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如图所示,小王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同一木块先后以速度v1和v2沿同一水平木板匀速直线滑动相同的距离,且v1>v2 , 则第一次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第二次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第一次拉力做的功第二次拉力做的功。(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 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暴发,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失火,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6ClO2+16NH3═5R+6NH4Cl+12H2O,则R的化学式为
    3. (3) 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还含有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是

      A.CuSO4B.NaCl C.Na2CO3 D.MnO2

  • 1. HCl气体通入水中可得到盐酸,室温下,将HCl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直至溶液的pH=7。回答问题:

    1. (1) 3517Cl和3717Cl的中子个数相差个。
    2. (2) HCl气体通入NaOH溶液前后,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选填“①”“②”或“③”)。
  • 1. 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硫酸,烧杯中有关量的变化见图,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1. 某实验小组用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3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将反应后的剩余物过滤(不考虑溶质损失),向滤液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测得滤液的pH与加入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为0.88g B . 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34g C . a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三种溶质 D . 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 1.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甲和乙是反应物 B . 丙一定是化合物 C . x=0.4g D . 反应前后乙、丁改变的质量比是4:1
  • 1. 如图所示,杠杆OBA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B=2BA,在B点悬挂一个10N的重物G,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动力F,使杠杆OBA水平平衡(杠杆重力及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时,该杠杆是费力杠杆 B . 作用在A点的力F1的大小为5N C . 如果重物的悬挂点B向O点移动,要使杠杆水平平衡,F1应变小 D . 若将作用于A点的力F1变为图中F2 , 要使杠杆水平平衡,F2应小于F1
  • 1. 科学家利用某纳米纤维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甲醇(CH3OH),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分子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生成物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 B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催化剂 CH3OH+H2O C . 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D . 该反应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 1. 下列制取、收集、验满、检验CO2的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制取 B . 收集 C . 验满 D . 检验
  • 1. 为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利用斜槽、钢球、木块等器材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探究活动。钢球从高为h的斜槽上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钢球碰上木块后,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s,如图所示。

    1. (1) 实验中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是指____ (选填字母)。
    2. (2) 若水平面是光滑的,(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 (3) 实验过程中,发现木块移动的距离较短而不易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此请你写出一条改进措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