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西安月考) 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小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钩码,对卡片施加两个拉力。为探究这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选择小卡片进行实验,目的是可忽略卡片的重力 B . 实验过程中,应该使卡片处于静止状态 C . 卡片两侧的滑轮的高度必须相同 D . 为了研究一对平衡力是否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可以将卡片从中间剪成左右两半
  • 1. (2024八下·墨玉月考)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物重4N,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分别为(  )

    A . 4N    4N B . 4N    0N C . 4N    8N D . 0N    4N
  • 1. (2024八下·绵竹月考) 如图甲所示,这是小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 (1) 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或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
    2. (2) 小明将系于小卡片(不计自重)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选填“相同”或“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大小。
    3. (3) 当小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小卡片扭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由此实验步骤可知只有作用在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4. (4) 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明下一步操作是
  • 1. (2024八下·仁寿期中) 如图所示是某科创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活动中,本组同学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了以下甲、乙、丙三种实验装置来完成实验。其中A为方木块,B为底部带轮子的实验小车,C为一轻薄塑料片,实验中所用每一个钩码质量均为50g,不计绳重及其绳子与滑轮之间摩擦(g取10N/kg)。

    1. (1) 在三种实验装置中,固定在桌子边缘的滑轮的作用是;该实验中科创小组的同学们是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 (2) 小明所在的小组发现他们使用甲实验装置探究过程发现,无论只在左边还是只在右边单独悬挂一个钩码,方木块A均处于静止,而小军采用他们设计的乙实验装置来探究,却没有这种情况,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对该实验影响较大。
    3. (3) 通过大家的探究和分析,小丁和老师最后选择丙实验装置来进行探究。当卡片C平衡时,小丁将卡片转过一定角度,松手后,同学们发现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保持松手前的状态。设计该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
    4. (4) 为了验证当两个力作用同一个物体上时才能平衡,在如图丙装置所示情况下,小丁同学下一步的操作是
  • 1. (2024八下·于都期中)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

    1. (1) 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在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下,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经过同学们分析讨论,认为是对实验结果产生了影响;
    2. (2) 改进的实验器材如图乙所示

      ①在一张轻质卡片的对角打孔,并在两孔之间画一条直线;

      ②手拿住小卡片,在细线两端各挂上一个50g的钩码,放手后,小卡片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小卡片受力(选填“平衡”或“不平衡”),小卡片受到的合力大小是N;

      ③保持细线两端所挂钩码均为50g不变,将小卡片转至一定角度,松手后小卡片转动,说明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④在左端再挂上一个50g的钩码,小卡片将(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保持静止”);

      ⑤通过实验,能得出二力平衡的两个条件是两个力大小,方向 

  • 1. (2024八下·永修期中)  如下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组实验都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时应选择较(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桌面;
    2. (2) 如图甲所示,当左右两端托盘内同时放两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木块静止,此时木块受到的两个拉力大小,方向
    3. (3) 如图乙所示,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选填“会”或“不会”)转动,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应作用上;
    4. (4) 小华用轻质硬纸板代替小车做实验,如图丙所示,用剪刀将硬纸板从中间剪断,这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应作用上;
    5. (5) 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图乙所设计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1. (2024八下·大余月考)  某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木块通过两根水平细线与钩码相连,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

    1. (1) 图甲中,在左边和右边各挂一个钩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此时木块处于(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2. (2) 接着在图甲中左边加挂一个钩码,这是为了改变,发现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选填“平衡”或“不平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木块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3. (3) 经过思考与交流后,实验小组决定改进实验设计,设计了图乙所示装置,该装置中卡片要选择轻质的,这是为了排除对实验的影响;
    4. (4) 在图乙所示装置中,当左边和右边各挂一个钩码时,将卡片绕其中心在竖直面内转动一定角度,如图丙所示,这样做可以控制卡片两边受力的大小相同且,松手后,卡片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表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需要作用在上;
    5. (5) 为了探究猜想“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如果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一步的操作是
  • 1. (2024八下·丹徒月考) 如图甲是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规格相同),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都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4)另一同学若使用两个如图丙放置的滑轮使纸片静止,此装置(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 1. (2024八下·大同月考) 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木块放在(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木块静止;

    (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时,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如果,方向相反,作用在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了。

  • 1. (2024八下·台山期中) 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卡片(填“翻转”或“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填字母)。

    A.小卡片容易扭转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