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惠州模拟)  对受体细胞进行显微注射时,细胞膜不会留下孔洞。下列选项中与此现象体现的原理不相同的是(    )
    A . 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 B . 细胞自噬过程中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 C . 神经细胞静息时胞内Na+浓度总是低于胞外 D . 红细胞变形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
  • 1. (2024·天河模拟)  吸烟有害健康,尽早戒烟有益健康。有数据显示,烟瘾者戒烟后体重普遍都会增加,这与烟草中的主要成分——尼古丁相关。尼古丁对于机体生命活动的部分影响机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尼古丁刺激POMC神经元引起食欲下降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B . 受刺激后POMC神经元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由正变负 C .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作用相反,一般不能作用于同一器官 D . 戒烟会改善食欲,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减弱,肾上腺素释放减少
  • 1. (2024·广西模拟) 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等)通过激活感觉神经突触前膜上的相关受体等一系列反应,使P物质(镇痛物质)释放减少、突触后膜超极化,最终减弱或阻滞痛觉信号的传递,产生镇痛作用,但具有成瘾性。科学家们利用河豚毒素(TTX,河豚体内含有的一种生物碱毒素)可以特异性且快速阻断Na+通道的特点,开发了TTX镇痛剂。通过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从而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相关作用机制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TTX作为镇痛剂有特异性强、见效快速且无成瘾性等优点 B . C物质和受体结合后,可以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C . 推测A、B、C代表的三类物质分别为TTX(河豚毒素)、P物质、吗啡类镇痛药 D . 产生痛觉的过程中,Na+进入膜内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膜内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坐骨神经由多种神经纤维组成,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率均有差异,多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值(即大小变化幅度)可以叠加。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坐骨神经的电生理特性(实验中标本用任氏液浸润,a、b为坐骨神经上相距较远的两个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一定范围内,动作电位幅值与电刺激强度呈正相关 B . 相同电刺激强度下,a、b两处记录到的动作电位幅值一定相同 C . 电刺激强度增大而动作电位幅值不变时,所有神经纤维均发生兴奋 D . 适当缩短a、b两点的距离,相同电刺激强度下b处记录的动作电位幅值会增大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听梅止渴”指的是人们听到有梅子吃,就会分泌唾液,分泌的唾液可以止渴的现象。如下图为“听梅止渴”反射活动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反射类型的角度分析,“听梅止渴”属于反射,“听梅止渴”这一反射和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区有关。
    2. (2) 听觉的产生和听毛细胞密切相关。听毛细胞的顶端纤毛浸润在高K+浓度的淋巴液中,当声音刺激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时, 纤毛膜上的K+通道打开,K+(填“内”或“外”)流使听毛细胞产生(填“静息”或“动作”)电位。
    3. (3) 谷氨酸是耳蜗内毛细胞与Ⅰ型螺旋神经节之间主要的传入神经递质,其对听觉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过量释放会对耳蜗产生神经毒素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传入神经树突水肿为特征的损伤,严重时可导致神经元死亡。若某药物可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导致的疾病,其作用机理可能是(答出两点)。
  • 1. (2024高三下·关岭模拟) K+和Na+通道蛋白在神经细胞形成电位时起重要作用,兴奋性神经递质能使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使神经细胞产生或维持静息电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内的K+外流属于协助扩散 B . 神经递质只有进入下一神经元内才能发挥作用 C . 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D . 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 1. (2024高二下·仁寿月考)  图1为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①和②表示神经元的相关结构(甲、乙、丙、丁是神经元上的4个位点)。图2为神经中枢中某一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2中B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细胞内液)。
    2. (2) 兴奋在图2结构处的传递方向是(用图2中字母和箭头表示),原因是。若图2中神经递质B引起突触后膜兴奋,则突触后膜接受这种递质后的膜内电位变化是
    3. (3) 现欲通过实验探究图1中a或b为效应器还是感受器。以电表为实验仪,以乙和丙两点的膜外侧为电表两个电极搭载的位点进行实验,若刺激位点甲,电表指针偏转次,说明局部电流能通过神经中枢的突触传递到②,则a为
  • 1. (2024高二下·仁寿月考)  如图为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将神经纤维置于高Na+环境中,则静息电位将变大 B . 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④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C . ①处产生的兴奋一定可以传导到②和④处,且②和④处动作电位大小相等 D . 兴奋从细胞a传递到细胞b需通过结构③,③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 1. (2024高二下·自贡开学考)  最近多地出现了儿童发热症状,其中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多种致病性支原体引起的有发热、头痛、乏力等特征的感染性疾病。多数感染者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 (1) 受到外界环境温度刺激时,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此时感觉神经元的膜电位变成,然后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图A,再通过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
    2. (2) 感染支原体后人体内等激素分泌可能增加,通过直接增强细胞代谢活动来导致机体产热增多,体温会出现短暂升高。在高温持续稳定期,患者产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3. (3) 持续高热的患者在服用药物“布洛芬”后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的过程中,皮肤血管血流量,汗腺的分泌,机体此时应适当(填增加或减少)覆盖物。
  • 1. (2024高二下·自贡开学考)  如下图为两个神经元间的突触结构示意图,①到④为相关结构或者物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突触存在于所有动物体内 B . ②为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等 C . ②可由突触前膜释放,属于主动运输 D . ③处的膜外电位一定由正变负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