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市中区模拟)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 (2) 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C装置也可用于制取氧气,与B装置比较其优点是
    3. (3) 甲烷 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通过加热无水醋酸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因此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4. (4) 实验室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到(填“a”或“b”)导管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
  • 1. (2024·龙岗模拟) 家用燃料的变迁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我国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柴草、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发展历程。探究小组开展相关项目式活动。

    任务一:认识燃烧条件

    1. (1) 钻木取火(如图1),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
    2. (2) 任务二:调控燃烧

      探究小组以纯柴油(D100)、含乙醇10%(DE10)、20%(DE20)、30%(DE30)的柴油为研究对象,探究乙醇部分替代柴油,燃烧时能否减少CO排放量。乙醇掺混比例和柴油机转速对CO排放的影响实验数据如图2,可得到结论(答一点)。

    3. (3) 任务三:燃料多样化

      甲醇(CH3OH)是全球公认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捕集工业废气中的CO2与“绿氢”合成甲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出路之一。探究小组对甲醇燃烧产物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甲醇燃烧产物有哪些?

      【查阅资料】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

      猜想二:CO、H2O;

      猜想三:

    4. (4) 【实验探究】

      将甲醇在一定量O2中的燃烧产物依次通过如下图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B、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填实验现象)。

    5. (5) 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过程中装置F的作用是
    6. (6) 【得到结论】猜想三成立。

      在此实验中,甲醇燃烧使用O2而非空气的原因是

  • 1. (2024九下·廉江月考)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2. (2) 实验室选择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此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若用C装置收集,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到,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4. (4) 二氧化氮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氮,气体应从(填“b”或“c”)端通入,为了防止污染环境,F装置要与上图中(填字母序号)装置相连接。
  • 1. (2024九下·吉安期中) 规范严谨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CO2验满 B . 稀释浓硫酸 C .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 . 塞紧橡皮塞
  • 1. (2023·柳南模拟) 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H2、CO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检验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时观察到红棕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混合气体的组成情况可能有(   )

    A . 2种 B . 3种 C . 4种 D . 5种
  • 1. (2023·昭平模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为;若利用空塑料输液袋(如图E)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的(填“a”或“b”)端,如果燃着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4. (4) 与B装置对比,采用C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采用C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5. (5) F装置中的纸风车是由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后的滤纸晾干制成,在纸风车的a叶片上滴1滴稀硫酸,b叶片上滴1滴蒸馏水,c叶片不做处理,再将纸风车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通过对比(填“ab”或“bc”或“ac”)叶片,说明CO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 1. (2024·宁明模拟)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问答下列问题。

    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所示。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所示。

    1. (1) 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能源燃烧(填“吸收”或“释放”)CO2;写出用Ca(OH)2溶液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
    2. (2) 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请写出一条有助于碳中和的建议:
    3. (3) 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填物质名称)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最好。
  • 1. (2024·浦北模拟)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用装置B制取CO2的方法为将块状石灰石放在有孔隔板上,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与装置A相比,其优点是
    3. (3) 写出用装置B制取CO2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
    4. (4) 用装置B制取并用集气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 , 可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接口序号)。
    5. (5) 检验CO2装置(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 (2024·东莞模拟)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 CO2及 CO2的性质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A . 制备 CO2的药品 B .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发生装置 C . CO2 的验满方法 D . 通入 CO2后较高的蜡烛先熄灭
  • 1. (2024·潮阳模拟) 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 (1) 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b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的化学方程式:,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写装置的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