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二下·榆林) 材料:1899年,第一次海牙会议在《禁止使用专用于散布窒息性或有毒气体的投射物的宣言》中规定:禁止在战争中使用各种化学武器。但是在一战期间德军依然使用化学武器,用得比较多的是芥子气毒弹。1918年7月,为抵御美国远征军在凡尔登以西发动的一次进攻,德军发射了34万枚芥子气弹。9月至10月间,英军每周都有3000到4000人因芥子气而伤亡,在一战中共有12000吨芥子气被用于战争,因毒气伤亡的人数达到130万人。到1918年,德军在西线投入的毒气弹,数量之大,前所末有。毒气弹本身具有不可控性,德军当中也有很多人毒气中毒。1925年国联在日内瓦签订了《日内瓦协定书》,规定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对化学武器下了严格的禁令,同时德军使用化学武器受到舆论界的强烈谴责。二战时期,德军也生产了大量的化学武器,但使用的量相对比较少。 

    一一摘编自刘萌《一战尾声:毒气战的高潮》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军减少使用化学武器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德国使用化学武器这一行为。
  • 1. (2022高三上·镇江期末) 汉冶萍公司在1914年初除新建的大冶铁厂外,还兴建了5个钢铁厂;龙关铁矿公司、北京石景山钢铁厂、上海和兴钢铁公司、扬子江机器公司,在汉口的炼铁厂也都在1916年至1919年间建立起来。促使这一时期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 . 国民政府的政策鼓励 C . 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D .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 1. (2023高二下·新乡期末) 1914年夏天,在美国的欧洲投资者卖掉手头的美元证券,换回黄金资产并带回国,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大量流失,国内经济一片萧条。工业产量从7月的最高点下滑12%,于11月跌到谷底。这一状况( )
    A . 表明美国与欧洲国家矛盾激化 B . 预示着世界性经济危机即将爆发 C . 缘于欧洲政治局势的日益紧张 D . 是美国过度依赖欧洲市场的结果
  • 1. (2023高一下·宁德期末) 如图是近代中国学者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言论,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学者

    言论

    严复(1854-1921)

    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

    辜鸿铭(1856-1928)

    欧洲基督教的道德力量没能发挥遏制战争的作用,导致由激情挑起、并用科学的精巧的屠杀和毁灭性工具武装起来的战争……

    A . 战争的残酷引发对晒方文明的反思 B . 中国学者对一战认识全面客观 C .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导致一战爆发 D . 科学技术改变战争发展的态势
  • 1. (2024·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学考) 一战后,中立观念被集体安全思想所取代,倡议集体安全的国联在盟约中废除会员国的中立权。国联成立后所有欧洲中立国都加入了国联。1936年比利时、荷兰宣布重返中立。1938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宣称中立,并表示“对所有国家友好,保持独立的坚定决心”。这表明(    )
    A . 国联“全体一致”原则失效 B .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被边缘化 C . 国联委任统治制度面临瓦解 D . 国联集体安全机制走向衰落
  • 1. (2024·安徽月考)  有研究者认为,在西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民众对无尽杀戮的厌倦、憎恶和愤慨,推动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快速发展。在东方,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予备受帝国主义列强压迫的东方民族重获独立的巨大希望。由此,东方比西方有更多的人倾听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体系的批判。据此可知(   )
    A . 民族意识觉醒引发了社会革命 B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差异性 C . 无产阶级成为东方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力量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
  • 1. (2023高一下·期末)  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一览表,表中所示内容共同说明了(  ) 

    名称

    时间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一战

    4年多

    30多个

    15亿

    0.3亿

    3300多亿美元

    二战

    6年多

    60多个

    20亿

    0.6亿

    4万多亿美元

    A . 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B . 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
    C . 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D . 都是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争
  • 1. (2023高二下·焦作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04年,梁启超发表《新大陆游记》,文章流露出中国大不如日本,更不如美国的感慨。1918年12月,梁启超与好友游历英、法、德、意等欧洲列国,1920年后发表《游心影录》,态度大转变,向中国青年大声疾呼:“我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指孔子、老子、墨子——引者)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摘编自梁启超《新大陆游记》《欧游心影录》等

    材料二:1922年,罗素撰写《中国问题》,剖析中国社会现实,对中国前景作出预测。当时中国学者们正急切寻求建立共和政府可以借鉴的西方现代思想。罗素参与了当时中国应采取何种政体的辩论,他认为中国应走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和革命式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罗素认为,中国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值得骄傲的文化。中国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有潜力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强国。虽然中国迫切需要西方科学,但在罗素看来,传统中国文明提供了关于美好生活的另一个视角,这或对西方世界的不破不立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摘编自[加]路易斯•格林斯潘《罗素在中国》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对东西方文明态度发生转变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素的主要观点,并说明罗素和梁启超关于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对现代的启示。
  • 1. (2023高一下·桂林期末)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妇女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支援军事、维持家庭生活,许多战前男性占主导的工作岗位都出现了妇女的身影。战后,德国确立了“妇女荣誉节”,女性逐渐获得了政治选举权。材料反映出(  )
    A . 战争客观上促进女性地位提升 B . 大量妇女参战决定了战争结局
    C . 德国工人运动取得阶段性胜利 D . 妇女突破了传统思想观念束缚
  • 1. (2023高一下·揭阳期末) 分析数据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0-1970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国家

    ①1870-1913年

    ②1913-1950年

    ③1950-1960年

    ④1960-1970年

    法国

    1.6

    0.7

    5.0

    5.8

    英国

    2.2

    1.7

    2.8

    2.7

    美国

    4.3

    2.9

    3.2

    4.0

    德国

    2.9

    1.3

    7.7

    4.8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①时段英国和德国各自发展速度的主要原因。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②③时段影响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总结经验。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