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南开模拟) 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一些;

    (2)在调节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

    (3)如图乙所示,小组同学在杠杆左侧距支点18cm处悬挂2个钩码并保持不变,多次改变支点右侧的钩码个数,并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阻力/N

    阻力臂/cm

    动力/N

    动力臂/cm

    1

    1

    18

    1.5

    12

    2

    1

    18

    2

    9

    3

    1

    18

    3

    6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与动力臂成(选填“正比”或“反比”)关系;

    (4)若不在C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从竖直位置转到图丙所示位置时,其示数会(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A.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避免偶然性,验证普遍规律

    (6)如图丁所示,一名工人正在用扳手拧下工件上一个紧固的螺丝,尽管他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却没能成功,结合上面(3)的结论,为了把螺丝拧下来,你给他的建议是。(写出一种即可)

  • 1. (2024·越秀模拟) O为支点的轻质杠杆原处于水平静止。

    1. (1) 在杠杆左边某处挂上G = 10N的钩码,在另一处施加力F,图三个情景中可以使杠杆仍处于水平静止的是图(选填编号);
    2. (2) 如图丁,分别在杠杆上的A、B两点施加力F1、F2 , 使杠杆水平静止,测得F1与F2的大小相等(F2未画出)。

      ① 画出F1的力臂L1

      ② F2的力臂L2L1(选填“>”、“=”、“<”)依据是

  • 1. (2024·云南)  实验小组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解释桔槔的使用原理。

    1. (1) 实验前,杠杆水平静止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将杠杆左下角物块M取走后,不调节平衡螺母,杠杆保持水平位置静止(选填“仍能”或“不能”);
    2. (2) 调节杠杆水平平衡,进行多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12.0

      1

      24.0

      2

      2

      5.0

      1

      10.0

      3

      3

      10.0

      2

      15.0

      4

      3

      12.0

      3

      18.0

      ①分析表中的数据,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用表格中的字母表示)。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②如图乙,此时在右侧钩码下端加挂一个钩码,杠杆会(选填“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3. (3) 桔槔是我国古代的取水工具,如图甲,在井边竖一根树杈,架上一根横木,横木的一端绑上大石块,另一端系绳和水桶,简化图如图乙。若水桶盛满水后,为减小人向上提水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选填“增大”或“减小”)石块的质量或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杠杆的支点;
    4. (4) 图丙为桔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模型图,A处所吊水和水桶的总质量为m1 , O处为支点,杠杆的质量为m0 , 重心在C处,B处所挂石块的质量为m2 , AO=l1 , OC=l0 , OB=l2。请写出的表达式,l2=(用字母m0、m1、m2、l0、l1表示)。
  • 1. (2024·泸州) 在某届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明制作的“杆秤液体密度计”如图甲所示,选取了一根质量不计的硬质轻杆,P为提挂点,P点的左侧端点A处悬挂透明塑料杯,右侧悬挂秤砣,不计细线质量。将相同体积不同密度的待测液体加入杯中,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杠杆平衡时,秤砣悬挂点到P点的距离与待测液体的密度成一次函数关系,即可在杠杆上均匀标出刻度线来测量液体密度。其制作与测量过程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 (1) 距离左端点A处10cm的位置制作提挂点P;用天平称得空塑料杯质量如图乙所示,则空塑料杯质量为g;右侧秤砣采用50g钩码拴上细线制成;
    2. (2) 将空塑料杯悬挂在A点,调节右侧秤砣细线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细线位置处标记为“0g/cm3”,此刻度线到提挂点P距离为cm;
    3. (3) 将100mL密度为1g/cm3的水倒入塑料杯中,在液面处作标记,调节秤砣细线位置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并在此时秤砣细线位置处标记为“1”,此刻度线到提挂点P的距离为cm;将“0”到“1”刻度线之间均分10等份,则该密度计的分度值为g/cm3;按该分度值在杠杆上均匀画出刻度线,即杆秤密度计制作完成;
    4. (4) 用制作好的密度计测量某一液体密度时,将100mL,的液体倒入空塑料杯中,秤砣细线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待测液体密度为g/cm3
    5. (5) 制作好的密度计不仅能够测出液体的密度,还可以测算某些固体的密度。某次测量时,小明将石块放入空塑料杯中,杠杆平衡时,秤砣细线在“0.5”刻度处,再向杯中加水至100mL标记处(石块浸没),杠杆再次平衡时,秤砣细线在“1.3”刻度处,则小石块的密度为g/cm3
  • 1. (2024·自贡) 如图,小王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为50克的钩码若干个(g取10N/kg)。

    1. (1) 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可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 (2) 在图乙中杠杆平衡时,若在杠杆左右两边所悬挂的钩码下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选填"左”或”右”)端下沉;
    3. (3) 如图丙所示,在A点悬挂3个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则拉力大小为N。若保持杠杆平衡状态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由a方向缓慢转动到b方向的过程中,其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 (2024八下·哈尔滨月考)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前,如图甲,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移动。实验中,如图乙,在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在点施加一个最小为N的力,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 1. (2024八下·阳谷月考) 下面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甲所示:

    ①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则在B点处应挂个同样的钩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把B点处的钩码取下,在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果小王又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考虑杠杆的影响,发现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仍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4N。

  • 1. (2024·广东模拟)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此时杠杆处于状态(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向调节平衡螺母(选填“左”或“右”)。这样做是为了消除对实验的影响以及便于测量力臂。

  • 1. (2024八下·昭阳月考)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1. (1) 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出现如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2. (2) 实验中,小明多次调节左端钩码的位置,并移动右侧钩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记录多组数据,完成后,小亮认为实验结论就具有普遍性了,他这样的操作,(选填“完全”或“不完全”)符合实验要求,原因是
    3. (3) 保持左侧悬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不变,调节右侧悬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对应的力F和力臂l1大小,绘制成图像如图丙所示。图像中每个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方形面积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 (4) 如图丁所示,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g,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实验中始终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a位置竖直向下拉时,测力计的示数为N;弹簧测力计由图中a位置转至b位置时,其示数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g取10N/kg)
  • 1. (2024九下·回民模拟) 刘杨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安装好杠杆后,发现其左端下沉,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

    (2)如图乙所示,杠杆调节平衡后,在A处悬挂3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如果在B处施加一个拉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拉力方向可自由调整,当调整到拉力最小时,大小为N;

    (3)她又制作了一个简易杠杆,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它两边恰当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同种硬币,使其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若两边同时各增加一枚硬币,则杠杆的端将下沉。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