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植物细胞内的有机酸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而后进入细胞质基质,再通过液泡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入pH较低的液泡中。当液泡中的有机酸达到一定浓度,会在氢离子浓度梯度的驱动下,与氢离子同向运出液泡被降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有机酸的产生部位主要是线粒体基质 B . H+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 . 液泡参与调节植物细胞内的pH D . 转运有机酸进出液泡的膜蛋白相同
  • 1. (2024·广西模拟) 科研团队通过在水稻中过量表达OSA1蛋白,显著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其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水稻叶肉细胞通过分布于上的光合色素,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该过程产生的ATP和NADpH为光合作用的阶段提供物质和能量。
    2. (2) 水稻叶片保卫细胞质膜表面的OSA1蛋白受光照诱导后活性提高,其功能增强,将H+大量运输到细胞外建立质子梯度,促进K+通过方式进入保卫细胞,导致细胞,而促进气孔打开。
    3. (3) 气孔导度增大,有利于提高植物的作用,促进根细胞对水和NH4+等无机盐的吸收;土壤高浓度的NH4+可促进对其的转运,进入根细胞的NH4+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利用TCA循环产生的2-0G,在相关酶的作用下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
    4. (4) 通过过量表达OSA1,一方面可促进气孔打开为光合作用提供足量的;另一方面可促进根系吸收NH4+ , 为光合作用过程中等物质的合成提供N元素,最终显著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 1. (2024高一下·珠海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胞胞吞的物质必须是固体的 B .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简单扩散进入细胞 C . 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D . 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才能进入细胞,并消耗能量
  • 1. (2024高三下·昆明模拟) 质子泵是生物膜上运输H的转运蛋白,V型质子泵(图甲)和F型质子泵(图乙)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其中▲代表H+

    回答下列问题。

    1. (1) V型质子泵运输H时(填“消耗”或“不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判断依据是
    2. (2) 若图甲中的生物膜为溶酶体膜,其上含有的V型质子泵可维持溶酶体内pH酸性和细胞质基质pH中性,则图中代表细胞质基质的是侧。少量的溶酶体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原因是
    3. (3) 若图乙中的生物膜为类囊体膜,光反应中水分解为氧和H+发生在A侧,F型质子泵可以利用H梯度合成ATP。当光照强度减弱时,ATP合成量,原因是。此外,光反应中H还参与的合成。
  • 1. (2024高一下·马山期中) 如图一是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蛋白,具有离子选择性,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甲乙代表生物膜的成分,abcd代表被转运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运输方式。图二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横坐标)的变化。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

    1. (1) 很多研究结果都能够有力地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理论。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2. (2) 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其对 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对 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乙] 的活动。
    3. (3) O2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方式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4. (4) 与①方式相比,③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上合成的,与③相比,④方式的不同之处是需要消耗,主要来自于 (细胞器)。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一种转运蛋白X在顺浓度梯度下可将Na+转运进入细胞,同时可借助膜两侧Na+浓度差的势能将葡萄糖逆浓度运输到小肠上皮细胞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Na+浓度差对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没有影响 B . 核糖体合成X后直接由囊泡将其运输至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 C . Na+和葡萄糖均由X转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两者的运输方式相同 D . 虽然X既可转运Na+又可转运葡萄糖,但其在转运物质时仍具有特异性
  • 1. (2024高三下·关岭模拟) 在心肌细胞内有一种特殊的内质网—肌质网,该内质网膜上的Ca2+—ATP酶(催化ATP水解并运输Ca2+)具有维持细胞质基质中较低Ca2+浓度的作用。研究发现,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心肌缺氧会导致心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升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心肌细胞内能与Ca2+—ATP酶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只有Ca2+ B . 人进行剧烈运动时,Ca2+—ATP酶运输Ca2+的能力可能会下降 C . Ca2+—ATP酶在运输Ca2+时,Ca2+是逆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D . 肌质网膜控制物质进入肌质网腔,能体现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 1. (2024·贵州模拟)  研究发现,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如图表示了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图中A是载体蛋白,每次转运葡萄糖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B . 若图中①过程消耗能量,则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可能是胞吞 C . 图中②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③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D . 有氧条件下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产生的ATP比正常细胞多
  • 1. (2024·贵阳模拟) ABC转运蛋白是一类跨膜转运蛋白,参与细胞吸收多种营养物质,每一种ABC转运蛋白对物质运输具有特异性。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转运过程如图1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有氧呼吸受阻,ABC转运蛋白完成转运过程的速率会受到影响 B . ABC转运蛋白可协助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C . Cl-和氨基酸依赖同一种ABC转运蛋白跨膜运输 D . ABC转运蛋白可提高水分子的跨膜运输速度
  • 1. (2024高三·广东模拟) 如图所示,在小肠腔面,细胞膜上的蛋白S有两个结合位点:一个与Na+结合,另一个与葡萄糖分子结合。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葡萄糖分子也随之进入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葡萄糖在蛋白S的协助下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 . 小肠上皮细胞基膜上Na+—K+泵的功能是催化ATP水解,运输Na+、K+ C . 蛋白S作为载体,既能运输葡萄糖,又能运输Na+ , 说明载体运输不具有专一性 D . Na+—K+泵使膜内外Na+浓度趋于一致,以维持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