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东川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 (1) 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    )
    2. (2) 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 (3) 这段文字批判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形成鲜明对照;批判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形成鲜明对照。
    4. (4)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 1. (2024七下·石林开学考)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淡泊,是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平和;淡泊,是人生境界,表现了一种超脱。 B . 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C . 鉴赏印章,除了看材质,最重要的是了解他的几个组成部分:印面,印款,印饰。 D . 网路改变了阅读方式,读者“百度”一下“电子书下载”,可搜到三千多万个相关网页。
  • 1. (2023七上·南明期末)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人以右为尊,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左迁”是被贬职的意思。 B . 《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其代表作有《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我与地坛》等。 C . 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东汉列为“七经”之一。 D . 《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作者让·乔诺,美国作家,电影编剧。
  • 1. (2023七上·诸暨期末) 诗文组向大家分享了借古诗文取笔名的方法。请从下面两首作品中任选一首,仿照示例,为自己取一个好听又有意义的笔名,并说明理由。( )

    A.《秋词(其一)》(刘禹锡) B.《诫子书》(诸葛亮)

    示例:“冰心”,源于《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意在表明自己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决心。

    我的笔名:,理由:

  • 1. (2024七下·雷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警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 , 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孙枝蔚《示儿燕》)

    【注释】①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句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儿当知

    3.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4. (4) 结合加点词品读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并参照示例加以分析。

      示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品读:“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句子: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

      品读: 

  • 1. (2023七上·苍梧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 , 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 , 见雇工则颐指气使 , 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初五夜,又接弟信,固恐弟之焦躁也。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弟总宜平心静气。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释】①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②日:一天天地。③朴陋:粗俗鄙陋。④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

    4. (4) 找出甲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5. (5) 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观点,请你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培养“俭”的习惯。
  • 1. (2024七上·柯桥月考) 古诗文阅读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乙]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注释]①凡:平凡,平常。庶:百姓,平民。②已:通“以”。③就:达到,完成。④素业:指士族所从事的儒业。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淫慢则不能精 

      ②意与日

      至冠婚  

      须勤学

    2. (2)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3. (3) 两则家书对少年提出了一些要求,[乙]希望少年            。[甲]文中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劝勉儿子       
  • 1. (2023七上·鹿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匡衡勤学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 , 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选自《西京杂记》)

    [注释]①不逮:指烛光照不到。②邑人:同县的人。③怪:感到奇怪。④资:借。

    1. (1)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2) 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3) 将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4. (4) 请说出乙文引申出的成语及其给你的启示。
    5. (5) 乙文中匡衡的故事与甲文中的哪句话相契合?诸葛亮用这句话表达了对儿子怎样的期盼?请结合两文内容说一说。
  • 1. (2023七上·台州月考) 阅读课内文言文《诫子书》,回答下列各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1) 下列各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3. (3) 对这篇短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1. (2023七上·西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下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节选自朱柏庐《朱子家训》)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非淡泊无以志  ②非学无以广

      ③既昏便  ④当来处不易

    2. (2)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3. (3) 请阅读【甲】文,简述君子之行中有哪些方面需要“静”,为什么? 
    4. (4) 【甲】【乙】两文都是家训名篇,试分析它们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