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期中)  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用来探讨遗传、发育和细胞分化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将该技术用于优良动物的克隆,可使某种性状的个体数量增加 B . 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低于胚胎细胞核移植的难度 C . 克隆遗传背景相同的动物,可通过它们之间的对比来分析致病基因 D . 克隆特定疾病模型的动物,利于研究致病机理以及开发合适的药物
  • 1. (2024高二下·普宁期中)  M基因编码的M蛋白在动物A的肝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现设计实验,将外源DNA片段F插入M基因的特定位置,再通过核移植、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获得M基因失活的转基因克隆动物A,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无菌、无毒等适宜环境中进行动物A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时,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
    2. (2) 常用的去核方法:法;选择卵母细胞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3. (3) 鉴定转基因动物:以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细胞进行融合,筛选融合杂种细胞,制备M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的应用有哪些(至少答2点)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期中) 如图是科学家通过诱导黑鼠体细胞去分化获得诱导胚胎干细胞(iPS细胞),继而利用iPS细胞培育出与黑鼠遗传特性相同的克隆鼠的流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图中黑鼠体细胞在诱导因子的作用下转化为iPS细胞的过程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 过程类似。该过程结束后,细胞的全能性(填“提高”或“降低”)。
    2. (2) 从黑鼠体内获得体细胞培养时,必须保证环境是的,培养液需定期更换,原因是
    3. (3) 将重组囊胚移入白鼠子宫内的技术为,克隆鼠X的体色为。科学家又利用图中的三只鼠(黑鼠作为体细胞供体)通过核移植技术得到克隆鼠Y,克隆鼠X和克隆鼠Y的性状不完全相同,若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1. (2024高二下·阳朔期中)  我国科学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SCNT)技术,成功构建了体细胞BMAL1基因(产生昼夜节律必需的基因)敲除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为相关疾病研究提供了新型动物模型。其中BMAL1基因敲除猴的基本构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采集猕猴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期才去核,去除的“核”实际上是指。除了使用图中的显微操作法去核,还可使用梯度离心、和化学物质处理等方法去核。
    2. (2) 核移植成功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重构胚,目的是
    3. (3) 一次核移植技术后,需要获得更多的基因敲除猴,可在囊胚期对早期胚胎进行胚胎分割,操作时要注意
    4. (4) 不考虑基因突变,利用A6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克隆获得的多只第二代基因敲除猴的基因型(填“相同”或“不相同”)。与第一代BMAL1基因敲除猴模型相比,第二代猕猴模型用于研究生物节律紊乱及相关药物研发的优势是(写出1点即可)。
  • 1. (2024高二下·湖南期中)  2020年美国生物学家曾利用一只被冷冻的野生黑足雪貂体细胞,“复活”了灭绝33年的黑足雪貂,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示过程中利用的技术有核移植和干细胞移植技术等 B . 操作过程中需要将卵母细胞培养到MI期,可用显微操作仪将卵母细胞去核 C . 重新组合的细胞需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目的是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D . 受体家养雪貂需要用促性腺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 1. (2024高二下·黄梅期中)  下图表示核移植与克隆动物的相关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示过程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 . 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①一般都选自优良个体,代孕母体为普通的同种个体 C . 采集的卵母细胞培养到的②时期表示MⅡ期 D . 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主要原因是其细胞质可使体细胞细胞核的全能性得到表达
  • 1. (2024高二下·黄梅期中)  (一)以我国科学家为主的科研团队将OSNL(即4个基因Oct4/Sox2/Nanog/Lin28A的缩写)导入黑羽鸡胚成纤维细胞(CEFs),诱导其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再诱导iPS分化为诱导原始生殖细胞(iPGCs),然后将iPGCs注射到孵化2.5天的白羽鸡胚血管中,最终获得具有黑羽鸡遗传特性的后代,实验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CEFs是从孵化9天的黑羽鸡胚中分离获得的,为了获得单细胞悬液,鸡胚组织剪碎后需用 处理。动物细胞培养通常需要在合成培养基中添加等天然成分,以满足细胞对某些细胞因子的需求。
    2. (2) iPS细胞和iPGCs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3. (3) 诱导iPS细胞的技术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主要区别是
  • 1. (2024高二下·信宜月考)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用iPS细胞克隆出了活体小鼠,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Kdm4d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TSA为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示流程运用了重组DNA、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技术 B . ①过程的小分子化合物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突变为iPS细胞 C . ③过程中使用有活性的病毒处理的目的是诱导细胞融合 D . 组蛋白乙酰化和去甲基化有利于重构胚后续的胚胎发育过程
  • 1. (2024高二下·深圳月考)  “中中”和“华华”是两只在我国出生的克隆猕猴,它们也是国际上首例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如图表示培育“中中”和“华华”的流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示技术可以用于拯救一些濒危动物 B . 这两只克隆猕猴是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双胞胎 C . 融合细胞的培养过程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和营养等条件 D . 利用A猴的胚胎干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猕猴的难度要小些
  • 1. (2024高二下·吉林期中) 通过核移植等技术获得克隆哺乳动物(二倍体)的一般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哺乳动物卵巢中采集到的卵母细胞直接进行过程① B . 过程①表示去核,去除的就是卵母细胞的整个细胞核 C . 过程②构建的重构胚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D . 可以通过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等方法激活重构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