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上·苍溪期中) 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有扈氏对这种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钧台之享。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有扈氏战败被灭。“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指的是( )
    A . 王位世袭,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B . 禹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王朝 C . 夏朝建立军队,制定了刑法 D . 与民争利激化了社会矛盾
  • 1. (2023七上·开江期中)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回眸中国古代政治文明,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历史发展演进之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稳,天下为家,..是为小康”。

    材料二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周代贵族等级分为①②③④。

    材料三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材料四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

    1. (1) 材料一中的“公”和“家”分别指的是什么制度?并分析二者的选拔方式有何不同?
    2. (2) 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该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材料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什么内容?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政治上出现了什么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对社会有何利弊?
    4. (4) 请指出材料四中变法的名称?变法中承认土地私有的内容是哪一点?该变法起到了怎样积极的影响?
  • 1. (2023七上·蒲江期中) 《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所指的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郡县制 D . 科举制
  • 1. (2023七上·岑溪月考)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年,迁夏社。”这是我国古代经典之一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其中“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开创的制度是( )
    A . 奴隶制 B . 分封制 C . 禅让制 D . 世袭制
  • 1. (2023七上·忻城期中) 中国的政治文明萌芽于传说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在不断的演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主要功绩

    尧帝

    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

    舜帝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

    禹帝

    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材料二:禹荐益(推荐伯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到禹老的时候),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

    ——《史记•燕召公世家》

    材料三:诸侯国在建立之后,在分封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与西周相同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实际上扩大了周文化影响,并在相近的观念下逐渐产生了对周王室的认同感,实际上为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打下了一定基础。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相传在黄帝之后,尧、舜、禹具有什么相同点?他们是通过哪一制度依次成为了联盟首领?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启是怎样取得天下的?由此反映出首领位置更替的办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概括这一制度有何进步性。
    4. (4)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制度的变迁的依据。
  • 1. (2023七上·自贡期中) “夏传子,家天下。”材料中“家天下”指的是( )
    A . 禹建夏朝 B . 启继承王位 C . 盘庚迁殷 D . 西周建立
  • 1. (2023七上·东坡月考) 《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从材料中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    )
    A . 伯益建立了夏朝 B . 伯益深得诸侯的支持 C . 伯益继承了禹的王位 D .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1. (2023七上·上思期中)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图1

    图2

    材料二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摘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 (1) 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图1中①、②处分别对应的制度或人物。图2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周天子实行这样制度的目的。周天子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些人?他们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3. (3)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种政治制度在当时起到的作用。
  • 1. (2023七上·仪陇月考)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七年级某班同学进行了以“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以下任务。仔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品德才能俱佳)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但是到夏朝时,这种传位方式发生了变化,《三字经》中记载:“夏(禹)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材料二:“(周王朝)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材料三: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个方面下重手。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1. (1)  材料一中“家天下”的出现,反映了什么制度的变化?这一制度从哪位国君开始的? 
    2. (2)  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个国君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形成的由上至下哪四个贵族等级?这种制度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为解决军队战斗力“低下”,他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重要作用?
    4. (4)  根据材料三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 1. (2023七上·宜宾期中)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在不断演变发展。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

     

    一一《礼记·礼运》

    材料二:周武王...接着又封功臣课士,而师高父是被封的第一个。武王封尚父于营丘,为齐。对其弟周分显于曲阜,为青。并召公爽于燕。封其弟叔鲜于管,其弟叔度于蔡。其他人也都依次受封。

    一一摘编门李志敏《中国通史》

    材料三:

    1. (1) “天下为公”“天下为”局而分别是由什么制度产生的?写出开启“天下为家”局面的事件。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周王封赐土地的依据。所封诸侯应履行哪些义务?
    3. (3) 写出材料三图一制度名称及建立时间,结合所学分析其地方制度有何作用。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