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期中)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技术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在我国都是被法律明文禁止的 B . 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的过程没有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 . 植物组织培养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D .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期中) 利用山金柑愈伤组织细胞(2n)和早花柠檬叶肉细胞(2n)进行体细胞杂交可以得到高品质、抗逆性强的杂种植株。下图是杂种植株的7组核DNA和线粒体DNA来源鉴定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山金柑愈伤组织细胞无细胞壁,早花柠檬叶肉细胞用酶解法去壁后就能与前者融合 B . 用灭活的病毒诱导两种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 可通过观察融合后细胞的颜色进行初步筛选 D . 杂种植株是四倍体,包含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期中) 研究发现,骆驼蓬体内有多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生物碱。科研人员为了快速繁殖骆驼蓬及获取生物碱,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培育出的骆驼蓬为脱毒苗,则所用外植体不可能是茎尖 B . 外植体需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杂菌污染 C . 进行①和③过程的外界培养条件相同,但激素比例不同 D . 利用该操作流程获取生物碱可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期中) 研究表明,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是一种免疫抑制受体,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TREM2抗体药物有望提高肿瘤免疫疗法的疗效。下图为TREM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植物组织培养需要的气体条件和步骤⑥相同 B . 步骤①和⑤分别向小鼠注射TREM2蛋白和TREM2抗体 C . 步骤③筛选得到的细胞需传代培养以防止出现接触抑制 D . TREM2单克隆抗体的使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
  • 1. (2024高二下·阳朔期中)  近红外光免疫疗法可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复发性头颈癌,用于该疗法的抗体一药物偶联物(ADC)主要由针对癌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与具有细胞杀伤性的近红外光吸收染料连接而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染料受到红外光照射时产生光化学反应以发挥细胞毒性,实现即时的肿瘤杀伤作用。其中单克隆抗体及ADC的构建过程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图1中的结构a、b分别是。其中ADC中a的作用是
    2. (2) 图2中参与细胞融合的A细胞是
    3. (3) 在细胞内DNA的合成一般有两条途径,主要途径是在细胞内由氨基酸和其他小分子物质合成核苷酸,进而合成DNA,而氨基蝶呤可以阻断此途径。另一辅助途径是在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存在的情况下,经酶的催化作用合成DNA,而骨髓瘤细胞的DNA合成没有此辅助途径。利用DNA合成途径不同的特点配制的含氨基蝶呤的选择培养基(HAT培养基)具有筛选杂交瘤细胞的作用,其原理是。经HAT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抗体检测,其目的是
  • 1. (2024高二下·阳朔期中)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是指利用射线破坏供体细胞的染色质,让其与未经射线照射的受体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的技术。所得融合细胞含受体的全部遗传物质及供体的部分遗传物质。研究人员尝试运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将红豆杉(2n=24)与柴胡(2n=12)进行了融合,培育能产生紫杉醇的柴胡,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X射线处理能随机破坏染色体结构,使其发生断裂、易位、染色体消除等,使细胞不再持续分裂;碘乙酰胺处理使细胞质中的某些酶失活,抑制细胞分裂。

    A . 需对杂种植株进行筛选鉴定,获得能产紫杉醇的柴胡 B . A处理为碘乙酰胺处理,B处理为X射线处理 C . 可用高Ca2+一高pH融合法、离心法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 . 只有异源融合的原生质体可持续分裂形成再生细胞团
  • 1. (2024高二下·阳朔期中)  某杂种植株的获取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的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1中的叶片需要通过高温处理进行消毒,并用无菌水进行清洗 B . 图1的过程④中,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均需要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 C . 图2中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D . 图2最终获得的完整植株属于单倍体植株,不能通过自交产生后代
  • 1. (2024高二下·阳朔期中)  我国科学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SCNT)技术,成功构建了体细胞BMAL1基因(产生昼夜节律必需的基因)敲除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为相关疾病研究提供了新型动物模型。其中BMAL1基因敲除猴的基本构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采集猕猴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期才去核,去除的“核”实际上是指。除了使用图中的显微操作法去核,还可使用梯度离心、和化学物质处理等方法去核。
    2. (2) 核移植成功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重构胚,目的是
    3. (3) 一次核移植技术后,需要获得更多的基因敲除猴,可在囊胚期对早期胚胎进行胚胎分割,操作时要注意
    4. (4) 不考虑基因突变,利用A6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克隆获得的多只第二代基因敲除猴的基因型(填“相同”或“不相同”)。与第一代BMAL1基因敲除猴模型相比,第二代猕猴模型用于研究生物节律紊乱及相关药物研发的优势是(写出1点即可)。
  • 1. (2024高一下·马山期中)  将一个具有两个野生型基因(A+、B+)的人体细胞和一个具有两个隐性突变基因(A-、B-)小鼠细胞诱导融合,筛选得到的杂种细胞在传代培养过程中,人体细胞中的某条染色体会发生丢失现象,小鼠的染色体不丢失。最终通过检测基因产物,确定基因A+、B+是否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杂种细胞传代培养需要添加激素及血清等天然成分的选择培养液 B . 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具有两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并发生了基因重组 C . 如果子细胞中只出现(A+、B+)和(A-、B-)所表达的基因产物,说明基因A+、B+在同一染色体上 D . 如果子代细胞出现(A+、B-)、(A-、B+)、(A+、B+)和(A-、B-)等所表达的全部基因产物,说明A+、B+位于两条染色体上
  • 1. (2024高二下·湖南期中) 自SARS-CoV-2爆发以来,国内外已经有多款单克隆抗体获批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和预防。下图为科研工作者利用小鼠制备SARS-CoV-2核衣壳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上述实验前给小鼠注射SARS-CoV-2核衣壳蛋白的目的是,图中Y细胞指。写出以小鼠的脾脏为材料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主要实验步骤:
    2. (2) 进行①(填操作名称),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出的细胞再进行培养和抗体检测,就可得到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3. (3) 选出符合要求的细胞后,可在体外条件下或注射到进行增殖培养。若在体外大规模培养符合要求的细胞,通常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以防培养过程中杂菌的污染;还需要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利用上述技术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制作成诊断盒,用于准确、快速诊断新冠病毒的感染者,这种诊断运用的原理是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5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