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内江开学考)  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2头克隆奶牛,实现奶牛克隆胚胎生产效率和移植受体妊娠率等主要技术指标的突破性提升,为培育适宜我国的、具有传统基因优势的世界级种牛做出贡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克隆奶牛要通过细胞培养得到大量的供体细胞,需将动物组织块分散成单个细胞的原因是,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胞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并定期更换,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
    2. (2) 克隆动物利用的是核移植技术,利用体细胞进行核移植技术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的原因是,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的克隆动物,不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原因是
  • 1. (2023高三上·常州期末)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核移植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技术中的去核可在没有穿透卵母细胞透明带的情况下进行 B . 直接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可以提高移植成功率 C . 受体细胞用去核的卵母细胞是使克隆动物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供体 D . 从动物囊胚中提取部分内细胞团细胞测定克隆动物的基因型并预测其性状
  • 1. (2024高二下·南海月考)  传统的基于慢病毒感染、胚胎基因编辑构建非人灵长类脑疾病动物模型常出现操作困难、编辑基因脱靶等问题。若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并获得阳性克隆的细胞,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构建动物疾病模型具有优势。下列关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将经基因编辑的单个体细胞注入MII期的卵母细胞中 B . 用电刺激、Ca2+载体等方法激活重构胚胎,促进胚胎分裂发育 C . 重组胚胎必须移植到同种、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个体才能继续发育 D . 基因编辑动物模型的遗传背景保持相同,有利于减少实验研究误差
  • 1. (2024高二下·南海月考)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用iPS细胞克隆出了活体小鼠,部分流程如图所示,其中Kdm4d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TSA为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过程的小分子化合物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转化为iPS细胞 B . ③过程中可使用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来诱导细胞融合 C . ②过程选用的卵母细胞一般需要培养发育至减数分裂Ⅱ期 D . 组蛋白去甲基化和乙酰化有利于重构胚后续的胚胎发育过程
  • 1. (2024高三下·广州月考)  为了加快优良种牛的繁殖速度,科学家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试管牛和克隆牛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等。
    2. (2) 用来促进B牛多排卵的激素是激素。精子要具有受精能力,需对其进行处理;卵母细胞要发育到才能受精。为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母牛,胚胎移植前应取鉴定胚胎的性别,并在胚胎发育到期后进行胚胎移植。若要获得更多胚胎,可采用技术,该技术属于生殖。
    3. (3) 产生F牛的理论依据是,其繁殖方式属于
  • 1. (2024高三上·湖北期末)  细胞核移植可通过降低培养液中的血清浓度使培养细胞暂时性退出细胞周期,使供体细胞核处于G0期(暂不分裂,但在适当的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同时采用电脉冲法使供体核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并激活。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动物血清中可能含有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 B . 卵母细胞宜采取MⅡ中期细胞,去核是用显微操作去除雌原核 C . 不选分裂期细胞可能是容易导致重构胚的染色体组数异常 D . 用Ca2+载体、乙醇等化学法可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 1. (2024高三下·中山月考) 2017年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如图为培育克隆猴“中中”的流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重组细胞c的培养基中加入动物血清,可以激发成纤维细胞a的全能性 B . 受体动物d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可降低对胚胎的免疫排斥反应 C . 克隆猴“中中”e的性状不受卵子b的遗传物质的影响 D . 克隆猴用于人类疾病研究和诊治药物研发可以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干扰
  • 1. (2024高三下·衡阳开学考) 通过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基因工程,人们可以培育试管动物、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等,进而满足生产或科研的需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细胞核移植时去核就是去掉卵母细胞中被核膜包被起来的细胞核 B . 若子代为克隆动物,则其遗传物质与细胞核供体的相同 C . 试管动物、转基因动物可能都经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过程 D . 胚胎移植过程需使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受体动物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 1. (2024高二下·清远月考)  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中国科学家率先成功地应用体细胞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克隆,获得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克隆猴的成功培育标志着我国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通过核移植方法获得的克隆猴,与核供体相比,克隆猴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2. (2) 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小于体细胞核移植,其原因是
    3. (3) 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
    4. (4) 图中所示过程用到胚胎移植技术,其实质是早期胚胎在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移植前进行性别

      鉴定、遗传筛查等,宜取细胞进行DNA分析。

    5. (5) 假如用胚胎分割移植的方式来克隆食蟹猴,胚胎分割时应注意将均等分割。
  • 1. (2024高一下·阳山月考) 世界上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我国诞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接受供体核的卵母细胞要先做去核处理 B . 克隆猴的生长发育过程经历了细胞增殖和分化 C . 克隆猴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与供体核的遗传物质一致 D . 克隆猴的诞生表明已分化的动物细胞具全能性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