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云南) 沿着“一带一路”,“中国制造”不断为沿线国家发展增添新气象,中国企业建造的许多标志性建筑被印在当地货币上。这说明( )
    A . 各国加强合作就能消除全球性的风险 B . 中国以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C . 中国已经为世界各国解决了发展难题 D . 各国在和平与共赢的时代主题下合作
  • 1. (2024·凉山)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4年5月5日至10日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命运共同体”“全天候”,可以说是习近平主席此次欧洲三国之行的关键词。习近平主席的系列重要讲话向世界清楚地表明,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和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始终“不畏浮云遮望眼”,坚持团结合作、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人类文明进步一边,愿同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前行、共担风雨、共创未来。

    习近平主席对欧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系列重要讲话,再次向世界展示中国一直在努力用实际行动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请回答这一理念的内容是什么?

  • 1. (2024·江西) 当地时间2024年5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会见记者时指出,中国愿同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携手前行、共担风雨、共创未来。这表明中国( )

    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③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    
    ④主动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九下·从江模拟) 新时代十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大国外交】2022年的中国外交,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引领和亲力亲为下,迎难而上,勇毅前行,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以服务党的二十大为首要,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线,应变局,解困局,创新局,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展现新担当新风范,为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发展成就】

    相关资料

    结合教材谈理解

    2018年至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1733.6万件,比前五年上升40%;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428.3万人,比前五年下降7.1%

    ①这表明了:

    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的成果,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同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②这展示了:

    神舟十四号、十五号、十六号接力腾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

    ③这体现了:

    【奋进征程】10年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发展的一个缩影,在14亿全国各族群众心中,这是“黄金十年”。奋斗铸就“黄金十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为加深对“新时代”的了解,为实现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某校拟深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 (1) 大国外交之下,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了哪些贡献?请举例说明。(两点即可)
    2. (2)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成材料二的表格。
    3. (3) 活动结束后,老师布置了黑板报专栏任务,请你自拟题目,补充完成相应内容。

      标题:

      理想抱负:

      时代责任:

      学习上:

      职业规划:

  • 1. (2024九下·北票模拟)

    某校开展了以“科技强国,共筑家园”为主题的新闻播报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关注发展——自立自强】

    新闻一

    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国货潮牌广受欢迎,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

    新闻二

    2023年8月15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闻一”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得益于我国坚持哪一方针?
    (2)“新闻二”中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我国坚持的基本国策是什么?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内涵的哪一个方面?

    环保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美丽中国,你我共建。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在此,向大家提出如下倡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行动起来,关心国家发展,共筑我们的生命家园!

    倡议人:九年级(1)班全体同学

    ×年×月×日

    (3)为了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九年级(1)班全体同学共同起草了环保倡议书。请你补充倡议书中的空白部分。

    活动二:【百年目标——20厉奋发】

    小伟和小芳参加完“活动一”后,在小组时事述评环节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4)请你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 1. (2024九下·花溪模拟) 材料   2023年3月28日至3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成功在海南举行。这次年会以“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为主题。3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作主旨演讲——“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

    1. (1) 论坛主题所指“不确定的世界”表现在哪里?(两点即可)
    2. (2)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努力?(两点即可)
  • 1. (2024九下·罗山模拟) 中国致力于在全世界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绿色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列做法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
    A . 沙特和伊朗两国北京会谈,中国居中斡旋,并达成三方联合声明 B . 中国技术支持非洲建设“绿色长城”,阻止撒哈拉沙漠向南扩展 C . 中国派遣的农业技术专家深入亚非拉等一些欠发达国家传授农业技术,提升粮食产量 D .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一起欣赏《高山流水》,共话中法两国友谊
  • 1. (2024九下·罗山模拟) 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出席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并发表题为《继往开来,携手开创中法合作新时代》的重要致辞。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来,中法是真诚的朋友。两国秉持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精神,成为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相互成就、共同前进的典范。这意味着(     )
    A .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际事务决策力进一步提高 B . 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经形成 C . 各国政府会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来解决世界问题 D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所在
  • 1. (2024九下·建湖模拟)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上最亮眼的“钢铁驼队”。从“驼铃声声”的古代丝绸之路到今日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穿越千年丝路,赓续中国与亚欧各国间的友好交往,铺就亚欧大陆人文经贸往来新通途。盐城市某初级中学以此开展了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中国价值】以下是同学搜集的有关中欧班列资料:

    中欧班列稳定、高效远行,带动了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涌现出许多新的物流、工业、商贸中心、产业园区,为沿线国家带来新的商机,也为当地人民带去更多工作机遇。同时,来自中亚的小麦、蜂蜜等优质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受到国人喜爱。

    2024年春节期间,首趟“年货专列”驶入西安国际港站,为人们送来了“洋年货”。与此同时,一列列满载着日用品和春联、剪纸、传统服饰的中国年货列车驶向亚欧各国,让全球共享中国“年味儿”。中欧班列已经成为连通亚欧大陆的主要桥梁和绿色通道。

    对于新疆、内蒙古、甘肃等中西部地区,中欧班列的开行使其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中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便利,将地缘劣势转化为地缘优势,带动了中西部地区持续发展。奔驰不息、联通万里的“钢铁驼队”,助力更多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腹地搭乘中欧班列的“快车”,走向开放前沿。

    (1)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中欧班列“服务世界、成就中国”的价值体现。

    【中国智慧】截至2024年1月底,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超过8.4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9个城市。中欧班列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搭建了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同时,中欧班列运输的中国出口货物在不断迭代,发生新变化。相比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走俏海外。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配件、高端机械设备等高货值、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明显增加,向世界展现“中国制造”的新形象。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欧班列的新变化展现了怎样的中国智慧?

    【家乡发展】2023年6月中欧(亚)接续班列“盐城号”正式开行。盐城正搭乘“钢铁驼队”,稳步走向世界,也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盐城。为了让更多的国家、地区的人们了解我们的家乡,同学们准备开展一次宣传推广活动。

    (3)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参与者,请你为增加宣传效果献计献策。

  • 1. (2024·重庆市)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需要全世界各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同书写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了一些领先优势。然而,一些美西方政客和媒体却宣称中国政府补贴造成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产能过剩,中方为消化这些过剩产能,以所谓低价在海外倾导致市场扭曲,损害他国经济。他们频频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鼓噪“中国输出过剩产能威胁他国产业发展,冲击世界经济”。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所谓“中国产能过剩冲击世界市场”是伪命题,希望有关国家秉持开放心态,坚持公平竞争。对产能问题,应秉持市场经济原则看待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全球分工和国际市场当中加以分析。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优点是靠真本事获得的,是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塑造的,而不是靠政府补贴形成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持续提供的优质产能,将对全球绿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所谓“中国产业过剩冲击世界市场”是以“产能过剩”为由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不会让自己变得更好只会破坏产供链稳定畅通,拖累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中国始终对产业合作秉持开放态度,希望有关国家与中国一道,实现互利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发展。

    材料二:如何实现生活质量提升与碳排放量增长的脱钩?对于社会大众而言,我们可以选择绿色低碳生活。让生活更低碳,可以怎么做?以下主要是某中学生一家三口周一生活中二氧化碳排放的部分情况,请你沿着他的轨迹来探寻。

    注:1.图中碳排放量单位为千克;

    2.图中相关数字含义示例:“1棵中等大小植物:吸收6.00(每年)”指每年1棵中等大小植物可以吸收约6千克二氧化碳;“3金牛奶:1.65”指3盒牛奶原材料的生产、运输、分销、使用到废弃等过程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约为1.65千克:“【驾驶新能源汽车】每公里0.19”指新能源汽车每公里产生约0.19千克二氧化碳。

    1. (1) 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我们共同的世界维护国家利益相关知识,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①体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写出提纲。观点鲜明、有理有据,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语言规范、简洁明了。

    2. (2) 请你结合材料二,运用建设美丽中国相关知识,为他们生活更低碳提三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