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鹤山月考)  近年来,佛山市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很多湿地公园变得水清岸美,越来越多的候鸟在此长时间停栖,其中包括一些濒危鸟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影响候鸟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 . 湿地公园的建设提高了候鸟的环境容纳量 C . 研究候鸟种群数量变化的常用方法是样方法 D . 应及时捕捉濒危鸟类并进行人工繁育以增加其种群数量
  • 1. (2024高二下·鹤山月考)  自然界的生物种群大多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方面,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都能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另一方面,种群可通过自我调节使数量保持平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气候等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 B . 改变培养温度会影响草履虫的数量,温度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C . 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实现 D . 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和有规则波动主要与非密度制约因素有关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空心莲子草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其根、茎可形成不定根进行无性繁殖。近年通过引进专食性天敌甲对其进行防控,甲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科研人员研究了甲的三种捕食者对其卵、1龄幼虫、2龄幼虫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单个个体被捕食的概率,结果如下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学习使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不宜选择空心莲子草作为调查对象 B . 空心莲子草入药,有清热利水、凉血解毒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 据图分析可知,三种捕食者对卵捕食概率低、捕食差异小 D . 据图分析可知,在1龄幼虫、2龄幼虫期应分别加强对龟纹瓢虫、拟水狼蛛种群数量的监控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某草原上主要分布着亚洲小车蝗和短星翅蝗两种蝗虫,近十年来,由于草原气候干旱及天敌燕鸻的迁入,该草原上亚洲小车蝗的种群数量相对减小,而短星翅蝗的种群数量基本不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了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 B . 蝗虫粪便中所含的能量不属于蝗虫同化量的一部分 C . 干旱和天敌都是影响亚洲小车蝗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D . 燕鸻的迁入增加了能量消耗环节,不利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入侵物种福寿螺喜食水稻幼嫩部分, 因繁殖快、适应能力强, 缺少天敌等原因, 在我国南方的淡水域迅速蔓延。在广西也几近遍布全自治区的水田、沟渠、河流, 给各地农业带来灾难。
    1. (1) 为研究福寿螺与本土田螺的种间关系, 开展了以下实验: 在同一个饲养盒混合饲养做为实验组(标记为a和b) , 在两个饲养盒中分开单独饲养为对照组(标记为c 和d) 。结果如图所示。这说明两种螺的种间关系为

    2. (2) 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螺之间的生态胁迫的原理, 将两种螺分别置于如下图所示特殊饲养盒中的两侧进行单独饲养(挡板上的圆孔仅允许水流通过) 。定期检测两种螺的生存率的变化,发现与混合饲养实验所得结果基本类似。据此推测,其中福寿螺可能通过进而对另一种螺起到生态胁迫作用。

    3. (3) 为调查统计福寿螺的种群密度,研究者通常采用样方法,原因是
    4. (4) 福寿螺给各地农业造成巨大损失,部分地区通过轮作旱地植物来降低福寿螺种群的以控制其数量。请你提出其他安全环保、有效的防治措施(答出2点) 。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为了解薇甘菊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广西某林场作了如下调查, 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 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过渡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表, 林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深度、体积相同) 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样区名称

    类 型

    线虫

    蜱螨目

    弹尾目

    其他昆虫或小动物

    个体总数

    类群数

    薇甘菊入侵区

    1890

    226

    123

    48

    2287

    15

    过渡区

    1198

    132

    99

    114

    1543

    15

    本土植物区

    1084

    120

    143

    49

    1376

    14

    A . 薇甘菊入侵对小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变化影响不大 B . 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线虫个体数量逐步增加 C . 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 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总数逐步减少 D . 薇甘菊入侵可能造成一些土壤动物物种的数量增加而另一些土壤动物物种的数量减少
  • 1. (2024高三下·黔西模拟)  研究人员根据某地主管部门提供的当地农田中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绘制出的λ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第10年时田鼠的种群数量最多 B . 第5~10年田鼠的年龄结构是衰退型 C . 第15~20年田鼠的种群数量增加 D . 35年内田鼠的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 1. (2024高三下·关岭模拟) 草原鼢鼠营地下生活,善于挖掘,可在地表形成土丘,是危害草原的主要鼠种。为了解某草原鼢鼠的种群数量特征,研究人员对其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准确统计该草原当年出生的所有鼢鼠数量需用标记重捕法 B . 影响草原鼢鼠种群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C . 该草原鼢鼠种群密度高的原因可能是食物和空间充足、气候适宜、天敌少等 D . 采用样方法统计土丘数反映鼢鼠种群密度时,采集的所有数据取平均值
  • 1. (2024·贵阳模拟) 研究人员对贵州某林区两种主要乔木黄牛木和鸭脚木进行了调查。如图表示两物种种群数量的比值(D= 黄牛木的种群数量/鸭脚木的种群数量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0~c时间段黄牛木对生活资源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B . 若要调查两种乔木的种群密度,可以在同一区域进行取样调查 C . 鸭脚木幼树和成年树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 . 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体现了密度制约因素影响林下植物种群数量
  • 1. (2024·贵阳模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曾引用《孟子》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不违农时”体现了生物因素对农田中植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B . “数罟不入湾池”可使池塘中鱼鳖的年龄结构维持在增长型 C . “斧斤以时入山林”说明适时有计划砍伐可源源不断获得木材 D .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