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
  • 1. 以CO2为原料合成乙烯(C2H4)是实现“碳中和”的研究热点。相关反应的微观图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丙物质里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B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 .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9 D . 保持乙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H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冬季天气寒冷,流感多发,奥司他韦(C16H28N2O4)是对付流感的特效药物,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以下关于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1 B . 一个奥司他韦分子中含有50个原子 C . 奥司他韦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6:28:2:4 D . 奥司他韦是由16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
  • 2. 下列有关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镁燃烧变成氧化镁时,镁原子的核电荷数发生了变化 B . 氧气受热后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受热后分子间间隔变大了 C . 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 D . 未见饭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3.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色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B

    湿衣服晾晒在太阳下更易晒干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

    将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清水很快变黑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25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A . A    B . B    C . C    D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