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慈溪期中) 新冠肺炎爆发期间,我们要关注体温是否正常。妈妈用手背来感觉小科是否发烧,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 )
    A . 触觉感受器 B . 热觉感受器 C . 痛觉感受器 D . 冷觉感受器
  • 1. (2024八下·慈溪期中) 人们常从“色、香、味”三方面来评价食物的质量。辨别“色、香、味”分别用到  (    )
    A . 视觉、嗅觉、触觉 B . 视觉、味觉、触觉 C . 触觉、嗅觉、味觉 D . 视觉、嗅觉、味觉
  • 1. (2024七下·长兴月考)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诗人描写春晴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从诗中“花气袭人”可知,诗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是,形成感觉的部位是。 
  • 1. (2024七下·长兴期中)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摄取外界的五个感觉中(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视觉获取的信息约占83%。

    1. (1) 四幅图中,与盲人在行走时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相同的是
    2. (2) 吃西瓜时觉得甜,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尤其对 物质特别敏感。
    3. (3) 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其原因是人的嗅觉中枢
    4. (4) 声音经过外耳道进入中耳,形成听觉的部位在人的.
  • 1. (2024七下·吴兴期中) 杨梅据有史记载已有5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其果形美观,果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口
    1. (1) 杨梅果实,它是由发育而来。
    2. (2) 六月,杨梅园的杨梅结果了,小丽走入自家的杨梅园,看到满树红彤彤的杨梅,闻到满园的香味,他随手摘了一棵杨梅,感觉软软的,放入嘴巴真是又酸又甜。请你说说小丽在这个过程中用了 (请写出至少二种)等感觉器官。小丽在园内久了,觉得没有刚进园时那么香了,这是因为的缘故。
    3. (3) 小丽家今年的杨梅收获颇好,但是杨梅容易腐烂,除了低温保存以外,还能通过     方法延长杨梅保存时间。
  • 1. (2023七上·诸暨期中)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心情。”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   诗中“花气袭人”和“鹊声穿树”描述了诗人的感觉正确的是(   )
    A . 听觉和视觉 B . 嗅觉和视觉 C . 触觉和味觉 D . 嗅觉和听觉
  • 1. (2024七下·温州期中) 阳春三月,百花盛开,小新参加了百花园的花展,在百花园中小新不仅看到了各种美丽的鲜花,同时还闻到了各种花的独特清香,也品尝了甜甜的百花园牌花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小新感觉没有刚来时香了,是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B . 来到百花园中,不同的人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 C . 百花园牌花蜜是甜的这种感觉是在口腔中形成的。 D . 闻花香同时尝花蜜会形成花蜜和花香的混合味道。
  • 1. (2023七下·越城期中)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火灾发生后某特勤大队带领十多只搜救犬展开救援行动,搜救出多名幸存者。用搜救犬搜救是因为搜救犬有灵敏的()
    A . 触觉 B . 嗅觉 C . 视觉 D . 味觉
  • 1. (2024八下·鄞州期中) 如图所示,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往往在人行道上铺设具有凹凸花纹的盲道。盲人行走依靠的感觉是(   )

    A . 痛觉 B . 嗅觉     C . 触觉 D . 味觉
  • 1. (2024七下·长兴月考) 对如图所示的手语翻译画面和城市铺设的盲道,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手语翻译者做出手势,听力障碍者是通过眼球中的视网膜形成视觉的 B . 听力正常的人,声音刺激鼓膜产生神经冲动,并把这一信息传给大脑 C . 盲道地砖表面的凸起,盲人踩上去更容易使盲人在大脑皮层形成触觉 D . 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完全相同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