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

    材料一: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周易》)

    舫,舟也。天子造舟①,诸侯维舟②,大夫方舟③,士特舟④,庶人乘柑⑤。(《尔雅》)

    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⑥。木兰为君棹,黄金错其间。(《汉乐府·铙歌》)

    【注释】①造舟:多条船并列而成。②维舟:四条船并列而成。③方舟:两条船并列而成。④特舟:单船。⑤柎:木筏或竹筏。⑥笮,____。

    材料二:

    材料三: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①,乃喟然而叹曰:“计然②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③。故善治生④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⑥。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选自《史记·货殖列传》)

    【注释】①会稽之耻:越王勾践会稽被困之耻。②计然:春秋时期著名谋士。③与时逐:随时逐利。责:责求,要求。④治生:经营产业。⑤贫交:贫穷的朋友。疏昆弟:远房同姓的兄弟。

    1. (1) 任务一:推测词义

      《愚公移山》和《送东阳马生序》中“箕”和“箧”这两个从“蓊”的字都指竹制品。请你结合语境和字形,推断《汉乐府·铙歌》中“笮”的意思,并写出推断过程。

    2. (2) 任务二:品诗赏画

      品析诗画中的“扁舟”。

      根据要求,完成表格。

      辑录写“舟”的古诗

      探究“舟”的意蕴

      闲来垂钓碧溪上,①。[李白《行路难(其一)》]

      “舟”是李白通往理想彼岸的工具。

      ,③。(王湾《次北固山下》)

      ,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3. (3) 运用“舟”的意蕴探究,借助以下知识卡片,从材料二中任选一幅作品进行鉴赏。

      知识卡片

      留白: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为了烘托主体,营造意境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给观者留下想象空间。

    4. (4) 任务三:人物联读

      阅读材料三,结合画线句,范蠡的选择让你联想到了下面选项中的哪个人物?简述理由。

      A.诸葛亮(《三顾茅庐》) B.陶渊明(《桃花源记》) C.吴均(《与朱元思书》)

    5. (5) 任务四:探究意象

      结合以上材料,探究“扁舟”这一意象深受文人青睐的原因。

  • 1. (2024八下·广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诗歌的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 1. (2024八下·伊犁哈萨克期中) 文言文阅读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未。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迎泰时乱,率妻子邑人未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问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于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时亟辈,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节选自苏轼《游沙湖》)

    【注】①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②相(xiàng)田:看田地的好坏。相:察看. ③休将白发唱黄鸡:在晚年的时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时光易逝。庞安常:当时有名的医生。 王逸少:即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遂与外人间隔    间隔

      处处之    志

      谁道人生无再  少

    2. (2) 下列语句加点的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 (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4. (4) 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5) 句子翻译。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6. (6) 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 1. (2024七下·阿克苏月考)  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呐喊》等。 B .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叙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传奇故事。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女儿情怀。 C .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黄河学习的决心。 D .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 1. (2024八下·瑞昌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桃源洞在县南三十里,洞下有遇仙桥,桥左右山陇 , 方竹郁翠。迤北里许,为清风桥。又里桃花溪。……考《晋书·隐逸传》有刘歆之子骥,采药衡山,见二石门,一闭一开,从开者入,深广不可测。既远失道,就樵人问径,而归后欲更往,不可复得。大率渊明所指必此人也。

    洞当孔道 , 使车所至,往往蹑屐焉。而无亭以憩,先是右廷尉所江公捐金构之,恐木久易朽,下令所司结砖为亭,方台石室千载可垂。……攀石层级而上,形胜景概,清幽奇邃,著于人寰,真天造也。……白石清泉,豁然高举,此地不为东园绮里者,少矣。避秦之事,何必问有无哉。

    (选自陈性学《桃川八方亭记》,有删改)

    【注】①山陇:山丘。②迤:往。③孔道:关口,这里指桃源洞的洞口。④蹑屐:拖着木屐,穿着木屐。⑤所司:有司,指主管的官吏。⑥问:追究,考察。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许②为③念

    2. (2)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归后欲更往,不可复得。

      ②避秦之事,何必问有无哉。

    3. (3) 本文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均叙述了“桃源”这个地方,二者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请简要分析。
  • 1. (2024·郴州模拟) 文言文阅读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①,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②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尼③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④君往,何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⑤。及东炮台陷,弹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⑥。

    (节选自《清稗类钞·忠荩类》)

    【注释】①松江千总:清代驻守松江的武官。②衅:战祸。③尼:阻止。④趣:同“促”,催促。⑤助:勉励;⑥置:停。

    1. (1) 下列对加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3) 请翻译下面句子。

      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

    4. (4) 【甲】文用“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一句凸显了唐雎的不畏强暴、有胆有识的特点,【乙】文也运用了类似的手法,请你找出一句并分析。
  • 1. (2024七下·期中) 综合性学习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七年级(一)班同学正在筹备“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同参加。

    1. (1) 班级将在教室张贴爱国名言书法作品,请你从下列选项中挑选出不符合本次活动主题的一项( )

    2. (2) 小文同学正准备用《土地的誓言》(节选)参加本次爱国诗歌朗诵比赛,请你协助他制作背景PPT并指导朗读。

      制作

      PPT

      联系作品内容,我建议选择①图(填字母)作为朗诵的背景图片,因为②

      朗读

      指导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语气要慷慨激昂,“必须”要重读,不只是因为反复的手法,更因为它表达了③

  • 1. (2024八下·阿克苏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阡陌交通    ②便还家   ③便向路   ④处处之 

    2.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 (3) 用原文语句作答:

      ①文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是:

      ②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③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4. (4)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 1. (2024·揭阳模拟)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班级准备举行“诗歌朗诵比赛”,如果你要朗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诵呢?请说明理由。 
  • 1. (2024八下·溆浦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南阳刘驎之,字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不复知处矣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船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相谓曰:“可试如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世间。

    (选自陶渊明《搜神后记》,有删改)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1. (1) 下列对文中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

      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驎之欲更寻索,不复知处矣。

    4. (4) 《桃花源记》中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中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矣”。两篇文章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