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佳木斯模拟) 模型认知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科学方法。如图是工业制取硝酸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 .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7:40 C . 反应前后金属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 . 丙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 1. (2024九下·重庆市模拟) 中科大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在这种催化剂作用下,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转化过程如图所示(X是一种单质,转化I中另一种生成物为最常见的溶剂),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X是氢气 B . 反应Ⅱ的生成物只有一种 C . 该反应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 D . 反应Ⅰ中参加反应的CO2和X的质量比为22:1
  • 1. (2024九下·中山模拟)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猛。若你是航天科技人员,请试着解决空间站二氧化碳和水再利用的问题。
    1. (1) 空间站里的二氧化碳主要产生于人的呼吸,请完成下列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
    2. (2) 空间站中科学家采用水气整合系统实现CO2的清除和O2的再生,流程如图所示。反应器1发生的反应:;反应器2发生的反应:;若消耗0.22吨二氧化碳,则会产生多少甲烷?

    3. (3) 此流程中的反应(填“能”或“不能”)完全实现水的循环,理由是
  • 1. (2024九下·延安模拟) 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模型与推理: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变化与守恒:1gMg和1gO2充分反应可得到2gMgO C . 探究与创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用铁丝代替红磷燃烧 D . 宏观与微观:氯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 1. (2024九下·郸城模拟) 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例为1:8 B . 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 甲可能是单质 D .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 1. (2024九下·浠水模拟) 2024年3月2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云海二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长征二号火箭使用的推进剂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发生的反应为:
    1. (1) 偏二甲肼(C2H8N2)中,碳、氮元素质量比为
    2. (2) 假设火箭携带15t偏二甲肼,理论上消耗N2O4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 (2024九下·浠水模拟) 以CO2为原料合成乙烯(C2H4)是实现“碳中和”的研究热点。相关反应的微观图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丙物质里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B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 .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9 D . 保持乙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H
  • 1. (2024九下·广州模拟)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以CO2和为原料,在构筑的纳米“蓄水”膜反应器中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一步转化为乙醇的反应,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 . 反应前后有三种氧化物 C .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是22:3 D .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 1. (2024九下·苏州工业园模拟) 用太阳能聚热驱动来制备CO和NH3的过程如图所示(Al2O3是总反应的催化剂),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l2O3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B . 该过程实现了由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C . 该过程中需要额外添加氮气和水 D . 该过程中NH3和CO的质量比为17:28
  • 1. (2024九下·安阳模拟) 燃料的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乙醇可用作燃料,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等质量的①H2 ②CO   ③CH4完全燃烧需要O2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序号)。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