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雅安开学考) 亚硝酰氯(NOCl)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已知: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期中) Ⅰ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

    ①N2(g)+2O2(g)=N2O4(l) ΔH1=−19.5 kJ· mol−1

    ②N2H4(l)+O2(g)=N2(g)+2H2O(g) ΔH2=−534 kJ· mol−1

    1. (1) 写出肼(l)和N2O4(l)完全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
    2. (2) 已知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O—H为462,则断裂1 mol N—H键所需的能量是 kJ。
    3. (3) Ⅱ.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CO2发生反应Fe(s)+CO2 (g)FeO(s)+CO(g)。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过程中CO2气体和CO气体的浓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t1 min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 (CO2)v (CO2 )(填“>”“<”或“=”)。

    4. (4) 0~4min内,CO2的转化率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5. (5) 下列选项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字母)。
    6. (6) 燃料电池因具有发电效率高。环境污染少等优点而备受人们关注。用于笔记本电脑的甲醇(CH3OH)燃料电池示意图如下,a是极,此电极反应为

  • 1. (2024高一下·荣昌期中) H2、CO、CH4、CH3OH等都是重要的能源,也是重要为化工原料。

    1. (1) 已知破坏键、键、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J、299kJ。则由氢气和碘单质反应生成2molHI需要放出kJ的热量。
    2. (2) 将石墨和铜片用导线及电流计相连浸入500mLFeCl3溶液中,构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该电池在工作时,电子的移动方向为
    3. (3) 电动汽车上用的铅蓄电池是以一组海绵状铅板和另一组结构相似的充满二氧化铅的铅板组成,用H2SO4作电解质溶液。放电时总反应为:

      Pb+PbO2+2H2SO4=2PbSO4+2H2O。

      ①写出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②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质量将(填“增加”、“减小”或“不变”)。当外电路上有1mol电子通过时,溶液中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

    4. (4) 液态肼(N2H4)—过氧化氢碱性燃料电池由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该电池的B极区发生(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电池工作过程中,若A极区产生N2 , 请写出A极区的电极反应式 。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成为中国的新名片。
    1. (1) Ⅰ.已知25℃和101kPa下:

         

         

            

      表示(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2) 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合成气,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在(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3. (3) 下列能判断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
    4. (4) 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通入各1mol,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5. (5) Ⅲ.如图所示组成闭合回路,其中甲装置是新型电池,以为原料,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乙装置中a、b为石墨,b极上有红色物质析出。

      装置中气体A为(填“”或“”),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一定温度下,往的密闭容器中通入气体X发生放热反应: , X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有、无催化剂的情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实线表示的是使用催化剂的情形 B . 反应进行到a点时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C . b点已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若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原平衡被破坏 D . 反应进行到a点时放出的热量大于反应进行到b点时放出的热量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一种由化合物1催化的氢化机理如下图所示,其中化合物1(催化剂,固态)→化合物2(中间产物,固态)的过程和其相对能量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过程中共经历三个基元反应 B . 该过程的总反应速率主要由过程②决定 C . 升高温度或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均不能提高产物2的平衡转化率 D . 过程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 (2024高一下·杭州期中) 根据不同聚集态的碘单质与氢气反应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i) I2(?)+H2(g)2HI(g) (该反应完全发生,放热9.48kJ)

    (ii) I2(?)+H2(g)2HI(g) (该反应完全发生,吸收26.48kJ)

    A . 反应(i)中的I2为固态,反应(ii)中的I2为气态 B . 1 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收17.00 kJ热量 C . 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D . 254 g I2(g)中与2gH2(g)充分反应放热9.48 kJ
  • 1. (2024高二下·嘉陵期中) 近年来,改善环境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实现碳循环及废气资源的再利用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CO催化加氢制 , 有利于减少有害气体CO。CO加氢制的总反应可表示为。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总反应的

    2. (2)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 设起始 , 在恒压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3. (3) 在T1℃时,往的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 发生反应后该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起始总物质的量的1.5倍,则:

      内,的平衡转化率为%。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4. (4) 利用电催化可将同时转化为多种燃料,装置如图:

      ①铜电极上产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5.6L(标准状况下)CO2通入铜电极,若只生成CO和CH4 , 此时铜极区溶液增重5.4g ,则生成CO和CH4的体积比为

  • 1. (2024高一下·宁南期中) 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反应A:4HCl+O22Cl2+2H2O

    已知:i.反应A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

    ii.

    1. (1) H2O的电子式是
    2. (2) 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注意:不写条件)。
    3. (3) 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为kJ,H2O中H-O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弱”)
    4. (4) 请回答:

      参加反应的物质及状态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

      436

      a

      369

      H2(g)+Br2(l)=2HBr(g) ΔH=-72 kJ·mol-1 , 蒸发1mol Br2(1)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则上表中a的数值为:

    5. (5) 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 , H2O(g)=H2O(l) ΔH=-44.0kJ·mol-1 , N2(g)+O2(g)=2NO(g) ΔH=+180.5kJ·mol-1 , 则甲烷脱硝反应:CH4(g)+2NO(g)+O2(g)=CO2(g)+N2(g)+2H2O(g) ΔH=
    6. (6) 二氧化碳经催化氢化可转化成绿色能源乙醇(CH3CH2OH)。已知:

      ①2H2(g)+O2(g)=2H2O(g) = -483.6 kJ·mol-1

      ②CH3CH2OH(l)+3O2(g)=2CO2(g)+3H2O(l) =-1366.8kJ·mol-1

      ③H2O(l)=H2O(g) =+44.0kJ·mol-1

      则二氧化碳与氢气转化成CH3CH2OH(l)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 (2024高一下·宁南期中) 各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物质

    A .    B .    C . 2H2O(l)=2H2(g)+O2(g)  D .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700页