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威海模拟) 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实验次数

    1

    2

    3

    U/V

    3

    2

    1

    I/A

    0.3

    0.2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最(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若电路仅有一处故障,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记录数据如上表。第3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将表格填写完整。分析数据可得:

    (4)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继续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从实验室又找来阻值为5Ω、15Ω、20Ω、25Ω的电阻。将10Ω的电阻换成15Ω后,若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1.5V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换用25Ω的电阻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1.5V,为了让25Ω的电阻也能完成实验,他设计了如下三个调整方案。其中方案可行的是。(选填字母)

    A.在电路中多串联一个l0Ω的电阻,其余操作不变

    B.不变,将电源电压调整为2.5V

    C.电源电压不变,改变的大小为2V

  • 1. (2024九下·镇江模拟) 如图所示,超超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使用电源电压6V恒定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灯泡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约为8Ω)。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灯泡变暗);

    (2)现有规格为“10Ω   2A”、“20Ω  1A”和“50Ω  0.2A”的三个滑动变阻器,超超应在其中选择规格为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4)排除故障,再次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5)因为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小明想通过实验来比较灯泡“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一半时的电功率P1”和“实际电流是额定电流一半时的电功率P2”的大小,但小明的同学没有通过实验也比较出了它们的大小,P1 P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完成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后,同组的欣欣同学把该电路的灯泡换成了定值电阻,电源换成了未知电压的新电源,使用规格为“4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电路其它部分均不改变,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可供选择的4个定值电阻分别为5Ω、10Ω、15Ω和20Ω;

    ①将5Ω电阻连入电路,正确操作下,闭合开关,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1为0.1A,将滑动变阻器移到适当位置,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量ΔI1=0.2 A,记录数据;

    ②断开开关,将5Ω电阻换成10Ω电阻接入电路,正确操作后,读出电流表示数I2 A,记录数据,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 Ω;

    ③若要顺利完成以上4组实验,则电压表示数的控制范围是 V。

  • 1. (2024九下·浔阳期中)  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 . 它们的实验电路可以是相同的 C . 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 . 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 1. (2024·贵港模拟) 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明准备了4节新干电池、阻值分别为10Ω、20Ω、30Ω、40Ω、50Ω的定值电阻、铭牌上标有“20Ω 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

    1. (1)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 (2) 闭合开关前,应将图18甲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选填 “左” 或“右”) 端。
    3. (3) 小明将10Ω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阻两端电压为4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 把10Ω电阻换成20Ω电阻后,此时移动滑片P,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 V,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4. (4) 当小明将50Ω电阻接入电路时,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都无法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V,则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
    5. (5) 完成实验探究后,小明得出结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6. (6) 另一小组的小红同学又利用原有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测出了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请帮他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S、S1和S2 , 移动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②闭合开关S、S1 , 断开S2 , 保持滑片位置不变,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③闭合开关S、S2 ,  断开S1 ,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4V;

      ④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电阻R=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1. (2024九下·金安模拟) 小红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两节新干电池、滑动变阻器(10Ω 1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和定值电阻若干。实验过程如下:

    (1)请根据小红设计的电路图甲将实物图乙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交叉)。

    (2)将R=5Ω的电阻接在图甲中a、b间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断开开关,保持滑片不动,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下一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闭合开关,,再依次更换a、b间电阻为15Ω、20Ω继续实验。

    (3)他们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电流表示数I与a、b间电阻R阻值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由丙图可知: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比。

    (4)当他们用25Ω的电阻替换20Ω的电阻后,发现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不能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为继续完成此次探究,下列方案正确的是(选填“A”或者“B”)。

    A.将滑动变阻器更换为“50Ω 1A”的滑动变阻器,其余不变

    B.将电压为3V的电源更换为电压为4.5V的电源,其余不变

  • 1. (2024九下·南京模拟) 完成以下电学实验:

    (1)第一组同学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①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该导线上画“×”,并在图上改正(所画的导线不能交叉)

    ②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最(选填“左”或“右”)边;

    ③分别选用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20Ω)中的一个完成三次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铭牌标有“20Ω1A”,则定值电阻两端控制的最小电压为V;

    (2)第二组同学用图乙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其中电压表量程0~15V,电流表量程0~0.6A;

    ①正确操作,记录三个电表的数据;

    ②根据数据画出图像,如图丙,依据图线(选填“A”或“B”)可得出结论;

    (3)第二组同学将图乙电路拆下三个元件,如图丁,在ab间接入某未知电阻,根据电压表示数和图丙信息可得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可以测量的最大阻值是Ω;

    (4)第三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戊的电路,测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灯泡额定电流为0.3A,R上标有“20Ω,0.5A”,步骤如下:

    ①只闭合S1 , 将R的滑片调整至合适位置,电流表示数为0.3A

    ②只闭合S2 , 将R的滑片移至左端,读取电流表示数为0.3A

    ③只闭合S2 , 将R的滑片移至右端,电流表示数为0.1A

    ④只闭合S2 , 读取电流表示数为0.2A

    正确排序有多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Ω。

  • 1. (2024九下·宁德模拟) 小宁利用图甲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 4.5 V不变, R0为电阻箱,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5Ω 2A”。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最左端是为了

    (3)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时,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为零,而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变化,电路中故障可能是(只写一种);

    (4)排除故障后,调节电阻箱阻值R0为4Ω,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U0 ,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记为A;

    (5)断开开关,调节电阻箱阻值R0为8Ω,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P,直到,再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6)继续实验,电阻箱的阻值不得超过Ω;

    (7)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宁又利用原实验器材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电源电压U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 , 请根据小宁的设计方案,将小灯泡 (⊗)和电阻箱接入下图电路图中的虚方框内,设计方案如下:

    ①调节电阻箱阻值为R0

    ②闭合开关S,开关 S1连接触点 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③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使开关S1连接触点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 U1

    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用R0、U1、U表示)。

  • 1. (2024九下·长沙模拟) 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器材有:干电池3节,滑动变阻器3个(铭牌上分别标有“20Ω,0.5A”、“50Ω,1A”、“100Ω,2A”字样),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阻值为5Ω、10Ω、20Ω的电阻各一个,导线若干。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选填“A”或“B”)端;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为0,移动滑片P,两表指针不偏转;将与电压表“-”接线柱相连的导线从D端拆下,试触C点,电压表指针不偏转,试触B点,电压表指针不偏转,试触A点,电压表指针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重新开始实验,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0.7V,电流表示数为0.07A。移动滑片P,逐步增大R两端电压,记录电压表的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以电流I为纵坐标、电压U为横坐标,采用描点的方式,画出I-U图像,如图乙所示,依据图像,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的关系,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字样。

  • 1. (2024九下·江西模拟) 【探究名称】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问题】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电路中的电阻发生变化时,电路中的电流也会发生变化。为探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证据】该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来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3)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若两电表均完好,则故障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 记录电阻阻值和电流表示数;

    (5)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每次电阻阻值和对应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解释】

    (6)由图丙可知,实验中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保持V不变;

    (7)由图丙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比。

    【交流】

    (8)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Ω的滑动变阻器;

    (9)以下实验中,与此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

    A.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B.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 1. (2024九下·绥化模拟) 小阳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所用实验器材有:电压恒为4.5V的电源,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规格为“10Ω 2A”的滑动变阻器和规格为“50Ω 1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中,闭合开关将出现的现象是。检查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并画出正确的导线;(导线不允许交叉)

    (2)实验中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片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将5Ω的定值电阻更换为10Ω的定值电阻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使电压表示数恢复到原来的值;

    (3)小阳根据实验所得数据画出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且实验中各电路元件完好,读数、记录均正确。但老师发现五次实验中有一次未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控制电压表示数一定,根据图乙中的数据分析,阻值为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时未移动滑片,在这次实验之前的那一次实验,小阳选取的是阻值为Ω的定值电阻;

    (4)实验中为了顺利完成五次实验,小阳应选择滑动变阻器(填“”或“”)进行实验;为了用所有的定值电阻正确完成五次实验,应利用变阻器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至少保持V不变。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4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