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上·期末)  血液透析膜是一张布满小孔的薄膜,膜两侧溶液中的水分子和小分子溶质可以透过膜,但大分子溶质(如胰岛素等蛋白质)不能通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配制的透析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无机盐 B . 透析装置中的血液流向与透析液相反,有利于物质交换 C . 经充分透析,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浓度小于透析液 D . 血液中的胰岛素不会进入透析液,因此透析后无需补充胰岛素
  • 1. (2024高二上·北京期末) 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主要分布在植物叶片表皮。脱落酸(ABA)可通过特定的信号转导途径调节气孔的开放程度,机制如图。已知细胞质基质中Ca2+的浓度在20〜200mnol/L之间,液泡中及细胞外Ca2+的浓度通常高达1mmol/L.(注:每个保卫细胞同存在“ROS”途径和“IP3 , cADPR”途径)

    1. (1) 由图可知,ABA与ABA受体结合后,可通过ROS、IP3等信号途径激活上的Ca2+通道,使Ca2+方式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的增加,促进了K+及Cl-流出细胞,使保卫细胞的渗透压降低,保卫细胞(填“吸水”或“失水”),气孔关闭。
    2. (2) 有人推测,ABA受体有胞内受体和细胞膜上受体两种,为探究ABA受体位置,研究者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一

      实验二

      步骤一

      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步骤二

      向培养液中添加同位素标记的ABA

      向保卫细胞内直接注射足以引起

      气孔关闭的一定浓度ABA

      步骤三

      检测  

      检测气孔开放程度

      实验结果

      细胞膜表面放射性明显强于细胞内,气孔关闭

      气孔不关闭

    3. (3) 据实验一、二推测ABA受体只位于细胞膜上,但有人认为直接注入细胞的ABA可能被降解,导致气孔不关闭。因此设计了两种防降解的“笼化ABA”,光解性“笼化ABA”能在紫外光作用下释放有活性的ABA,非光解性“笼化ABA”则不能。

      实验三

      Ⅰ组

      Ⅱ组

      步骤一

      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步骤二

      将i  显微注射入保卫细胞内

      将ii  显微注射入保卫细胞内

      步骤三

      用iii  照射保卫细胞30s

      步骤四

      检测气孔开放程度

      实验结果

      气孔关闭

      气孔不关闭

      综合实验一、二、三结果表明,ABA受体位于

    4. (4) 植物在应答ABA反应时能产生一类磷脂一S1P(如图所示)。为检验“S1P通过G蛋白起作用”的假设,用ABA处理拟南芥G蛋白缺失突变体保卫细胞,检测气孔开放程度的变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和修订
  • 1. (2024高一上·和平期末) 如图甲为渗透作用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有半透膜c及a与b之间具有浓度差 B . 图乙中液面不能一直上升的原因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相等 C . 图丙中③④⑤组成原生质层 D . 如果丙细胞没有细胞壁支持,置于清水中也会发生吸水涨破的现象
  • 1. (2024·高三上期末·潮州)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更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近几年,我市相关部门对枫江流域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治理后水质明显提高,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科研人员采集水样,分别放入不同生物并检测水体中多项指标,结果如下表。

      生物

      毒素含量ug/L

      铵盐吸收率

      有机物去除率

      硅藻

      0.11

      51%

      0

      蓝细菌

      0.56

      79%

      0

      红假单胞光合菌

      0

      85%

      93%

      在治理污染时,不同区域选择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同时还应兼顾各种生物的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能力,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原理。表中红假单胞光合菌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2. (2) 我国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结合当地半湿润半干旱的特点,通过引入适合该地区的华北落叶松、樟子松和云杉等主要树种,提高了造林的成功率,使塞罕坝林场由高原荒丘变成万顷林海。塞罕坝林场第一代建设者在治理沙漠的过程中,应选择根系较发达、根部细胞细胞液浓度较(填“大”或“小”)的植被。在荒漠变林海的过程中,林场建设者施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可有效降低虫害的发生率,其原理是:
    3. (3) 我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CO2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净零排放)的目标。下图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达到“碳中和”时,图中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Y1、Y2、Y3和Z4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理由是

  • 1.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为防止渗透膨胀,动物细胞通过将细胞内的离子运输到细胞外的方式抵抗吸水过度;植物细胞壁较小的伸缩性也可避免植物细胞过度吸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动物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子的扩散只能单向进行 B . 动物细胞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将离子运出,从而使细胞吸水能力下降 C . 若植物细胞的细胞液和原生质层存在颜色差异,则容易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D . 随着质壁分离的进行,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 1. (2023高一上·盐城期末) 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将 A、B两种植物的成熟叶片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培养相同时间后检测其实验前重量与实验后重量之比,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甲浓度的条件下,A植物细胞的液泡体积变大 B . 乙浓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成熟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C . 两种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B<A D . 五种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丙>乙>甲>戊>丁
  • 1. (2023高一上·盐城期末)  图1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细胞图像。图2表示一种渗透作用装置。图3是另一种渗透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这两个装置所用的半透膜都不能让蔗糖分子通过,但可以让葡萄糖分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图1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则此时细胞液浓度大于或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B . 图2中,若A为0.3g/mL葡萄糖溶液,B为清水,则平衡后A 侧液面与B侧液面一样高 C . 图3中,若每次平衡后都将产生的水柱h移走,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h将会越来越小 D . 图3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则开始时浓度大小关系为Ma>MA , 达到平衡后Ma>MA
  • 1. (2023高一上·盐城期末) 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 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变化如下图。

    1. (1)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原生质层是指。在研究该过程时,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此细胞器的功能是
    2. (2) 图中A→B段该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填“逐渐增强”或“逐渐减弱” 或“基本不变”)。从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特点上讲,该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3. (3) 1min 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液体与外界溶液浓度相同,原因是 。2min后,处于2mol·L-1 的乙二醇溶液中细胞的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过程称为
    4. (4) 若该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在1mol·L-1~2mol·L-1之间,要用实验估测一下其细胞液浓度,可配制的蔗糖溶液(精确到0.2mol·L-1),将生理状态相同的该植物细胞分别浸泡到各蔗糖溶液中,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则该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应该处于之间。
  • 1. (2023高一下·黔西期末) 透析袋通常是由半透膜(蛋白质、淀粉等物质不能透过)制成的袋状容器。现将3%的淀粉溶液装入透析袋,再放于清水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0min后,会发现(    )

    A . 透析袋胀大 B . 试管内液体浓度增大 C . 透析袋缩小 D . 透析袋内液体浓度增大
  • 1. (2024高一上·安徽期末) 如图A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但蔗糖分子不能),且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图B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如果a、b是蔗糖溶液,则过一段时间装置1中的液面高于装置2 B . 如果a、b是葡萄糖溶液,则渗透作用达到平衡状态后装置1和2的液面一样高 C . 图B中的细胞可能在吸水也可能在失水 D . 图B中的⑥⑦⑧构成原生质层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