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一上·云南月考) 将人红细胞分别置于下列四种液体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会吸水膨胀甚至破裂的是(    )
    A . 0.9%的生理盐水 B . 浓盐水 C . 蒸馏水 D . 10%葡萄糖溶液
  • 1. (2023高一上·清新月考) 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装置中漏斗内液面高度不变时,半透膜两侧没有水分子进出 B . 由图乙可知漏斗内外溶液浓度差在减小,直至两侧液体浓度完全相等 C . 图丙所示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 . 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半透膜的是③④⑤,内部浓度主要由细胞液维持
  • 1. (2023高一上·鄞州月考)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玻璃槽中是清水,半透膜不允许糖类物质通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中液面与玻璃槽中清水液面相平。实验过程中,待漏斗中液面高度不再发生变化时,测得漏斗中液面与玻璃槽中液面高度差为h。据此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玻璃槽中不会检测到蔗糖 B . 向长颈漏斗中加入少许蔗糖酶,h会变大 C . 达到图中平衡状态时,水分子就不会进出半透膜了 D . 若向漏斗中滴入少量清水,建立新的平衡时h将减小
  • 1. (2023高一上·鄞州月考)  对于高中生物实验来说,洋葱可谓“浑身都是宝”。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B . 洋葱管状叶可用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以及细胞质环流 C . 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用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最佳材料 D .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清水中会因过度吸水而涨破
  • 1. (2023高一上·安吉月考) 下图甲表示某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乙表示在最适二氧化碳浓度下,该植物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变化量(μmol.m-2.s-1)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

    1. (1) 甲图中,细胞器a为。细胞器c进行需氧呼吸的阶段。
    2. (2) 甲图中物质④是,影响b、c中生理过程的共同的直接环境因素主要是
    3. (3) 若给图甲密闭装置通入18O2 , 一段时间后,装置内出现了C18O2 , 该过程中氧转移途径是。(用箭头和相应物质表示)
    4. (4) 常用无水乙醇提取甲图b中的色素,其原理是。层析法获得的色素带中,与正常水稻相比,缺Mg元素水稻颜色为的两条色素带明显变窄。
    5. (5) 研究还发现,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植株细胞器a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这对植物抵御干旱的意义是
    6. (6) 乙图中光照强度为C时,产生ATP的场所有,乙图中B点的真正光合作用强度是μmol.m-2·s-1(用CO2变化量表示)。乙图25℃条件下,光照强度为3klx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该光强称为植物的
  • 1. (2023高一上·广西月考)  研究人员为估测盆栽观赏植物小蚌兰叶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取 16支干燥洁净的小试管,分A、B两组,每组试管依次编为1-8号。向 A、B两组相同编号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取适量大小相同的小蚌兰叶叶圆片(细胞液浓度一致)平均置于 A组试管中,放置一段时间,并多次摇晃试管,再向A组试管中滴加微量黄色丙烯颜料染色(忽略其对蔗糖溶液浓度的影响),充分摇匀后从A 组各组试管分别用吸管吸取少量有色溶液,插入 B组相同编号试管内的溶液中部,从吸管中挤出一滴有色溶液,观察记录有色液滴升降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组/B组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8

    加入的蔗糖溶液浓度(mol/L)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B组试管中有色液滴升降情况

    A . 有色液滴在 B组试管中上升是由于叶片在A组试管中失水 B . 为确定小蚌兰叶叶片细胞液浓度,可在 0.35-0.40 mol/L 之间继续探究 C . 5、6、7、8号试管中的叶片会失水,其中失水后细胞液浓度最大的是8号试管的叶片 D . 1、2、3、4号试管中有色液滴均下降,其中下降最慢的是试管1中的液滴
  • 1. (2023高三上·渝北月考)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植物组织细胞液浓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相同试管分为甲、乙两组,依次编号为1~6号,相同的试管编号中加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在甲试管中放入待测植物材料一段时间后,从中取小液滴滴入乙试管(如图所示),结果如表所示(注:甲试管内加入适量的甲烯蓝,甲烯蓝可使蔗糖溶液变蓝,忽略甲烯蓝对蔗糖浓度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乙组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1mol/L的蔗糖溶液(mL)

    0.5

    1.0

    1.5

    2.0

    2.5

    3.0

    蒸馏水(mL)

    9.5

    9.0

    8.5

    8.0

    7.5

    7.0

    蓝色小滴升降情况

    下降

    下降

    下降

    上升

    上升

    上升

    注:液滴下沉表明液滴的浓度大于试管内溶液浓度,反之则低于试管内溶液浓度。

    A . 若上述实验中蓝色液滴均上升,则需适当降低外界溶液浓度 B .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待测植物的细胞液浓度相当于1.5~2.0mol/L的蔗糖溶液 C . 上述实验不能用等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代替蔗糖溶液 D . 蓝色小液滴在1~3号试管中均下降,下降速度最快的是在1号试管中
  • 1. (2023高一上·榆林月考) 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了如图曲线(细胞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b~c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 B . c~d段,水分子都只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C . d~e段,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 . 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
  • 1. (2023高一上·榆林月考) 将人的红细胞浸入质量浓度为x的食盐水中,既不吸水也不失水;而浸入质量浓度为y的食盐水中,红细胞破裂;浸入质量浓度为z的食盐水中,红细胞收缩。这3种食盐水的质量浓度大小依次为
    A . x>y>z B . z>x>y C . z>y>x D . y>x>z
  • 1. (2023高一上·哈尔滨月考) 如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中S1为0.3mol/L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0.3mol/L葡萄糖溶液;已知单糖能通过半透膜,但二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初始时液面高度一致,A装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刚开始时,装置A和装置B中水分子从S2侧进入另一侧的速度一样 B . 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 C . 装置A中漏斗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 D . 若不加入酶,装置A、B达到渗透平衡时,水分子不再进出半透膜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