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南宁模拟) 中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为有机物的微观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1. (1) 甲物质的化学式为,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 (2) 整个反应过程中共涉及种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3. (3) 中国在实现“碳中和”上体现大国担当。2023年杭州亚运会零碳甲醇(CH3OH)点燃火炬惊艳世界,下列关于零碳燃料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
  • 1. (2024九下·南宁模拟) 学习化学能培养我们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宏观与微观:CO2和CO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B . 变化与守恒:8gS和8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g二氧化硫 C . 模型与推理: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 实验与探究:往水样中加肥皂水后振荡,出现较多泡沫,说明水样是软水
  • 1. (2024九下·哈尔滨模拟)

    某初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以下6种试剂: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硫酸溶液、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完成下列所有实验活动:

    【实验活动一】

    (1)三个烧杯中产生的相同实验现象为________。

    (2)烧杯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烧杯A中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为______(填字母)。

    A. Ca2+B. C. Ca2+

    【实验活动二】

    在实验活动一后,同学们取少量A、B上层清液(此实验活动中分别称为A溶液、B溶液),又取来一个烧杯D.先将A溶液加入到烧杯D中,再逐滴加入B溶液,并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绘制了气体质量随加入的B溶液质量变化的趋势图(如图所示)。

    (4)根据图像说明实验活动一后,烧杯A上层清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实验活动三】

    同学们将烧杯A、B、C、D中的所有物质同时倒入废液缸中,并确定了滤渣成分为两种固体。为了更好的确定滤液成分,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

    (5)此时还不能确定滤液中的离子一共有三种,分别是________。

    (6)最终,老师和同学们确定了滤液中含有三种阴离子,在检验另外两种不能确定的离子时,只需要检验________是否存在即可。

    【拓展应用】

    (7)结合本次实验和查阅资料,兴趣小组同学提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某工厂拟选用下列物质处理含硫酸的废水。

    物质

    CaO

    CaCO3

    Ca(OH)2

    NaOH

    市场参考价(元/kg)

    3.5

    2.5

    2.8

    11.5

    请你从节约资金的角度考虑,处理此废水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

    A.CaO               B.CaCO3              C.Ca(OH)2           D.NaOH

    老师对同学们不断探究、钻研、联系生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

  • 1. (2024九下·哈尔滨模拟) 为测定某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含量(杂质不溶于水,不含铜元素,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实验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第一次加入稀盐酸,样品中参加反应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
    3. (3) 该样品中氧化铜的含量为
    4. (4) 向所得滤液中加入108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 (5) 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正确的实验步骤是______(选填字母)。
  • 1. (2024九下·哈尔滨模拟)

    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稀盐酸、大理石、稀硫酸、棉花等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Ⅰ、制取氧气:

    (1)A中仪器a的名称是

    (2)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通常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可以选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的性质。

    (3)为了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制取氧气时,装好药品和棉花并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选填字母)。

    a.加热试管

    b.当集气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时,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c.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d.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e.当集气瓶内还有少量水时,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Ⅱ、制取二氧化碳:

    (4)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在检验二氧化碳时,虽然锥形瓶内固体表面始终有气泡产生,但没有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液面下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你认为此时锥形瓶内的气压外界大气压。

    (6)装置E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燃着的蜡烛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1. (2024九下·哈尔滨模拟) 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 (1) 请从物质的构成角度,将下列五种物质进行分类。选出的物质是(填化学式);分类的依据是

      ①食盐中的氯化钠

      ②体温计中的水银

      ③实验室制取的蒸馏水

      ④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

      ⑤用于超导体等方面的C60

    2. (2) 盐的种类有很多,其水溶液也不只呈中性。比如:NaHSO4在水中可以解离出Na+、H+ , 所以它的水溶液呈性;我们知道小苏打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原因是小苏打中的 , 可以与盐酸中的H+反应生成CO2和H2O,请试写出NaHSO4与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2024九下·哈尔滨模拟)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时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时甲的质量是 D .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 1. (2024九下·济南模拟) 科学家利用“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技术的推广有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B . 该反应前后的物质种共有三种氧化物 C . 该反应前后“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发生了改变 D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水分子和生成的氧分子的个数比为1:1
  • 1. (2024九下·天桥模拟) 二氯甲烷具有溶解能力强和毒性低的优点,在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图为天然气氯化法生产二氯甲烷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分子数目都保持不变 C . 反应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 .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71
  • 1. (2024九下·和平模拟)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混合物,其中钠元素6.9g,再加入163.45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4.4g。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

    (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