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新洲期中)  近些年随着黄河口湿地生态“大补”,生物种类大量增加,曾濒临灭绝的黄河刀鱼也大面积出现。下表为被调查区域三个时期动植物的物种数量及黄河刀鱼的同化量在不同生命活动中分配比例的相对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时期

    竞争消耗的能量

    逃避敌害消耗的能量

    繁殖后代消耗的能量

    物种数

    I

    17

    18

    65

    49

    II

    18

    60

    22

    80

    III

    65

    17

    18

    46

    A . 在描述黄河刀鱼种群数量变化时,常需要建立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B . 黄河刀鱼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另一部分流向分解者 C . 与时期Ⅰ相比,时期Ⅱ物种数增多,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更强 D . 为防治某种生物增加引起的危害,可引入其天敌,使能量分配向Ⅱ时期的模型改变
  • 1. (2024高二下·图木舒克期中)  以下是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图1表示a和b两种生物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2是某经济鱼类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图。请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共同培养时种间关系可用图1表示 B . 图2表示的种群,在t0~t1时间范围内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t1时达到环境容纳量 C . 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都采用五点取样法 D . 通过喷洒农药对农林害虫进行防治属于化学防治,是通过降低K值的原理来控制害虫数量
  • 1. (2024高二下·图木舒克期中)  东北虎和东北豹都是顶级猎食动物,二者常捕食马鹿、梅花鹿等草食性动物。近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编号为73号的一只东北豹被东北虎猎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东北虎和东北豹的种群数量 B . 东北虎是东北豹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C . 二者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越高,种间竞争强度越低 D . 开阔地区域比郁闭林区域更利于东北虎和东北豹捕食
  • 1. (2024高二下·图木舒克期中)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 . 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 . 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 . 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 1. (2024高二下·赣州期中) 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的鱼类,三者之间只存在竞争关系。研究人员在4片条件基本相同的人工鱼塘内分别投放了900条鱼(甲、乙、丙各300条)和数量不等的捕食者。一段时间后,统计各鱼塘中三种鱼的存活率,得到下表所示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鱼塘编号

    捕食者数量/只

    存活率/%

    1

    0

    95

    4

    51

    2

    4

    62

    28

    20

    3

    8

    49

    31

    15

    4

    12

    38

    35

    11

    A . 捕食者可能偏好于捕食甲、丙而非乙 B . 据题可推测,随捕食者数量增加,乙、丙将被捕食者捕食灭绝 C . 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对乙的竞争抑制显著减弱 D . 当不存在捕食者时,乙可能由于种间竞争而消失
  • 1. (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 .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强到弱 C . 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 . 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 1. (2024高三下·梅州模拟)  2023年11月2日,日本正式开始排放第三批次的福岛核污水,并持续排放数周,核污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如:氚、碳-14、碘-129等)。如下图是沿海某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流动关系示意图,图中A、B、C、D代表该系统不同生物成分,带△数值为放射性物质浓度相对值,不带△数值为能量数值,能量值单位为kJ/(cm2·a)回答下列问题:

    1. (1) 测算各营养级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实际存在的有机物质的干重总量,可构建生态系统的金字塔。
    2. (2) 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鱼类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物选择,占据了不同的,在同水域中共存。根据图中数值计算,该生态系统中由A传递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是%(小数点后保留1位)。
    3. (3) 日本排放的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影响范围可能涉及全球,原因是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至少答2点)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从图中数据分析可知,该放射性物质浓度随着营养级的增加不断升高,这种现象称为。而能量随着营养级增加而呈现出逐级递减的特点,据图分析,其原因是
    4. (4) 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填“非密度制约因素”或“密度制约因素”),当放射性物质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会造成某种海洋动物的雄性个体不育,这会直接影响该种群的而导致种群数量减少。
  • 1. (2024·贵州模拟)  某研究团队对草履虫在农药甲氰菊酯胁迫下的种群密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点时,对照组和实验组草履虫种群的增长速率相同 B . 两组实验K值不同,说明K值可受甲氰菊酯的影响 C . 计数过程中,如果视野中草履虫过多,需要稀释以方便计数 D . 实验组最大种群数量未受抑制,可能是草履虫产生了耐药性
  • 1. (2024高二下·鹤山月考)  图1、图2分别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上某一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示意简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1森林中,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现象,有利于
    2. (2) 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至少写出2个)等特征以及等。
    3. (3) 分析图2,在1~5年间该种群数量。第10~2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填 “<”、“=”、“>”)死亡率。第20~30年,种群的年龄结构很可能是型。
    4. (4) 由于当地人的过度砍伐以及气候干旱,使得某地草原逐渐沙漠化,后通过当地人不断地种植耐旱、抗风沙能力强的沙棘等植物,当地生态环境得以逐步恢复;图3表示恢复过程中,该地群落类型的演替及其植物种类的变化情况。演替过程中,植物的丰富度不断增加。在这期间,该地区的演替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1. (2024高二下·鹤山月考)  黑嘴鸥是迁徙鸟类,为全球性濒危野生动物,因其种群数量极为稀少且行动迅捷隐秘,生态学家对其生活习性及繁殖习惯知之甚少。研究者在本年度洞庭湖湿地公园观鸟节中,对黑嘴鸥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黑嘴鸥种群数量为42只,其中雄鸟6只,并在其粪便中发现了螃蟹和虾等甲壳类动物残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记重捕法是该湿地公园内黑嘴鸥种群数量统计的最佳方法 B . 由上述调查数据可判定未来一段时间该黑嘴鸥种群出生率会下降 C . 为更好地保护黑嘴鸥,应当将黑嘴鸥迁入人工繁育基地进行繁殖 D . 螃蟹和虾等甲壳类动物属于影响黑嘴鸥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