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上·海安期末)  诱导契合学说(如下图)是在锁钥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弥补了锁钥学说的不足。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 B . 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并对温度、pH等条件有严格的要求 C . 底物诱导酶的构象发生变化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D . 过程①和②中酶的活性中心构象保持不变
  • 1. (2023高三上·长沙期末) 下列有关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自变量

    因变量

     

    A

    探究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

    为植物分别提供含18O的水和二氧化碳

    检测氧气的放射性强度

     

    B

    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氧气的有无

     

    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C

    探究镁离子是否为植物生长必需元素

     

    镁离子的有无

     

    植物是否能正常生长

     

    D

    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温度、pH、溶液的量

    淀粉和蔗糖是否被水解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3高一上·淮安期末)  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大小,某同学设计了实验并检测各组的酚剩余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酚剩余量 B . 实验过程中应将底物和酶溶液分别放在相同温度下保温后再混合 C . 图中相同温度条件下酶A的活性更高 D . 进一步探究酶B最适温度时,应在40~50℃间设置多个温度梯度进行实验
  • 1. (2024高一下·雅安开学考)  下图表示某类酶作用的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只能在活细胞中发挥催化作用 B . 图中模型可用来解释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 C . 图中A表示酶,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 D . 酶的作用实质是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1. (2024高一下·仁寿月考)  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

    1. (1) 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的特性。
    2. (2) 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分析回答: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
  • 1. (2024高一下·成都开学考)  细胞代谢离不开酶,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酶的本质都是蛋白质 B . 酶的合成部位一定在核糖体 C . 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D . 酶制剂适宜在常温下保存
  • 1. (2024高一下·成都开学考)  关于“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 . 可根据气泡产生速率判断分解速率 C . Fe3+和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D . 加热、Fe3+和过氧化氢酶都能为反应提供能量
  • 1. (2024高三下·长沙月考)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酶的工业应用中,通常需要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因此研究酶的热稳定性十分重要。下图所示曲线①表示在各种温度下某酶活性相对于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该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下图中曲线②。据实验数据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相对酶活性和残余酶活性 B . 由曲线①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是80℃,因此应该在80℃保存该酶 C . 在工业生产中使用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是70- 80℃ D . 测定曲线②的各数据时应在该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下进行
  • 1. (2024高一上·湖北期末) 萤火虫发光是神奇的夏夜美景。萤火虫发光机理在于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某同学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蛋白酶、ATP等溶液为实验材料,在体外模拟萤火虫发光,具体操作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底物

    能源

    结果

    荧光素

    不加酶

    ATP

    未发出荧光

    荧光素

    荧光素酶

    ATP

    发出荧光

    荧光素

    高温处理的荧光素酶

    ATP

    未发出荧光

    荧光素

    蛋白酶

    ATP

    未发出荧光

    荧光素

    荧光素酶

    葡萄糖

    ?

    1. (1) ATP分子的结构简式是。萤火虫细胞内能合成ATP的结构有:。ATP的合成一般与(填“吸能”或“放能”)反应相关联。
    2. (2) ②组发出荧光,该过程发生的能量转换是:。③组高温处理荧光素酶,其目的是:
    3. (3) ①组与②组对比(填“能”或“不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填组别)对比说明酶具有专一性。⑤组的“?”处所对应的结果最可能是“未发出荧光”,分析理由:
  • 1. (2024高一上·涟源期末) 淀粉酶使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而不能使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这一事实说明了酶具有(     )
    A . 高效性 B . 专一性 C . 多样性 D . 作用条件较温和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2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