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上·扶绥期末) 下列对本学期知识点整理不匹配的是( )
    A . 孝——我国家庭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内涵 B . 挫折认知——挫折的关键因素 C . 主动参与,勤学好问——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D . 敬畏生命——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 1. (2023七上·宜州期末) 墨子对弟子耕柱子要求非常严格,耕柱子很委屈地说,“我不比别人差,为何老师对我这么严格呢?”墨子拍拍他的肩膀说,“假如我要去太行山,坐一辆由黄牛和快马拉的车,我是鞭策黄牛还是鞭策快马呢?”耕柱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快马呀!因为快马经得起鞭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①与老师产生矛盾时,绝不退让

    ②老师的批评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③把注意力放在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④要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 (2023七上·宜州期末) 【尊师孝亲传承美德】

    孝:会意。从老省,从子,像一个孩子扶持老人之状。本义: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师:会意。从币(zā),从坫(duī)。坫是小土山,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最初来源于“为防止农民起义(帅)而部署的军队”;后逐渐发展为“教导所有人(包括贵族子弟和众人)和平、稳定、文明”的人。

    ——《说文解字》

    1. (1) “百善孝为先”,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为什么要重孝?
    2. (2) 为创建“父慈子孝”的和谐家庭,你打算采取哪些措施与父母共同努力?
    3. (3) 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在众多老师中,哪些学科的老师让你受到哪些益处?
    4. (4) 古人云:“安其学而亲其师,亲其师而信其道。”你认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 1. (2024七上·环江期末) 习近平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老师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为了表达对老师的祝福与敬意,你校举办了“我爱我师,感谢师恩”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材料一:于漪1951年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后,把“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作为终生奋斗目标、她坚持以全面发展的理念教书育人,以博大的师爱悉心培养每一个学生。为弥补专业功底的不足,她刻苦学习中文课程。备课,她反复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不断改进教法;讲课,她精益求精,几乎把每堂课都上成示范课,她引领语文教学改革、讲授2000多节公开课,培养出一批全国知名的教学能手,撰写百万字的论文专著,退休后她坚守教改第一线,培养青年教师,实现了“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誓言。

      结合材料一分析,为什么于漪被誉为人民教师的典范?

    2. (2) 材料二:七年级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进行了调查。请你完成调查表中①、②的内容。
      调查题目关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矛盾的调查
      调查方式
      调查内容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及后续解决
      调查结果92%的同学不会解决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提出建议
    3. (3) 材料三:《感谢您,老师》一块黑板,三尺讲台,是您挥洒人生的天地,我们在您的天地里茁壮的成长,一支支粉笔,在您的手里,变幻成了黑板上的字,又变成了我们的头脑里的知识。

      感念师恩,重在行动。请你说说如何与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1. (2024七上·环江期末) 教育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将“教育惩戒”纳入教师基本权利当中。面对老师的惩戒,学生应该( )

    ①反省自己,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②不卑不亢,对老师敬而远之

    ③坦诚相待,相信老师的善意    
    ④尊重老师,全盘接受老师的教诲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七下·榆树开学考) 如果你在课堂上因提醒同学认真听课,被老师误认为扰乱课堂而被当堂批评。你应该( )
    A . 当即与老师争辩 B . 以后对这位老师敬而远之 C . 从此不再关心同学 D . 下课后主动与老师说明情况
  • 1. (2024七下·榆树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2022年9月10日是第38个教师节,中共农安县委宣传部、农安县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中心、农安县教育局联合开展2022年度“农安好人”之“身边的好老师”模范典型评选活动,致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其中,农安县哈拉海镇中学沈善双老师的事迹广为流传:为了让班里家庭贫困的学生能够安心完成学业,2008年他开始无偿资助困难学生,并加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起的“月捐为儿童”计划,为孤儿、农村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困难儿童解决学业困难。2022年疫情初期,他主动投入驰援外县的抗疫工作中,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给学生们树立榜样。

    1. (1) 沈善双老师的事迹,让我们体会到了教师的伟大,请从教师职业特点的角度谈谈教师职业的作用。
    2. (2) 每个人心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在与老师的相处中,我们应如何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
    3. (3) 感恩师情,重在行动。如何愉快地与老师相处,提升老师的职业幸福感,请你向同学们提出两条建议。
    4. (4) 为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 1. (2024七下·榆树开学考) 老师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见证者和陪伴者,在与他们依恋和碰撞中,我们体悟到与老师相处之道。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是( )
    A . 求同存异 B . 教学相长 C . 携手共进 D . 彼此尊重
  • 1. (2024七下·榆树开学考) 习近平总书记语录启智润心,引领方向。为更好地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某校组织全体师生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下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深切缅怀革命先烈、革命烈士,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4年至今,累计共有93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安息。

                    

    习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习总书记说:“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

    1. (1) 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谈一谈缅怀革命先烈、革命烈士的原因?
    2. (2) 学习英烈,如何创造生命的伟大?
    3. (3) 新时代“四有”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4. (4)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5. (5) “在家尽孝”体现了哪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6. (6) 中学生如何做到“在家尽孝,为国尽忠”?
  • 1. (2024七下·榆树开学考) 2023年度“武汉最美教师”陈涵。她认为“青春的梦想从来都是五彩斑斓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追梦人”。从教十年来,武汉市二中广雅中学教师陈涵最引以为傲的是用尊重与理解带领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亮未来之光。
    1. (1) “最美教师”应该具有“四有”好老师的哪些要求?
    2. (2) 划线部分启示我们学会学习应该怎么做?
    3. (3) 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什么?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3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