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关岭模拟) HRW(富氢水)对植物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具有调控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已成功应用。为探究HRW的调控机制,科研人员以草莓品种“红颜”为材料,测定了HRW对草莓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表)光合特性(图)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检测指标

    组别

    叶绿素a含量/(mg·g-1

    叶绿素b含量/(mg·g-1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1

    叶绿素a/b

    Con组(对照组)

    1.25

    0.89

    0.06

    1.40

    HRW组(实验组)

    1.43

    0.92

    0.13

    1.57

    注:Pn为净光合速率;G。为气孔导度。

    1. (1) 与Con组相比,HRW组光合色素的含量(填“提高”或“降低”),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
    2. (2) 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影响HRW组草莓叶片光合作用中暗反应速率的内部因素是(答出⒉点即可);若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草莓叶肉细胞内C5的含量会减少,理由是
    3. (3) 测量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指标是。根据图表信息推测,与Con组比较,HRW组草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可能是(答出2点即可)。
  • 1. (2024·贵州模拟) 资料1:1961年,由英国生物化学家米切尔依据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ATP的形成机制,提出了ATP的化学渗透假说:光照引起水的光解,水分解为O2和H+并释放电子,结果类囊体膜内侧H+浓度高而膜外侧低,于是膜内外产生H+浓度差和电位差,当H+借助ATP合酶顺质子梯度扩散至类囊体膜外时,ATP合酶催化ADP和Pi合成为ATP。

    资料2:研究发现,某种真核微藻在低氧环境中,其叶绿体内产氢酶活性提高,部分NADPH会参与生成H2的代谢过程。

    图甲为叶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叶绿体中某种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及光反应过程的简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正常叶片置于适量的溶液中,用组织捣碎机破碎细胞,再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该实验中所用溶液应满足的条件是(答出2点即可)。
    2. (2) 水光解产生的电子通过电子传递体最终可以传递给NADP+与H+结合形成NADPH,在暗反应阶段NADPH的作用是(答出2点即可);H+通过膜上的ATP合酶回到膜外,据图乙可知将ADP和Pi合成ATP所需的能量直接由提供。
    3. (3) 为了研究叶绿体的完整性与光反应的关系,制备了四种完整性不同的叶绿体,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实验,发现叶绿体A、B、C、D四组的ATP产生效率相对值分别为1、0.66、0.58、0.41,据此推测叶绿体中类囊体结构破坏程度最大的是组,结合图乙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4. (4) 在低氧环境中,生成H2的代谢过程会使该微藻生长不良。根据题目信息从光合作用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该微藻生长不良原因:
  • 1. (2024·贵阳模拟) 贵州是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三个适宜种茶制茶条件的茶区贵州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及其全面禁止除草剂和水溶性农药,孕育出贵州茶“高水浸出物、高氨基酸、高氨酚比”的鲜浓品质。贵州某茶区地处高海拔的山区环境早春低温寡照导致茶树新梢生长迟缓,采摘期延迟。研究人员于茶树新梢开始生长时进行夜间不同光源补光处理(21d)。设夜间不补光(CK)、LED1(红蓝光质比0.81)补光、LED2(红蓝光质比1.65)补光和LED3(红蓝光质比2.10)补光4种处理,以期明确适宜该茶园使用的LED补光灯,为春茶高品质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LED灯补光后对茶树新梢叶生长的影响

    处理

    芽头生长情况

    茶叶中相关物质含量

    百芽鲜重(g/百个)

    发芽密度(个/m2)

    多酚(%)

    游离氨基酸(%)

    酚氨比

    CK

    20.7

    219

    22.7

    1.8

    12.6

    LED1

    29.0

    252

    27.9

    2.4

    11.2

    LED2

    22.0

    271

    25.6

    1.9

    13.2

    LED3

    21.7

    209

    24.1

    1.8

    13.7

    1. (1) 氨基酸、茶多含量及比能衡量茶叶品质。其中茶多酚影响茶叶的色泽、苦味和涩味,氨基酸影响茶叶鲜爽味。通常在氨基酸、茶多酚含量高且比值(填“高”或“低”)时,绿茶的味感才能保持浓而鲜爽。该茶区影响茶树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答出2点即可),茶园补光采用红蓝光的主要原因是
    2. (2) 茶树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为。其中光反应产生的还原型辅酶,与线粒体产生的NADH(填“是或“否”)相同。
    3. (3) 实验结果表明,早春低温弱光环境下的茶园用红蓝光质比为的LED灯进行补光,实现高产优质的效果显著。结合表中数据谈谈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 1. (2024·贵阳模拟) 光系统是进行光吸收的功能单位,分为光系统I(PSI)和光系统II(PSII),研究发现,PSⅡ上的蛋白质LHCⅡ通过与PSⅡ结合或分离来增强或减弱对光能的捕获(如图所示),且LHCII与PSII的分离依赖LHC蛋白激酶的催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LHC蛋白激酶活性下降,PSII对光能的捕获减弱 B . 弱光下LHCII与PSII结合,有利于对光能的捕获 C . 镁离子含量减少会导致PSII对光能的捕获减弱 D . 绿色植物的光反应依赖类囊体膜上PSI和PSII
  • 1. (2024高三下·柳州模拟) 铁皮石斛是我国的名贵中药,土壤盐碱含量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素。科研人员为扩大铁皮石斛的种植范围及推动我国盐碱地的开发利用,进行了铁皮石斛在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下的生长实验,部分检测结果如图1、图2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素等光合色素 B . S4组固定CO2 , 过程中消耗的NADPH和ATP较CK组少 C . 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S1组较S3组单位时间内可制造更多有机物 D . 若要铁皮石斛在高浓度盐碱地种植获得经济效益,需考虑用水性价比
  • 1. (2024高三下·韶关模拟) 研究人员发现大豆细胞中GmPLP1(一种光受体蛋白)的表达量在强光下显著下降。据此,他们作出GmPLP1参与强光胁迫响应的假设。为验证该假设,他们选用WT(野生型)、GmPLP1-ox(GmPLP1过表达)和GmPLP1-i(GmPLP1低表达)转基因大豆幼苗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强光胁迫时,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反应关键蛋白复合体(PSII)造成损伤,并产生活性氧(影响PSII的修复),进而影响和ATP的供应,导致暗反应(填生理过程)减弱,生成的有机物减少,致使植物减产。
    2. (2) 图1中,光照强度大于1500μmol/m2/s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三组实验大豆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均增加缓慢,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试从暗反应角度答出2点)。该实验结果表明GmPLP1参与强光胁迫响应,判断依据是
    3. (3) 研究小组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强光会诱导蛋白GmVTC2b的表达。为探究GmVTC2b是否参与大豆对强光胁迫的响应,他们测量了弱光和强光下WT(野生型)和GmVTC2b-ox(GmVTC2b过表达)转基因大豆幼苗中抗坏血酸(可清除活性氧)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依据结果可推出在强光胁迫下GmVTC2b增强了大豆幼苗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生物对强光胁迫的忍耐程度),其原理是

    4. (4) 经进一步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GmPLP1通过抑制GmVTC2b的功能,减弱大豆幼苗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若在第⑶小题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实验组进行验证,该实验组的选材为的转基因大豆幼苗(提示:可通过转基因技术得到相应基因过表达和低表达的植物)。根据以上信息,试提出一个可提高大豆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从而达到增产目的的思路(答出1点即可)。
  • 1. (2024高三·惠州模拟) 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遮荫处理对某植物A多项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开发及优化林下种植植物A技术提供依据。相关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测定指标

    遮荫处理

    遮荫率85%

    遮荫率56%

    全光照

    叶绿素含量(μg/cm2

    34.58

    33.01

    28.43

    叶片厚度(mm)

    1.15

    1.65

    1.84

    单片叶面积(cm2

    17.67

    14.66

    8.58

    光饱和点[μmol/(m2·s)]

    355

    586

    468

    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m2·s)]

    7.46

    10.73

    9.12

    注:光饱和点是指光合速率不再随光强增加而增强时的光照强度。

    1. (1) 与全光照条件相比,遮荫率85%处理后,植物A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为暗反应提供的减少,进而导致在叶绿体中利用的CO2量减少。
    2. (2) 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遮荫处理后,植物A叶片厚度变小(变薄),,从而使植物A适应弱光环境。
    3. (3) 植物A有一定的适应弱光的能力,但科研人员认为过低的光照强度不利于其生长,判断依据是。因此当我们在推广林下种植植物A时应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1. (2024高三·广东模拟) 植物的功能性状是植物生态学领域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比叶面积(SLA)是叶片单面面积与叶片干重之比,是植物叶性状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对淮北相山5种植物的叶片进行了叶面积和叶干重的测量和称重,并计算出比叶面积,结果如表:

    不同植物的比叶面积/(m2⋅kg-1

    物种

    扁担木

    柘树

    构树

    牡荆

    酸枣

    SLA平均值

    24.69

    30.5

    16.97

    22.06

    20.83

    1. (1) 光合作用中捕获的光能可以将水分解成氧和H+ , H+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发生此过程的场所是
    2. (2) 已知伴随着植物单位叶面积中干物质含量的增加,叶片厚度也相对增加,使得叶片内部的水分向叶片表面扩散的距离或阻力增大,从上表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填植物名称)最不适合生活在相对干旱的环境下,原因是
    3. (3) 研究表明,随着光照强度降低,所有树种比叶面积呈现增加的趋势,这对植物适应环境的意义是
  • 1. (2024高三·大亚湾模拟) 人体内某些病变细胞消耗葡萄糖的量远高于正常细胞。将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分子(在细胞内不易被代谢)注入到体内,利用设备就能对病灶进行探测分析。下列实验的检测思路与其相似的是(    )

    ①卡尔文研究光合作用中的碳循环

    ②艾弗里的体外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③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 1. (2024高三·大亚湾模拟) 放射治疗(放疗)是重要的癌症治疗手段,其使用的放射线可通过产生含氧自由基伤害癌细胞。但肿瘤组织内部因缺氧而减少含氧自由基的生成,并显著提高癌细胞对放射线的耐受性。传统疗法中,让患者通过高压氧舱吸氧可解决内部氧气不足的问题,但无法有针对性地为癌症部位供氧,限制了治疗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因为癌细胞,故肿瘤组织内容易出现局部缺氧。癌细胞周围的环境酸碱度下降,原因是
    2. (2) 螺旋藻是一种颤蓝细菌,细胞内含有,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我国科研团队将磁性颗粒均匀涂至螺旋藻表面,使磁性螺旋藻(MSP)能在外部磁场控制下,靶向运动至癌变部位,治疗机制示意图如图1。该疗法的设计思路:①MSP在癌变部位,显著改善了肿瘤的缺氧环境,该过程必须外界补充;②在放射线的作用下,MSP释放出叶绿素,叶绿素经激光处理后也能产生大量含氧自由基,导致癌细胞衰老和凋亡。
    3. (3) 在离体实验中,不同剂量射线处理MSP对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见图2,该图说明
    4. (4) 另外有科学家认为,通过药物抑制癌细胞线粒体的功能,也可以在放疗中达到类似使用MSP的效果。你是否赞成该观点?为什么?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5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