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研究者尝试用蜻蜓肠道共生菌的代谢产物开发新型抑菌药物,如图为从蜻蜓肠道分离共生菌的部分步骤,图中数字代表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步骤③研磨蜻蜓肠道时需加入无菌生理盐水,且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B . 所用培养基需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内,在100kPa、121℃条件下灭菌15~30min C . 步骤④通过梯度稀释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菌,便于在平板上观察计数 D . 统计菌落数时,应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计数,但统计的菌落数往往多于实际数目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近年来,水环境中发现的不同程度的抗生素残留,不仅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还会损害微生物的生态平衡。氧氟沙星(OFL)(C18H2OFN3O4)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某实验小组成功地从废水环境样品中分离得到能降解OFL的菌株A。筛选分离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利用细菌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抗生素,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因此需要筛选抗生素优势降解菌株。
    2. (2) 筛选能够降解OFL的菌株时,富集培养基中需要加入作为唯一碳源或氮源。用于培养菌株A的固体培养基含有水、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和琼脂等成分,其中蛋白胨主要为菌株A提供碳源、氮源和
    3. (3) 过程Ⅲ所采用的接种方法是,与平板划线法不同的是,此方法还可以用于。过程Ⅱ中的总稀释次数为8次,在过程Ⅲ中,可以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的数目,选取时的记录作为结果,三个培养基中长出的菌落数量分别是145、163、154,故推测B瓶中细菌的数量为个/mL。
    4. (4) 该实验小组欲进一步探究初始OFL浓度对菌株A降解OFL能力的影响,请帮助其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思路:
  • 1. (2024高二下·广东期中)  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有很多,平板划线法是常用的一种。如图是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①②③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划线操作时,用蘸有菌种的接种环在培养基表面划线 B . 划线时不要将第④区域的划线与第①区域相连 C . 完成图中所示的平板划线实验,接种环共需灼烧 4 次 D . 完成平板划线后需要将平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 1. (2024高二下·广东期中)  反硝化细菌是一类能将硝态氮(﹣N)脱氮,还原为气态氮(N2)的细菌群,反硝化作用也是产碱过程。反硝化细菌对于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和亚硝酸盐对水生动物的毒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某课题小组通过采集活性污泥样品,并从中分离反硝化细菌,进行相关研究。反硝化细菌的分离和鉴定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 (1) 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该培养基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四大营养物质,分别是
    2. (2) 将采集的活性污泥样品 10g 加入到装有 90mL 无菌水的烧杯中,摇匀,取 1mL 上清液加入盛有 9mL 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等比稀释。分别取 0.1mL 菌液,使用(工具)将菌液接种于培养基表面。105倍稀释液对应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 83、84、85,则每克污泥中微生物有个。
    3. (3) 富集培养是将活性污泥样品接种到富集培养基中培养,富集培养基的成分有:KNO32g,FeSO40.2g,KH2PO41.0g,MgSO40.5g,NaCl2g,CaCO35g,其中为反硝化细菌提供氮源的是,富集培养的目的是
    4. (4) 将富集后的样品均匀涂布在 BTB 培养基(BTB 培养基初始 pH=6.8,BTB 是酸碱指示剂,酸性条件下为黄色,中性条件下为绿色,碱性条件下为蓝色)上,放在 30℃环境中培养 2~3 天后,挑选周围显色的单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获得纯菌株。
    5. (5) 向几组等量的灭菌后的培养基中分别以 1%、3%、5%、7%和 10%的接种量接入反硝化菌株,在 30℃,120r/min 摇床震荡培养,24h 后测量﹣N 等指标,结果如图所示:

      ①本研究的目的是

      ②当投菌量达到时,反硝化效果最好,依据是

  • 1. (2024高二下·广东期中)  鞣质(单宁)是一种具有止血、杀菌等作用的中药成分,在植物中广泛分布。为探究鞣质对自然界中生存条件相同的甲、乙、丙三种细菌的杀伤能力,某科研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丙三种细菌接种到含有适量鞣质的完全培养基和不含鞣质的完全培养基上,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大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用的培养皿等玻璃器材,可以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 B . 由图中结果可知,鞣质对丙细菌的杀伤能力最强 C . 为排除杂菌污染,本实验需设置对照组 2 D . 若要计算菌液中细菌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瘤胃是牛、羊等反刍动物具有的特殊的器官,其中的微生物多为厌氧菌,接触空气后会死亡。如图表示从牛的瘤胃中分离和鉴定纤维素分解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从牛体内提取的瘤胃液需要湿热灭菌防止杂菌污染 B . 甲和乙的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培养目的菌 C . 乙和丁的接种方法分别是平板划线法和涂布平板法 D . 实验中培养基表面加入一层无菌石蜡能促进目的菌生长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野生型菌株X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亮氨酸缺陷型突变株无法合成亮氨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如图是运用影印培养法(一种类似“盖章”的接种方法,使一系列培养皿的相同位置上能出现相同菌落)纯化亮氨酸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通常应含有水、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基本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相比,成分不同的是
    2. (2) 进行过程②操作时,必须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填“基本培养基”或“完全培养基”)上,从培养基上可获得亮氨酸缺陷型突变菌株。
    3. (3) 利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不同培养基中同种菌株的接种位置相同,所以应挑取(填“菌落A”或“菌落B”)获得亮氨酸缺陷型突变菌株。将该菌种在培养液中扩大培养时,需将菌液充分振荡,目的是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下表为1000mL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营养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分

    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H2O

    含量

    5.0g

    10.0g

    5.0g

    定容至1000mL

    A . 蛋白胨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的主要营养是碳源、氮源和维生素等 B . 该培养基灭菌可采用高压蒸汽杀死其中所有的微生物 C . 若用该培养基倒平板,培养基中应加入适量的琼脂 D . 若用该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应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生长图形法是一种测定微生物营养需求的简便方法。为探究某嗜热菌所需生长因子的种类,研究人员将该菌的悬浮液与不含任何生长因子、但含有其他必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混合后倒平板,然后在平板上划分数区,再将甲、乙、丙三种生长因子分别添加到不同区域,培养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示结果分析,该嗜热菌生长需要的生长因子是(  )

    A . 甲和丙 B . 乙和丙 C . 甲和乙 D . 甲、乙和丙
  • 1. (2024高二下·常平期中)  人体细胞本身不能合成L-天冬酰胺酶,但其在大自然中的来源十分广泛,许多细菌和真菌都能合成。L-天冬酰胺酶可分解天冬酰胺释放出氨,然后与奈斯勒试剂反应呈棕色。固体培养基:主要成分有牛肉膏、蛋白胨、水、NaCl、琼脂、奈斯勒试剂。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接种时采用的是平板划线法 B . 该培养基从功能来看属于鉴别培养基,其中充当氮源的成分是牛肉膏 C . 应选择菌落B和菌落C作为高产L-天冬酰胺酶菌株进行大量培养 D . 无菌技术还可以避免操作者被有害微生物感染,实验结束后的培养基不能直接丢弃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2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