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 1. 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均为实验室常用的生物育种手段。已知玉米的抗虫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调控,为了得到抗虫玉米植株,某实验室对野生型玉米种子进行了不同方法的处理后得到目的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室对野生型玉米种子进行了诱变处理,进行培育、筛选后得到突变植株,该植株自交,后代中抗虫植株约占1/4,说明诱变引起的突变为(填“隐性”或“显性”)突变。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突变是由野生型某个基因发生一个碱基由G到A 的替换导致的,则野生型基因和抗病基因的碱基序列长度,碱基序列。(后两空填“相同”或“不同”)
    2. (2) 该实验室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外源抗虫基因(cry)转入野生型玉米细胞得到转化细胞,并将其培育成植株X,过程如图1 所示,其中1、2代表染色体,抗氨苄青霉素基因(AmpR)为标记基因。已知该品种玉米染色体结构较为稳定,不会发生染色体互换。

      ①忽略抗虫基因和抗性基因的区别,仅根据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除图1中的转化细胞种类外,请在图2中画出还可能得到的其他种类的转化细胞。.

       ②研究表明,标记基因的产物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因此为了得到抗虫性状稳定遗传且不含标记基因产物的优良植株,可将植株X 进行自交从而获得预期目的的植株。为达到该目的,是否可以将cry基因和AmpR基因用同一个 Ti 质粒进行转运? (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