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七年级某班同学进行了以“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以下任务。仔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品德才能俱佳)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但是到夏朝时,这种传位方式发生了变化,《三字经》中记载:“夏(禹)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材料二:“(周王朝)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材料三: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个方面下重手。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1. (1)  材料一中“家天下”的出现,反映了什么制度的变化?这一制度从哪位国君开始的? 
    2. (2)  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个国君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形成的由上至下哪四个贵族等级?这种制度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为解决军队战斗力“低下”,他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重要作用?
    4. (4)  根据材料三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