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世界近代、现代史 / 两次世界大战 / “一战”的影响
  • 1. 如图是近代中国学者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言论,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学者

    言论

    严复(1854-1921)

    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

    辜鸿铭(1856-1928)

    欧洲基督教的道德力量没能发挥遏制战争的作用,导致由激情挑起、并用科学的精巧的屠杀和毁灭性工具武装起来的战争……

    A . 战争的残酷引发对晒方文明的反思 B . 中国学者对一战认识全面客观 C .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导致一战爆发 D . 科学技术改变战争发展的态势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凡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成为文明之神圣任务,此项任务之履行应载入本盟约。”这里的原则指的是( )
    A . 集体安全原则 B . 门户开放原则 C . 全体一致原则 D . 委任统治原则
  • 2.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凡尔赛体系成为“胜利者的蠢事”。正确的理解是( )
    A . 一战后国际关系矛盾尖锐 B . 殖民体系崩溃
    C . 协约国遭到了严重的削弱 D . 同盟国的瓦解
  • 3.  第一次大战初期,参战各国约有飞机1500架,而到战争末期,各国在前线作战的军用机达到8000多架。在战争中,飞机的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材料说明(   )
    A . 战争是科技的“催化剂” B . 科技是战争的“发动机” C . 战争是科技的“源动力” D . 科技是战争的“方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