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诸暨月考)  甲植物细胞核基因具有耐盐碱效应,乙植物细胞质基因具有高产效应。某研究小组用甲、乙两种植物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相关研究,基本过程包括获取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筛选融合细胞、杂种植株再生和鉴定,最终获得高产耐盐碱再生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研究目标,在甲、乙两种植物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前,应检验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是否具备的能力。为了便于观察细胞融合的状况,通常用不同颜色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若甲植物原生质体采用幼苗的根为外植体,则乙植物可用幼苗的为外植体。
    2. (2)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和果胶,在获取原生质体时,常采用相应的酶进行去壁处理。在原生质体融合前,需对原生质体进行处理,分别使甲原生质体和乙原生质体的失活。对处理后的原生质体在显微镜下用计数,确定原生质体密度。两种原生质体1:1混合后,通过添加适宜浓度的PEG进行融合;一定时间后,加入过量的培养基进行稀释,稀释的目的是
    3. (3) 将融合原生质体悬浮液和液态的琼脂糖混合,在凝固前倒入培养皿,融合原生质体分散固定在平板中,并独立生长、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同一块愈伤组织所有细胞源于。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这些愈伤组织只能来自杂种细胞的理由是哪几项?  (A.甲、乙原生质体经处理后失活,无法正常生长、分裂B.同种融合的原生质体因甲或乙原生质体失活而不能生长、分裂C.培养基含有抑制物质,只有杂种细胞才能正常生长、分裂D.杂种细胞由于结构和功能完整可以生长、分裂) 
    4. (4) 愈伤组织经可形成胚状体或芽。胚状体能长出,直接发育形成再生植株。
  • 1. (2024高二下·诸暨月考) 如图为甲(2n=14)、乙(2n=16)两种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出新个体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过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时,需将细胞置于无菌水中 B .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化学、物理和灭活病毒三种方法 C . B能够发育成D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 . D植株体细胞含有30条染色体,是异源二倍体
  • 1. (2024高二下·封开期中)  研究者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利用光合细菌与嗜热菌选育出耐高温的光合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可获得原生质体 B . 两种细菌细胞核的融合是完成细胞融合的标志 C . 细菌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是细胞具有全能性 D . 选育的细菌能在一定的高温环境中进行光合作用
  • 1. (2024高二下·肇庆期中)  黑胫病对甘蓝型油菜的危害十分严重,黑芥能抗黑胫病,两者不能直接杂交。为解决该问题,科研人员通过如图所示过程获得抗病品系。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X射线处理过程中不会破坏抗黑胫病基因 B . 图中两个过程①所用的酶一样,都用到了胰蛋白酶 C . 过程③处理后,不能在培养基中存活的细胞也可能含抗黑胫病基因 D . 过程④得到的抗病植株都可通过有性生殖得到抗病的子代植株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细胞工程在药物生产和育种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如图是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流程示意图。

    材料二:西湖龙井含有的茶碱是植物细胞的代谢产物,具有提神、抗衰老功效,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实现茶碱的工业化生产。

    1. (1) 从经过免疫处理的小鼠体内分离的B淋巴细胞群能合成并分泌(填“一种”或“多种”)抗体。诱导小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时,采用的化学诱导试剂是。经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培养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该细胞具有的特点,再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的杂交瘤细胞。该过程一般在多孔细胞培养板上进行:先将细胞悬浮液稀释到7~10个细胞/mL,再在每个培养孔中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
    2. (2) 单克隆抗体最广泛的用途是用作体外诊断试剂,如科学家利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单克隆抗体,制作出了早孕试纸,该试纸可以利用尿液诊断早孕的理由是。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可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在注射前需要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降低
    3. (3) 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龙井茶叶细胞培养到阶段,然后从(填细胞器)中提取茶碱;经植物组织培养培育成植株的方式属于(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花椰菜常因感染真菌而患黑腐病,导致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为解决菜农困扰,研究人员用一定剂量紫外线照射含黑腐病抗性基因的某植物叶肉细胞,使其染色体片段化从而失去细胞分裂能力,再与花椰菜幼根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进而培育抗黑腐病杂种花椰菜。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与根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是。除图中②所示的方法外,通常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化学方法是
    2. (2) 融合较好的原生质体呈哑铃型。研究人员用不同浓度PEG诱导,然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融合原生质体,获得结果如表。

      PEG质量分数

      原生质体状态

      25%

      有破碎现象,哑铃型原生质体比例<0.01%

      30%

      形态正常,哑铃型原生质体比例0.03%

      35%

      原生质体出现缩小现象,哑铃型原生质体比例0.01~0.02%

      40%

      原生质体出现缩小现象,哑铃型原生质体比例0.01~0.02%

      当PEG质量分数为35%和40%时原生质体出现缩小现象,原因是。若想确定PEG溶液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最适浓度,需在范围内缩小浓度梯度继续实验。

    3. (3) PEG诱导后需要筛选。筛选时用光学显微镜挑选出含(填细胞器)且形态为哑铃型的原生质体,在黑暗的环境中进一步培养获得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先诱导生芽还是生根取决于
  • 1. (2024高二下·惠城期中)  某病毒对动物养殖业危害十分严重。我国学者拟以该病毒外壳蛋白A为抗原来制备单克隆抗体,以期快速检测该病毒,其主要技术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前,已免疫的脾细胞(含浆细胞)(填“需要”或“不需要”)通过原代培养扩大细胞数量;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写出2种方法)。
    2. (2) 在杂交瘤细胞筛选过程中,常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该培养基对和 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3. (3) 单克隆抗体筛选中,将抗体与该病毒外壳蛋白进行杂交,其目的是
    4. (4) 这种方法制备出来的单克隆抗体有哪些优点?
  • 1. (2024高二下·信宜期中)  花椰菜(2n=18)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某研究小组用花椰菜、紫罗兰两种植物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相关研究,基本过程包括获取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筛选融合细胞、杂种植株再生(图1)和鉴定(图2),最终获得高产抗病再生植株。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花椰菜和紫罗兰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 . 图1中,②常利用灭活的病毒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 . 图2中属于杂种植株的是4和5,1可能是花椰菜 D . 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杂种植株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测定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比,可筛选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
  • 1. (2024高二下·普宁期中)  下列对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
    A . 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诱导融合的方法也完全相同 B . 只有植物体细胞杂交可跨越种属间的生殖隔离,突破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C . 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杂交瘤技术,为生产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 D . 目前科学家终于实现了两个植物物种间的体细胞杂交,得到了同时具有两个物种遗传物质的超级植物,并使它们的性状全部得以体现
  • 1. (2024高二下·河池月考)  自2019年以来,人类与新型冠状病毒抗争的持久战中,单克隆抗体领域也被广泛用于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基础研究、诊断及治疗中。中国科研团队发现了可有效阻断新冠病毒变异株感染的单克隆抗体,其制备过程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 (1) 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灭活的新冠病毒可作为,从而引起机体的免疫。
    2. (2) 过程②诱导细胞融合时体现了细胞膜的性,融合后的细胞在特定的培养基上筛选,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再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其中抗体检测呈阳性的原理是
    3. (3) ④过程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可以在体外进行大规模培养,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胞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并定期更换培养液。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培养时所需气体主要为O2和CO2 , 所以要将细胞置于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其中O2和CO2的作用为
    4. (4) 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答出2点即可)。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