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武汉期中)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之间会交换DNA片段,以确保每个子代都具有独特的基因构成。科学家发现一种特殊的蛋白(HEI10蛋白)会在染色体上移动并聚集,形成许多小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聚集的HEI10蛋白的数量会增加,一旦达到一个临界值,就会触发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相应片段。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HEI10蛋白是在减数分裂I四分体时期起作用 B . 缺乏HEI10蛋白,减数分裂能顺利进行,但不会出现基因的自由组合 C . 基于HEI10蛋白扩散和聚集规则,细胞实现了对同源染色体片段互换位置的精确调控 D . HEI10蛋白增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相应片段互换的频率可能会增加
  • 1. (2024高二下·衡水期中) 与常规的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   )

    A . 提高了变异的频率 B . 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 . 提高了新品种的蛋白质含量 D . 增强了新品种的抗病能力
  • 1. (2024高一下·赣州期中) 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测交可用于检测未知个体的基因型以及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B . 相对性状的个体间杂交,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 C . 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能稳定遗传,都属于纯合子 D . 当外界环境相同时,具有相同表型的植株的基因型也相同
  • 1. (2024高三下·湛江模拟) 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均为实验室常用的生物育种手段。已知玉米的抗虫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调控,为了得到抗虫玉米植株,某实验室对野生型玉米种子进行了不同方法的处理后得到目的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室对野生型玉米种子进行了诱变处理,进行培育、筛选后得到突变植株,该植株自交,后代中抗虫植株约占1/4,说明诱变引起的突变为(填“隐性”或“显性”)突变。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突变是由野生型某个基因发生一个碱基由G到A 的替换导致的,则野生型基因和抗病基因的碱基序列长度,碱基序列。(后两空填“相同”或“不同”)
    2. (2) 该实验室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外源抗虫基因(cry)转入野生型玉米细胞得到转化细胞,并将其培育成植株X,过程如图1 所示,其中1、2代表染色体,抗氨苄青霉素基因(AmpR)为标记基因。已知该品种玉米染色体结构较为稳定,不会发生染色体互换。

      ①忽略抗虫基因和抗性基因的区别,仅根据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除图1中的转化细胞种类外,请在图2中画出还可能得到的其他种类的转化细胞。.

       ②研究表明,标记基因的产物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因此为了得到抗虫性状稳定遗传且不含标记基因产物的优良植株,可将植株X进行自交从而获得预期目的的植株。为达到该目的,是否可以将cry基因和AmpR基因用同一个 Ti 质粒进行转运? (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 1. (2024高二下·仁寿期中)  现有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两个品种,为了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优良品种,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图中①②③过程所示的育种方式的原理为基因重组 B . 图中⑥过程一般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C . 经图中④过程处理后比较难得到目标突变 D . 图中⑤⑥过程要多次自交才能得到目标植株
  • 1. (2024高一下·仁寿期中)  关于杂交育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的自由组合 B . 杂交育种都必须通过连续自交才能获得纯合子 C . 培育细菌新品种可以选用杂交育种 D . 在哺乳动物杂交育种中到了F2后,对所需表现型采用测交鉴别,子代留种
  • 1. (2024高一下·台江期中) 金鱼草红色花(A)对象牙色花(a)是显性。以纯合的红色花金鱼草做母本,象牙色花金鱼草做父本进行杂交,将F1共1000粒种子均分为两组,一组在常温下,另一组在高温条件,其他条件相同培养至开花,开花植株统计结果发现:①常温条件下培养的500棵植株均开红色花;②高温条件下培养的500棵植株均开象牙色花。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杂交实验时,需对金鱼草人工去雄,杂交后需要进行,以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
    2. (2) F1的种子结在(填“父本”或“母本”)植株上,F1种子的基因型是
    3. (3) 进一步研究发现,②组实验结果不符合理论值,可能原因是
    4. (4) 若继续探究高温对红花金鱼草纯合子花色的影响,请写出实验大概思路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月考)  生产中培育香蕉脱毒苗常用的方法是(    )
    A . 人工诱发基因突变 B . 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C . 进行远缘植物体细胞杂交 D . 取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实现基因重组的方式之一是染色体互换。科学家用性染色体构型如图所示的果蝇作亲本, 进行了杂交实验。已知Y染色体不携带图示基因, 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减数分裂Ⅰ的四分体时期会发生基因重组 B . 图示雌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均发生了结构变异 C . 若F1出现了XdB XdbY个体, 可能是父本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I时,性染色体未分离 D . 若F1中出现两种性状均为野生型的个体,则亲代果蝇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 1. (2024高三·贵阳模拟)  在一个果蝇品系中出现了一只染色体变异的果蝇,正常果蝇和变异果蝇的染色体及所含的基因如图所示。变异果蝇的三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会发生联会,其中两条随机移向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在变异的染色体中,B基因所在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无法表达。将变异果蝇进行测交,缺体(2n-1)果蝇可以存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若染色体发生交换(考虑所有可能),变异果蝇产生的正常配子有4种基因型 B . 不考虑染色体发生交换,正常果蝇A和a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分离 C . 不考虑染色体发生交换,变异果蝇产生的配子中正常配子所占比例为1/6 D . 不考虑染色体发生交换,测交子代多翅脉短刚毛个体所占比例为1/6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