一句中“在”是词。 
    3. (3) 上面语段中画线句A使用了的修辞手法。 
    4. (4) 语段中画线句B是个病句,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 1. 填入文段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流出了____,流出了____。 

    A . 黄皮肤的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 . 黄皮肤的人的群落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C .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的人的群落 D .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 1.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⑴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充满爱国热情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以他的言行温暖了我们的岁月;翻越老山界的红军战士们身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温暖了我们的思想……在生活中,又有什么人或事曾温暖过你呢?请以《 , 温暖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⑵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必须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以“志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⑴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⑶不少于500字。 

     ⑷文字和标点的书写要规范、整洁。 

     ⑸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毕业学校名。 

  • 1. 请在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里。 
    1. (1) 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 
    2. (2) ,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3) 岑参《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思亲之情的诗句是:。 
    4. (4) 《晚春》中诗人通过描写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表达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的诗句是:。 
  • 1. 老舍在谈人物描写时提到,哭有多种,笑也不同,应依个人的特性与情形而定如何哭,如何笑。表情是人物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自我心理与外界社会的投射。请参考示例完成下面表格中的批注,分析祥子表情背后的具体原因,并通过前后三处比较分析社会原因。                
     

     祥子的表情 

     
     

     语段摘录 

     
     

     批 注 

     
     

     哭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 

     
     

     【示例】祥子用了三年时间终于攒够钱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因而极度喜悦到几乎要哭。 

     
     

     ③从三处表情“哭”“笑”“不喜,也不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 

     

      

      
     

     笑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觉出来虎妞也有点好处,他居然向她笑了笑,一个天真的,发自内心的笑,仿佛把以前的困苦全一笔勾销,而笑着换了个新的世界,像换一件衣服那么容易,痛快! 

     
     

     ① 

     
     

     不喜,也不哭 

     
     

     祥子的生活多半仗着这种残存的仪式与规矩。有结婚的,他替人家打着旗伞;有出殡的,他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也不哭,他只为那十几个铜子,陪着人家游街。 

     
     

     ② 

     
  • 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文本一: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1929年考入国立交通大学铁道工程系。1935年,他去美国深造,在航空、火箭、导弹等领域取得非凡成就,引起美国军界、科学界极大震动。【A】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1950年,钱学森准备回国,时任美国海军部副部长的金贝尔获悉后立即给司法部打电话:“无论如何都不要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共产党的中国。”于是,钱学森被司法部逮捕了。经过朋友们的多方努力,钱学森才被保释,但仍在美国羁绊达5年之久,直到周恩来总理指示王炳南大使与美方交涉,钱学森才于1955年回到祖国。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文本二: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B】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为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文本三:钟南山,曾经,他为了抗击非典,日夜奋战,无私奉献,让全中国人民刮目相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袭时,又是他临危不惧,甘冒风险,第一时间冲到前线。 

     【C】事前,他曾严厉警告老百姓:“千万不能去疫情重灾区,危险!”可刚一转身,他却奋不顾身去了! 

     到了那里,他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争分夺秒,日夜奋战,马不停蹄,视察调研,团结战友,寻找病源。接着飞离疫情重灾区,去往北京,接受任务,来回往返。经过努力,很快找到病根儿,这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钟院士,为了人民的生命,为了百姓的安全,为了社会的稳定,为了中国的发展,为了找到抢救的良方,为了寻求斩魔的利剑,他跟时间赛跑,一时一刻也不得闲。困了,坐那儿闭闭眼;饿了,冲碗方便面。八十多岁的老人啊,干起活来胜过小青年!几天下来,他累瘦了脸,熬红了眼,可他精神抖擞,劲头不减,始终冲在第一线。 

    1. (1) 下列对上述三个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文本一中钱学森和夫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文本二中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按捺不住”与“立即”这两个词分别表达了他们怎样的情感态度? 
    3. (3) 结合上面三个文本,简述【A】【B】【C】三处画线内容体现了三人哪些共同之处。你读完有什么感悟? 
  • 1. (2023七下·寿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①沈先生逝世后,傅汉思、张充和从美国电传来一副挽词: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副挽词把沈先生的一生概括得很全面。 

     ②沈先生的血管里有少数民族的血液。他在填履历表时,“民族”一栏里填土家族或苗族都可以,可以由他自由选择。湘西有少数民族血统的人大都有一股蛮劲、狠劲,做什么都要做出一个名堂。他少年当兵,漂泊转徙,很少连续几晚睡在同一张床上。吃的东西,最好的不过是切成四方的大块猪肉(煮在豆芽菜汤里)。行军、拉船,锻炼出一副极富耐力的体魄。二十岁冒冒失失地闯到北京来,举目无亲,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就想用手中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经常为弄不到一点东西“消化消化”而发愁。冬天屋里生不起火,用被子围起来,还是不停地写。他真的用一支笔打出了一个天下。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人,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那么多的学问,真是一个奇迹。 

     ③沈先生很爱用一个别人不常用的词:“耐烦”。他说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耐烦。他的“耐烦”,意思就是锲而不舍,不怕费劲。一个时期,沈先生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每年都要出几本书,被称为“多产作家”,但是他写东西不是很快,从来不是一挥而就。他年轻时常常夜以继日地写。他的作品看起来很轻松自如,看似不经意,但都是苦心刻琢出来的。《边城》一共不到七万字,他告诉我,写了半年。 

     ④沈先生爱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原稿,一改再改,天头、地脚、页边,都是修改的字迹,蜘蛛网似的,这里牵出一条,那里牵出一条。作品发表了,改。成书了,改。看到自己的文章,总要改。沈先生的作品写得最快、最顺畅、改得最少的,只有一本《从文自传》。这本自传没有经过冥思苦想,只用了三个星期,一气呵成。 

     ⑤他很爱他的家乡。他的《湘西》《湘行散记》和许多篇小说都可以作证。他不止一次和我谈起棉花坡,谈起枫树坳——一到秋天满城落了枫树的红叶,一说起来,不胜神往。黄永玉画过一张沈家门外的小巷,屋顶墙壁颇零乱,有大朵大朵的红花——不知是不是夹竹桃,画面颜色很浓,水气泱泱。沈先生很喜欢这张画,说:“就是这样!”八十岁那年,他在家乡听了傩戏,这是一种古调犹存的很老的弋阳腔。沈先生听了,说:“这是楚声,楚声!”他动情地听着“楚声”,泪流满面。他的家乡每年有人来看他,沈先生非常亲切地和他们谈话,一坐就是半天。 

     ⑥沈先生很好客,朋友很多。老一辈的有林宰平、徐志摩。沈先生提及他们时充满感情。我认识他后,他经常来往的有杨振声、张奚若、金岳霖、朱光潜诸先生,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他们的交往真是君子之交,既无朋党色彩,也无酒食征逐。清茶一杯,闲谈片刻。 

     ⑦沈先生对青年的帮助真是不遗余力。他曾经自己出钱为一个诗人出了第一本诗集。诗人柯原的父亲故去,家中欠了一笔债,沈先生提出卖字来帮助他,价款直接寄给柯原。他对学生的作品细心修改,寄给相熟的报刊,尽量争取发表。他这辈子为学生寄稿的邮费,加起来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我在昆明写的稿子,几乎无一篇不是他寄出去的。 

     ⑧沈先生自奉甚薄,穿衣服从不讲究。我见他时,他总是穿着一件洗得褪了色的蓝布长衫,夹着一摞书,匆匆忙忙地走着。但在帮助家乡时,先生总是竭尽全力。《沈从文文集》的稿费寄到,九千多元,他又从存款中取出几百元,凑成一万,寄到家乡办学。 

     ⑨沈先生也有生气的时候,也有极度烦恼痛苦的时候,但多数时候都是笑眯眯的。他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到了晚年,他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真像一个孩子。只有看破一切得失荣辱,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才能这样畅快地大笑。 

     ⑩沈先生家有一盆虎耳草,种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钧窑盆里。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这就是《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沈先生喜欢的草。 

     (节选自汪曾祺《慢煮生活》,有删改) 

    1. (1) 请你根据文章第④—⑧段的内容,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④爱改自己的文章 

       
       

       ⑤ 

       
       

       ⑥ 

       
       

       ⑦ 

       
       

       ⑧竭尽全力帮助家乡 

       
    2. (2) 作者善于通过生活场景来刻画人物,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的画线句。 
    3. (3)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用“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评价沈从文一生的理解。 
    4. (4) 沈从文先生的墓碑上刻着一句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思我思索,可认识‘人’”。联系链接材料,谈谈从这句话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链接材料:我是个乡下人,走到任何一处照例都带了一把尺,一把秤,和普遍社会总是不合。一切来到我命运中的事事物物,我有我自己的尺寸和分量,来证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沈从文《水云》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