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上·湖南期末)  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体内前列腺素含量升高,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导致鼻塞、流鼻涕(鼻黏液),鼻涕中含有抗体、吞噬细胞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B .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导致鼻塞与组织水肿有关 C . 只有血浆才会直接影响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代谢活动 D . 感染流感病毒后,机体只通过激素调节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 1. (2024高三上·雁峰期末)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让每一个细胞分享,又靠所有细胞共建。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清除内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维持内环境的稳态需要免疫系统的调节 B . 人体内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需要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共同调节 C . 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D . 反馈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
  • 1. (2024高二下·泸县开学考)  感染某病毒的患者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微血管内的蛋白质和液体外渗,加大了组织间隙液体聚积,当组织液生成速度超过组织液回流速度时,就会出现间质性肺水肿,继而引发肺泡上皮细胞结构改变,使蛋白质和液体渗入肺泡而出现肺泡水肿。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组织液的生成主要来自。当感染上述病毒的患者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时,组织液渗透压会( 填“升高”或“降低”)。
    2. (2) 患者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这说明,患者在恢复内环境稳态过程中,主要的调节机制是
    3. (3) 对于肺水肿的治疗建议是小剂量缓慢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20%的甘露醇高渗水溶液,达到初步消肿的目的。静脉注射的甘露醇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
  • 1. (2024高二下·泸县开学考) 科学研究表明,在高强度运动后会出现体温略有升高、肌肉酸痛不适等症状。下列有关剧烈运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运动后体温略有升高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 B . 运动过程中氧气快速消耗,机体大部分细胞进行无氧呼吸 C . 运动时产生的乳酸可被血浆中的H2CO3等物质中和 D . 运动员血红蛋白略高于正常人是内环境适应性调节的结果
  • 1. (2024高二下·兴文开学考)  内环境稳态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甲和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不是处于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乙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回答下列问题:
    1. (1) 题干中的“甲”和“乙”分别指的是
    2. (2) 人体处于氧气充足的环境中,内环境中依然有乳酸存在,原因是。正常情况下,人体源源不断产生的乳酸并没有使内环境的pH发生显著变化,原因是
    3. (3) 某兴趣小组利用家兔血浆、缓冲液、蒸馏水等进行如表所示的验证实验。

      步骤

      A组

      B组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25mL蒸馏水

      25mL缓冲溶液

      25mL血浆

      25mL蒸馏水

      25mL缓冲溶液

      25mL血浆

      测量pH

      滴加1mL的HCl溶液

      滴加1mL的NaOH溶液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②实验中步骤四的操作是
      ③该实验的结果是

  • 1. (2024高二下·兴文开学考)  某同学进行“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探究生物体如何维持pH的稳定,部分结果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实验材料类型和pH的变化 B . 图中的结果表明生物组织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明显强于缓冲液 C . 依据结果推测生物体可能通过缓冲物质维持 pH的稳定 D . 机体维持pH的稳定,酶就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 1. (2024高三下·长沙月考) 为了探究血浆pH值维持稳定的机制,某同学模拟人体血浆内改变pH的碱性物质设计实验:①为蒸馏水组,②为血浆组,每组滴加20滴0.1mol/LNaHCO3溶液,分4次滴加,每滴加1次测量1次因变量并记录,每组因变量各测4次。有人对其实验设计进行了评价,下列评价合理的是( )
    A . 本实验对照组方案设计合理,能达到实验目的 B . 该实验设计不合理,每组的因变量应测5次 C . ①组的实验现象是pH变化明显 D . 本实验需要严格控制自变量,无关变量保证相同即可
  • 1. (2024高二下·惠东开学考)  下列与人体稳态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人吃了酸性或碱性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 B . 给长期卧床的乳酸中毒患者静脉注射合适浓度的NaHCO3溶液 C . 给高烧病人增加衣物“捂汗”,从而降低患者体温 D . 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1. (2024高一上·汕尾期末) 随着生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稳态概念的内涵不断充实。下列稳态的表现属于分子水平的是( )
    A .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表达的稳态 B . 心脏活动(血压、心率)的稳态 C .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 D .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
  • 1. (2024高二上·遵义期末) 方女士从西藏旅游回到平原地区后,出现无力、胸闷、头昏、腹泻等“醉氧”(也称“低原反应”)症状,原因是从高海拔地区到平原地区后不适应。回答下列问题:
    1. (1) 方女士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以保持内环境(填理化性质)的稳定。
    2. (2) 初入青藏高原时,可能出现高原反应,人体内乳酸含量会暂时(填“上升”或“下降”),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水平,其恢复原因是
    3. (3) 低原反应比较严重时,医生建议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以上两种给药方式,药物分别直接进入了内环境的
    4. (4)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醉氧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之一,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