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为探究细菌X侵入小鼠体内后,小鼠免疫应答的方式,某小组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将不带特殊病原体的若干健康小鼠分成甲、乙两组,分别注射细菌X和生理盐水,10天后分离出甲组小鼠的T细胞、甲组小鼠的血清、乙组小鼠的T细胞、乙组小鼠的血清,将这些T细胞或血清分别注入提前一天注射过细菌X的I、Ⅱ、Ⅲ、Ⅳ组小鼠体内,然后逐日检查各组小鼠脾脏内活菌量,结果如图1。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Ⅱ组与Ⅳ组曲线增长趋势相近,说明血清中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细菌繁殖 B . 比较I组与Ⅲ组曲线变化的差异,说明活化的T细胞能抑制细菌数量增长 C . 综合两组实验结果,说明细菌X生活在细胞内,且T细胞不能直接杀伤细菌X D . 可初步推测活化的巨噬细胞可能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T细胞,进而杀伤细菌X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小鼠皮肤受刺激后,受刺激区域TRPV1神经元被活化进而出现红肿等炎症症状,此时在受刺激区域附近检测到大量辅助性T细胞、细胞因子IL-17以及CGRP(一种由TRPV1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注射Na+通道抑制剂、CGRP拮抗剂的小鼠均可使免疫反应显著减弱。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 CGRP为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 B . TRPV1的活化可激活特异性免疫反应 C . 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 D . 推测给小鼠注射抗IL-17抗体,皮肤炎症会加剧
  • 1. (2024·广东模拟) 研究发现,体外转录合成的mRNA与天然RNA是有差异的,天然RNA具有核苷碱基修饰,因而可对抗RNA酶的水解。新冠病毒mRNA疫苗需用脂质纳米颗粒(LNP)包裹体外合成的mRNA向细胞内递送,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分析图9可知,体外合成的mRNA被封装在LNP中以的方式进入靶细胞,形成内体小泡。进入靶细胞的mRNA会被细胞中的识别,从而激活RNA酶,使mRNA在翻译为抗原蛋白前被降解。
    2. (2) 科学家对体外合成的新冠病毒抗原蛋白mRNA进行处理,再用LNP包裹并递送至靶细胞,以避免其被识别和降解,抗原蛋白合成量显著。抗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从而使宿主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虽然新冠病毒变异快,但科学家通过对原mRNA疫苗进行的处理,即可获得新的变异株抗原的疫苗,因此mRNA疫苗比传统疫苗更能快速应对病毒变异。
    3. (3) 科学家进一步计划用mRNA技术开发“癌症疫苗”用于治疗癌症。请根据新冠病毒mRNA疫苗技术写出“癌症疫苗”的主要研究思路:
  • 1. (2024高二下·宁波期中)  流感(流行性感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以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等。无并发症者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要较长时间。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由于流感病毒的侵袭,人体的呼吸道上皮出现破损,往往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此时损伤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发使人产生痛觉,痛觉的产生部位是。同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蛋白质和液体逸出,形成局部肿胀。
    2. (2) 少部分病毒进入人体内环境后,由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后,将抗原呈递给(填细胞名称),此时该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⑤结合,这是激活细胞⑤的第二个信号。细胞毒性T细胞⑩被抗原激活后,在增殖分化为细胞⑧和⑨的过程中需要细胞因子的参与加速该过程。图中物质②的作用是
    3. (3) 病毒入侵后,被感染的细胞释放出干扰素,同时吞噬细胞进入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吞噬流感病毒。吞噬细胞与淋巴细胞都具有抗原识别作用,区别是
    4. (4) 流感病毒侵入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后,可与该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实现(体液/细胞)免疫。
    5. (5) 患者痊愈后仍有再次感染的风险,但再次感染后病症会比第一次感染轻,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 1. (2024高三·茂名模拟)  研究发现三特异性抗体可实现对小鼠多发性骨髓瘤细胞(MM)的选择性杀伤,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的三种抗体融合可得到三特异性抗体 B . MM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可导致CD38表达量增加 C . 三特异性抗体通过T细胞的活化并释放细胞因子提高对MM的杀伤力 D . 三特异性抗体与CD28结合抑制T细胞的死亡从而使T细胞维持一定数量
  • 1. (2024高三下·湛江模拟) 过敏性鼻炎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环境变应原引起的鼻黏膜慢性炎症。耐受型树突状细胞(tDC)可以通过有效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来引起免疫耐受,也能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和活化来引起免疫耐受,从而减轻上呼吸道炎症反应,部分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初始T细胞指未受抗原刺激的原始T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注:PD-L1为表面抗原分化㧀,tDCs为耐受型树突状细胞,IL-10、IL-21、TGFβ、IL-35、IDO 等均为细胞因子。

    1. (1) 人体在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填“会出现”或“不会出现”)过敏反应。一般来说,浆细胞的产生需要双信号,结合过敏反应来看,这两个信号分别是
    2. (2) 初始T细胞可分化为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其中辅助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是。结合上图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初始T细胞分化出三种调节性T细胞的原因是
    3. (3) 丙酸氟替卡松与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是两种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物,两者均通过降低IL-4 的含量,提高 IFN-γ(一种干扰素)的含量来达到治疗效果,安慰剂是一种“模拟药物”,除不含药物的有效成分外,其余物理特性与药物相同。某小组拟对两者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请写出探究思路:
  • 1. (2024·贵州模拟)  研究人员以肿瘤细胞表面靶向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进而制备了抗体——药物偶联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骨髓瘤细胞与B细胞经电诱导融合后即为杂交瘤细胞 B . 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通入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pH C .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D . 抗体—药物偶联物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属于细胞坏死
  • 1. (2024高三下·贵阳模拟) 病原体进入人体内后,由于它们含有特异性的抗原,会引起体内产生针对此类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简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所示过程为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 B . 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它既可以游离,也可以存在于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胞上 C . 图中四个 B淋巴细胞表面不同的受体,均可以与该抗原特异性结合 D . 记忆B细胞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能迅速产生大量抗体,发挥免疫效应
  • 1. (2024高三下·昆明模拟)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免疫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②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场所

    ③树突状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④辅助性T细胞摄取、处理抗原后呈递给B细胞,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

    ⑤B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受刺激后,都可以经历活化、增殖过程

    A . 2项 B . 3项 C . 4项 D . 5项
  • 1. (2024·昆明模拟) 为探究某复方草药对学习记忆障碍小鼠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某研究小组给实验小鼠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建立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并将其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用生理盐水灌胃,乙组用该复方草药灌胃,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下图。

    注:NK 细胞是一类能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细胞的淋巴细胞。胸腺指数是指胸腺质量占小鼠质量的百分比。

    1. (1) 甲组的作用是
    2. (2) 研究发现氢溴酸东莨菪碱会抑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其抑制机理可能是(答出2点即可)。
    3. (3) 胸腺属于免疫系统中第道防线的组成部分。胸腺指数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免疫功能的增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该复方草药能通过提高模型小鼠的(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改善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
    4. (4) 与NK细胞相比,效应T细胞能杀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5. (5) 已知西药X也能改善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且改善机理与该复方草药相似,请设计实验比较两种药物的作用效果(写出实验思路)。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