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江门模拟) 燃料的变革预示着文明的进步,人类使用燃料的大致顺序为:木柴—木炭—煤—石油—天然气。
    1. (1) 木柴:柴火灶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内部结构如图。从燃烧条件分析,通风口的作用是 ;下列关于柴火灶中烟囱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排走烟气,改善燃烧条件

      b.若排烟口出现浓黑烟,则证明燃烧不充分

      c.烟囱建高就可以消除污染

    2. (2) 煤:近日“围炉煮茶”成为热门休闲方式,若不开窗通风,煤燃烧时产生的CO会使人中毒,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 (3) 石油:家庭使用的石油气能够被压缩到钢瓶,是因为分子之间有 
    4. (4) 天然气: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很多家庭已经使用管道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燃烧的过程若发现火焰呈现黄色,则需要 (填“调大”或“调小”)进风口。

  • 1. (2024九下·南宁月考) 取火方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燧木取火”——“燧”为取火提供了热量 B . 火折子——吹气可燃是因为吹气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火柴划——燃瞬间火苗异常旺与火柴头中的氯酸钾分解有关 D . 打火机——转动出气阀,可以调节燃料的量,从而调节火苗大小
  • 1. (2024·湖北模拟)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一装置探究O2浓度、温度等条件对物质燃烧的影响,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点燃蜡烛后伸入广口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到蜡烛在瓶内燃烧,白磷不燃烧。

    ②待蜡烛自动熄灭,装置冷却后,在t1时,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

    图二是广口瓶内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 (1) 图二中0﹣t1时间内,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2. (2) 生石灰的作用是
    3. (3) 盛放在铝盒中的白磷燃烧,说明金属铝具有良好的性。
    4. (4) 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填序号)。
  • 1. (2024·揭西模拟)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 . 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 .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 . 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
  • 1. (2024·汕头模拟) 引火方式与用具的演变伴随羞人类走过漫长的岁月。
    1. (1) 《札记》载:“左佩金燧”,“右佩木燧”。郑玄注:“金燧,可取火于日”,“木燧,钻火也。

      ①“金燧”通常指青铜质凹面镜,引火时在其底部放置干燥艾绒,晴天可聚日光为火。金燧聚光生火的用途主要利用金属的性质是(填序号)。

      A.良好的导电性 B.良好的金属光泽 C.熔点较高

      ②阴天可“木燧”取火。方法是通过摩擦引燃术屑,再小心吹气引燃外面包裹着的干燥茅草,从燃烧条件分析,吹气为燃烧提供了,若吹气太猛,原燃着的木屑反而会熄灭的原因

      .

    2. (2) 1823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菜纳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打火机。其主要原理是锌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并利用铂棉催化引发氢气燃烧,锌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其中同MnO2的作用是,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
  • 1. (2024·北京市模拟)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 . 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 . 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 . 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 1. (2023·娄底) 控制单一变量是化学实验探究的重要思想,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迅速升温至50℃时,仅①中白磷燃烧,②③处无明显现象。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 (1) 通过①②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要有空气参与,图中画线处应该填
    2. (2) 通过①③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1. (2023·常德) 实验室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四个实验,经分析可知,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产物 B .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C . 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D . 验证Mg、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 1. (2023·徐州)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停止实验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

    2. (2) 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为。若选用装置C作为气体发生装置,稀硫酸通过(填仪器名称)添加,该装置和装置B相比,主要优点是
    3. (3) 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设计实验如图F,将氧气通入V形玻璃管,观察到热水中未燃烧的白磷开始剧烈燃烧。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填字母)。

      a.燃烧需要氧气

      b.热水有隔绝空气的作用

      c.白磷着火点不高于80℃

  • 1. (2023·成都模拟)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甲装置探究O2浓度、温度等条件对物质燃烧的影响,进行了以下操作。

    1. (1) 实验步骤Ⅰ:如图甲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

      实验步骤Ⅱ:用高能激光笔对准燃烧匙中蜡烛的烛芯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蜡烛被点燃,过一会儿熄灭。而这一过程中白磷始终不燃烧。

      实验步骤Ⅲ:待蜡烛自动熄灭,装置冷却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观察到

    2. (2) 图乙是广口瓶内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步骤Ⅱ中白磷始终不燃烧的原因是。步骤Ⅲ中滴入水的目的是

    3. (3) 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
    4. (4)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生石灰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