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潮阳模拟)   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公司法、关于修改慈善法的决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刑法修正案(十二)。这表明(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③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潮阳模拟) 我国法律规定,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 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处、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这些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学校保护 C . 社会保护 D . 司法保护
  • 1. (2024·惠城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4年4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河北邯郸初中生被害案中三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均未满14周岁)核准追诉。4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近期4名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由于杀人、重伤他人,构成犯罪,被依法判处10年至15年有期徒刑。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 (1) 以上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2. (2) 九年级学生小龙认为:“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因此,材料一中几位未满14周岁的违法者不应该被追究刑事责任。”请你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对小龙的观点进行评析。
  • 1. (2024·惠城模拟)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如题8图中父母的行为(    )

    A . 为未成年子女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B . 杜绝了未成年子女受到网络的侵害 C . 有助于未成年子女学习成绩的提高 D . 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
  • 1. (2024九下·黑龙江模拟) 从治理“饭圈”乱象,到反对网络暴力、防止“按键”伤人,针对阶段性突出问题,相关部门集合全网力量,压实各方管理责任,打造互联网的“蓝天白云”,让青少年安全上网、放心上网。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学校保护 B . 网络保护 C . 家庭保护 D . 司法保护
  • 1. (2024九下·荥阳模拟) 有时结伴读书、有时比拼球技、有时挑战难题、有时建立友谊……大课间往往充斥着欢声笑语,是中学生学校活动的重要时段。然而近年来,由于存在安全隐患等多方面原因,学生的大课间往往“走不出教室”、“离不开课堂”,变得安安静静。当这一问题受到关注后,教育部表示,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

    为了让大课间不再“静悄悄”,你所在的年级拟组织各社团就“如何过好大课间”进行民主协商,作为年级学生会成员,请你负责组织:

    经典相伴

    书润课间

    ——读书社

    情义无价

    温暖课间

    ——心理社

    强身健体

    活力课间

    ——羽毛球社

    知行合一

    创意课间

    ——实践社

    1. (1) 为了倡导大家重视课间生活,请你以“快乐的课间,幸福的童年”为主题发表演讲。(写出概要即可,不得与材料内容重复。50字以内)
    2. (2) 协商会拟由各社团选派学生代表参加,怎样才能实现全过程民主?请谈谈你的打算。
    3. (3) 经过民主协商,各社团就学生的大课间活动作出如下安排。

      读书社

      心理社

      羽毛球社

      实践社

      活动安排

      组建心理小组;观察同学中间情绪不佳的情况,及时排解;利用课间编排心理剧,在班会时表演;等。

      组织羽毛球爱好者集资购买运动器材;分享羽毛球运动安全防护知识;制定规则,抽签分组比赛,决出胜负并颁奖;等

      本学期以“爱国”为主题开展手抄报评比;利用大课间,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手抄报;邀请老师担任手抄报评比评委,为优胜者颁奖

      宗旨

      激励同学们培养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观念,提升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安全知识的学习,养成爱护身体、阳光运动的好习惯

      安全指数

      ★★★★★

      ★★★

      ★★

      ★★★★

      ①____;②____;③____;

    4. (4) 张强提醒你,防范安全隐患是大课间管理的关键,诸如走廊楼梯拥挤踩踏、使用电器安全、制作工具的安全使用、运动安全防护、同学们推搡打闹等方面都需要关注。接受张强的提醒,请你就提高课间“安全指数”制定方案。
  • 1. (2024九下·荥阳模拟)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关注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学生核心素养。以下道法课老师开展教学工作,主要指向“法治观念”这一核心素养的有(     )

    ①向学生明确“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四个意识”

    ②在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展《反间谍法》的普法宣传

    ③带领同学们前往当地人民法院,旁听庭审

    ④引导同学们就维护路口交通秩序撰写建议书,反映到政府网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1. (2024九下·荥阳模拟) 初中年级段是帮助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本学段《道德与法治》教材设置的学习主题及目标主要有(     )

    ①通过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具备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②通过法治教育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认识和评价社会现象,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③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懂得中华文化首屈一指,增强文化自信,傲视其他文化

    ④通过革命传统、国情教育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 (2024九下·振安模拟)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生活需要法律】

    2023年10月24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以法之力唱响新时代爱国主义主旋律,以法之名推动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

    第一条   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表决通过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

    (2)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了什么?

    (3)以法之名激发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力。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法律保障生活】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录):

    ★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依法审理“宠物伤人”案件,发布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明确饲养宠物是个人权利、管住管好是法定义务。李某向多地制销30余种不合格农药,严重危害收成、农民损失惨重,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坑农害农、国法不容。

    (4)“人民法院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体现了厉行法治的哪一内容要求?

    (5)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我们应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办事要求我们怎样做?

  • 1. (2024九下·振安模拟) 福建某地检察院联合教育局,聘任多名中小学生担任法治副校长的“法治小助理”,承担校园法治教育宣传员和监督员的职责。该举措有利于(     )

    ①引导学生学法知法守法②鼓励学生参与法治实践

    ③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④提高青少年的执法能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